第二日清晨,京城的大街小巷便传遍了一则惊人的消息:
皇帝旧病复发,身体抱恙,已无力处理朝政。
为了江山社稷的安稳,皇帝决定立卫贵妃之子为太子,
并任命吴王卫凌风为摄政王,监国理政。
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京城炸开了锅。
集市上,人群围聚在一起,交头接耳,神色各异。
一位卖布的大婶皱着眉头,手中的布料随意地搭在臂弯,气愤地说道:
“这太不合理了!原来的太子向来贤德,对咱百姓也好,怎么能说废就废?
肯定是吴王乱政,懂的都懂!”
她的声音不算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了周围人的共鸣。
一个年轻的工匠握紧了拳头,满脸通红,大声附和:
“就是!吴王平日里就野心勃勃,这不是明摆着抢了太子的位子嘛!
可怜原来的太子,为这江山社稷尽心尽力,如今却落得这般下场!”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满是对原太子的同情和对吴王行径的愤慨。
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人,捋着胡须,摇头叹息:
“国之储君,关乎国运。如此仓促决定,且这般不合常理,恐非国家之福啊。”
周围人低声议论着,气氛愈发压抑
“是啊,这背后恐怕有猫腻。”
一个年轻的书生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说不定是吴王搞的鬼。” 他左右张望,生怕被人听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嘘,小声点!
这话可不能乱说,要是被吴王的人听到,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一位老者神色慌张,连忙制止道。
他紧张地环顾四周,双手在空中轻轻挥舞,
示意大家噤声,脸上的皱纹因担忧而更深了几分。
与此同时,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金銮殿内,往日的庄严肃穆荡然无存,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情绪激动。
“陛下龙体康健之时,从未有过此等旨意,
如今突然如此,其中必有隐情!我等恳请觐见皇上,当面确认!”
一位年迈的大臣,拄着拐杖,声音颤抖却坚定。
他的脸上写满了担忧与愤怒,花白的头发随着情绪微微晃动。
其他大臣纷纷响应,一时间,朝堂上请求觐见皇上的声音此起彼伏。
甄尚书更是气得满脸通红,双手紧握拳头,大声疾呼:
“陛下龙体一直康健,怎么会突然旧病复发?
这其中定有蹊跷!我等要面见陛下。”
陆首辅见此情形,心中暗叫不好。
他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连忙向甄尚书使了个眼色。
陆首辅表面镇定,内心却焦急万分,他深知卫凌风如今权势滔天,
此时与他正面冲突,只会让大家陷入险境
然而,甄尚书正处于盛怒之中,并未理会陆首辅的暗示。
他依旧慷慨激昂地说着:
“卫凌风你此举,如此阻拦我等,莫非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卫凌风坐在一旁,脸色阴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但面对群情激愤的大臣们,他也不好强行压制。
思索片刻后,他冷冷地开口:
“既然诸位大人如此急切,那本王便带你们去见皇上,让陛下亲自决断。”
说罢,他起身,带着一众大臣朝皇帝寝宫走去。
皇帝寝宫,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皇帝坐在龙榻之上,
脸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
看到卫凌风和大臣们进来,他微微一颤。
卫凌风走上前,微微躬身,眼神却充满了威胁:
“陛下,诸位大臣对新立太子和臣监国一事颇有疑虑,特来求见陛下,请陛下明示。”
皇帝在他的眼神警告下,心中虽有万般无奈,却也不敢违抗。
皇帝深吸一口气,声音颤抖地说道:“如今局势复杂,国家需要稳定。
朕……朕以为,立卫贵妃之子为太子,能保我朝安稳。
至于吴王为摄政王,也是朕深思熟虑之举。” 他的话,让大臣们一片哗然。
甄尚书向前一步,不顾阻拦,大声反对:
“陛下!卫贵妃之子才刚刚出生,尚在襁褓之中,如何能担起太子之责?
况且,现如今有四位成年皇子,个个贤能,为何要立他?
陛下此举,实在有违祖制!”
皇帝被甄尚书的话气得脸色铁青,他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
“够了!朕意已决,不容置疑!你若再敢胡言,休怪朕不客气!”
甄尚书心中悲愤交加,他看着眼前懦弱又被胁迫的皇帝,长叹一声,毅然决然地说道:
“陛下如此昏聩,臣已无力回天。
臣恳请辞官,从此养老归田!” 说罢,他转身便要离开。
卫凌风高坐在摄政王的位置上,冷冷地扫视着众人。
他嘴角挂着一抹冷笑,眼神中充满了不屑与傲慢。
待大臣们的议论声稍歇,他缓缓起身,双手背后,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朝堂中央。
“诸位大人,这可是陛下的旨意。
难道你们要违抗圣意吗?”
卫凌风的声音冰冷而又威严,仿佛寒冬的狂风,瞬间将朝堂上的嘈杂吹得无影无踪。
他目光如炬,逐一扫过每一位大臣,被他目光触及的大臣,纷纷不自觉地低下头,不敢与之对视。
“哼,若有人胆敢违抗,休怪本王不客气。”
卫凌风微微扬起下巴,语气中带着赤裸裸的威胁。
他身后的侍卫们整齐地向前迈进一步,铠甲碰撞发出的声响,
在寂静的朝堂上显得格外刺耳,仿佛是对大臣们的警示。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无人敢再出声。
他们深知,如今卫凌风大权在握,若是得罪了他,恐怕性命不保。
朝堂上陷入了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只有卫凌风得意的目光在众人身上肆意游走。
卫凌风目光在陆首辅身上停留片刻,心中暗自思索。
他深知陆首辅在朝中的威望与影响力,若是强行打压,恐会引起更多大臣的不满,对自己的局势不利。
略作沉吟后,他微微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本王希望诸位大人在此期间,能够各司其职,莫要再生事端。”
卫凌风目光冷冷地扫视朝堂,话里话外满是警告之意。
大臣们纷纷低头称是,尽管心中各有想法,
但在卫凌风的强势威压下,也只能暂时隐忍。
退朝后,大臣们三三两两走出朝堂,气氛压抑沉闷。
陆首辅快步跟上甄尚书,一把拉住他的胳膊,
将他带到一处偏殿的角落,左右张望确认无人后,低声说道:
“甄兄,此时形势危急,卫凌风势力庞大,我们不能贸然行事。
太子素有贤名,且在军中颇有威望,只要太子归来,局势或许还有转机。”
甄尚书皱着眉头,双手抱胸,气呼呼地说:
“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这奸贼得逞,让我朝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陆首辅微微叹气,眼神中透着忧虑:
“我又何尝不心急如焚?但眼下我们若轻举妄动,只会白白送命,还可能连累更多人。
我们必须保存实力,暗中联络其他忠义之士,等待太子归来,再共商对策。”
甄尚书咬了咬牙,无奈地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