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香啊!”挑水回来的刘兴国,闻到香味,就挪不动道了,他现在只想守着灶台,等菜出锅后,第一个品尝。
刚跟着刘兴国去水井边,清洗了竹篓,又将竹篓晾在外面的屋檐下后才进来的陈旭,见刘兴国这个样子,哪能不清楚他的想法。
“刘兴国,水缸还没满呢。刚谁说你要一个人打满的?”
“张哥,你别催,我马上去。”刘兴国嘴上说着去,身体却依旧很诚实的一动不动。
“这野猪肉硬,还要煮很久的,你现在去打水,肯定还来得及的。”黄艳红也笑着劝说。
见黄艳红都这么说了,刘兴国只能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的往外走。
“艳红姐,我只相信你,你可不能骗我。”
陈旭见刘兴国这个样子,真是没眼看。一脚踹在刘兴国屁股上,其实他注意着力道,根本没用什么劲。
刘兴国顺着被踹的力道,往前小跑几步,揉着屁股委屈说:“张哥,你也太暴力了。我马上去还不成吗?”
“哈、哈、哈、哈、”
刘兴国这举动成功逗笑了在场的大家,除了一脸无奈的陈旭。
这逗比确定不是上天派来惩罚他的吗?
在等待炖煮野猪肉的同时,黄艳红也没有闲着,捞出粉条,将土豆和萝卜切成滚刀块,白菜叶斜切。
在等待炖煮野猪肉间隙,几人又开始了新一轮关于工分兑换的话题。
唐瑜三人都还属于新知青的前六个月,还有粮食补助。
男知青每月38斤,女知青每月33斤的粮食补助。
但是一般情况,村子里的人都是会在这时候,留够一年的粮食。
粮食方面,唐瑜他们有空间里的粮食,其实不需要再去兑换,但是这是外人不知道的,也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
要想不让其他人怀疑,他们明天还是要兑换一些的。
唐瑜、陈旭、张爱华、刘兴国,四人都是新知青,只有黄艳红和陈彩莲是老知青。
新知青们的问题就只能问两位老知青。
“工分兑换粮食有标准吗?”陈旭提出自己的疑惑。
“这个要看今年生产大队的生产总值和总工分。大概每工分值一毛多点。再按今年粮食的收购价兑换。”
“那也就是说,还是明天买够一年的粮食更划算,对吗?”
“那肯定的,如果我们明天不买够明年一年的粮食,之后向村里买,价格就不是现在的收购价格了,而是要按销售价买了。
不过相对城里也是划算的。城里买定量外的粮食,还要粮票,村里不需要。”
唐瑜和陈旭没有再说话,而是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中。
陈彩莲以为她们是担心钱不够,就补充了一句。
“如果钱不够,也可以预支一部分的工分。只是这个预支也是有额度的。加上补助,明年自留地上再多种些番薯土豆这些,应该也能撑过一年。”
刘兴国听到这话,心里的担忧瞬间减轻了不少。
唐瑜和陈旭更担心的则是这些粗粮该怎么办。
补助的粮食是两分细粮,八分粗粮。唐瑜和张爱华每月33斤粮食,还有五个月补助。陈旭是每月38斤粮食,还有四个月补助。
合计是482斤粮食。按照比例,粗粮有385.6斤。
他们平时大多时候肯定是吃空间里的大米,只有有其他人在的时候,才会吃粗粮。
这接近四百斤的粗粮肯定是吃不完的。
而且更烦恼的是,这只是补助的部分。为了不让人怀疑,他们还要用工分和钱,再买够吃好几个月的粮食。这些粮食肯定也不会全都是细粮,其中大部分也要是粗粮。
这么一算,起码再加四五百斤的粗粮,那就有差不多九百斤的粗粮了。
愁啊,怎样才能将这些粗粮不引人注意的处理掉呢?
他们能想到的也就只有黑市了。
这九百斤粮食如果在粮食贩子那里,这些也就是九牛一毛,随便多个一两千斤,也突显不出来。但是在他们个人手里,一下子出这么粮食,即使是在黑市,也有些显眼了。
在唐瑜他们还在考虑时,黄艳红已经将粉条、土豆、萝卜这些配菜按顺序都加了进去。
既然还没想到怎么处理,那就先放一边吧。实在不行,也只能隔三差五的去黑市,少量多次的将这些粗粮处理掉。
他们总不能放着空间里好吃的大米不吃,一直吃粗粮吧。
小心驶得万年船,何况他们还有虽然鸡肋,但也能多少藏些东西的空间。
黑市虽然有被抓的风险,但是相对来说,只要没有当场抓住,没有搜出你卖东西的证据,还是能躲过去的。
到时在黑市小心一些,万一有抓人的,赶紧将东西藏进空间,应该也不会露出马脚。
“艳红姐,你觉得我们三个人,要囤多少冬菜呢?”
黄艳红思考了一下,“算上耗损,你们三人大概需要囤五六百斤白菜,萝卜土豆各三四百斤,就差不多了。
如果一分自留地全部种上这些蔬菜,大概就够撑过一个冬天了。”
陈彩莲补充,“不够,还没算上酸菜呢。我们每人还都囤了近百斤的各种酸菜和菜干,你们现在这些都没有,起码还要再加个两三百斤左右的蔬菜才够。”
唐瑜和陈旭几人都有些傻眼,这数字是真实的吗?听着怎么需要这么多啊。
“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相比粮食,蔬菜在村里买,就便宜很多了。
很多村里人,全家一半以上的自留地都种了粮食,剩下的一部分土地,才会种上蔬菜,应付平时吃菜的需求。
到了冬天需要囤菜的时候,再用工分去村里换蔬菜。
种的粮食明年吃,蔬菜比粮食便宜,这样更有性价比。”
那知青点怎么不这样做?
唐瑜几人听完,第一个反应都是这个。
还没等她们问出口,黄艳红就说出了答案,解答了她们的疑惑。
“知青点人多口杂,这样斤斤算计,就怕被有心人扣帽子,就得不偿失了。还是本本分分,该种蔬菜种蔬菜。
你们这里的自留地明年倒是可以学学村里人,种上粮食,而且你们的院子也大,种上蔬菜,完全够你们平时吃的了。”
黄艳红的话语里满是掩饰不住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