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

正月十三。

苏轼的同学(同科进士)、商洛令章惇自长安带着苏旦和安师孟来凤翔府拜访苏轼,并一同至周至县清平镇游览了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等景观,此次往返四天,得诗十一首。

这十一首诗都寄给了苏辙,兄弟俩互相唱和了一番方罢。

据传,苏轼与章惇等人游终南山仙游潭时,只见潭下绝壁万仞,只有一根孤木横亘其上。章惇邀请苏轼沿横木过到对面在潭壁上题几个字,苏轼因害怕而不敢逾越。以今天的原理来解,苏轼疑为患有恐高症也。

哪知,章惇沿孤木信步轻易就走过去了。这还不算,章惇又用一根长绳绑在树上,把自己垂放下去。小心地提着自己的衣襟,用漆墨润湿大笔,于石壁上大书:苏轼、章惇到此一游!

书完后,再从容折返,一来一去,章惇却是脸不红心不跳的(神采不动)。

苏轼目睹这些,惊骇得拍着章惇的背说,你日后必能杀人!

章惇闻之,不解。

苏轼说,能轻易拿自己性命做赌注的人,日后便不怕杀人。

章惇大笑。

谁知,日后苏轼此语竟一语成谶。

这一段子,流传的相当久远。在后世人心目中,甚至化成了贴在章惇身上的标签。

二月十六,苏轼又与张杲之、李彭年重游南溪。

几个人喝得有些醉了,就相与解衣脱鞋,赤足褰裳蹚入溪流中,一起大声吟咏唐人韩愈的《山石》诗。看来,宋时即有追慕古人风尚的传统。

《山石》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已被选入今天的《唐诗三百首》。此诗为韩愈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七月离徐州赴洛阳的途中,当时韩愈游览了是洛阳北面的惠林寺,同游者是李景兴、侯喜、 尉迟汾。

诗题为“山石”,但并非咏山石,实则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诗中的“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靰”句是全诗主旨。全诗颇显韩愈“以文为诗”的特色,其突出特点是运用了赋体的“铺采摛文”手法,气势遒劲,风格壮美,数为后人所称道。

苏轼在南溪这种终南仙境里,深深地体会出了韩愈的诗境,当晚便留宿溪堂,不忍轻易离去。

在苏轼的和诗中,“人生何以易此乐,天下谁肯从我归”道出了苏轼此时的真实心境。

春日里,蒲诚之的车骑到了二曲。苏轼本来可以与老蒲同志见个面叙叙旧的,但是苏轼又接到通知,说全体府中官员都要在天亮前出城,去迎接一位三司副使张省簉(音造)。副使,即宋时“三司副使”之简称。

苏轼怕蒲诚之来了见不到自己,就提前给蒲去了信解释了一番,觉得这样显得礼貌些。毕竟,老蒲是大堂哥不欺的岳父家的族人,退一步说也算是在异地为官的老乡。

过岐山时,苏轼听说岐山西北七八里有座周公庙,庙后百许步有泉依山。到近前看时,果见一股甘冽的泉水正不断地向外喷涌。

相传,此泉仅在太平盛世时会涌水,而世道繁乱之时就会枯竭不流。唐时的凤翔府节度使上奏朝廷后,朝廷为此泉赐名“润德泉”。

治平元年(1064)八月十一日,时近中秋。

这天晚上,苏轼夜宿于凤翔府府学值夜。夜来无事,遂将苏辙寄来的《赋园中所有十首》,写了十首和诗。睡梦中,梦见与苏辙同游南山,二人兴致大炽,一连作了几十首诗。一觉醒来,作诗的余奋尚在,诗却荡然无存,只记住有一句“蟋蟀悲秋菊”。“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无人惊岁晚,唯有暗蛩悲。”于是,携着梦境,提笔又写了这首诗。

《苏轼诗集》中,这首诗被定名为《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在这里,我们参照苏轼自注,此诗可暂更名为《蟋蟀悲秋菊》。

原来,在京师侍奉父亲的苏辙,闲暇时于京师宜秋门里的南园种了十数种草木,都各作了诗寄给了哥哥,而南园是父亲在京师所置的产业。

苏辙在南园的赋诗一共十首,分别吟咏了园中的萱草、竹、种芦、病榴、葡萄、丛娀、臝、牵牛、柏和葵等植物。

苏轼和了弟弟的十首诗,加上特地又和的梦境中的《蟋蟀悲秋菊》诗,共十一首。

在前六首和诗中,苏轼每首都各有所指的植物,后五首则如脱缰之马,信手写来,已无所专指。

清人纪昀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此首忽跳出题外,取兴在即离之间”。同为清人的王文诰听了,较为欣慰地说,“晓岚知其跳出题外读此诗,尚不为失眼,但究为理清诸诗线索,故其后所论作法皆误,冰炭之不相入矣。”

总之是,在这一问题上,两位文人大学者尚带有“文人相轻”之嫌疑。

是清代浙江仁和人,他穷毕生之精力钻研苏轼,四十年间,寒暑不辍,一生追寻东坡踪迹,行遍大江南北。若非敬爱之深,用力之勤,难以做到这一切。可以说,自南宋以来,对东坡研究之深、敬仰之切、理解之透,唯此一人而已。

因此,顺带着点评一下纪晓岚,我们认为王文诰同志还是够格的。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秋,西夏军大举侵犯西部边境的静边砦。

时任转运使兼任一路的经略使陈述古(字密直)与副总管刘几议的进兵意见不合,军队中人心惶惶、无所适从,边境地区的居民更是惶恐不安、人心汹涌,震动了三辅一带。

在汉代,长安附近的地区被称为“三辅”。?“三辅一带”是指汉代负责治理京畿长安附近地方行政事务的三个长官的合称,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管辖的地区。其中的“?京兆尹”?负责长安城内的行政事务,?“?左冯翊”负责京畿地区的东部,?“?右扶风”负责京畿地区的西部。这些地区共同构成了汉代京畿长安附近的行政管理体系?。

就在三辅振动之际,在苏辙写给哥哥的信中,甚至称颂哥哥善射,兄弟俩此时甚至也想弃笔从戎,上阵杀敌为国守边,“穿杨自笑非猿臂,射隼长思逐马军”(《次韵和子由闻予善射》)。

正在千钧一发之际,朝廷派王素(字仲仪)以端明殿学士除知渭州(北宋时辖境相当今甘肃平凉、华亭、崇信及宁夏泾源等市县地)。边境的士兵与老百姓听说了王素要来,一时间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军队也变得纪律严明,军容整肃,旗帜飞扬,鼓角响亮,羌人当天就撤兵遁去。

要知道,王公下车伊始只不过是设宴慰劳了守边的将士们而已。通过这件事,让苏轼知道了老臣名将对于国家不同寻常的意义与作用。

王素这个人,字仲仪,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是北宋名臣王旦之季子,其子名王巩。赐进士出身,累擢天章阁待制、淮南都转运按察使,又迁龙图阁直学士,历知定州、成都府、开封府、许州。英宗治平初,召拜端明殿学士,出知渭州、成德军。神宗熙宁初知太原府,官至工部尚书,谥“懿敏”。

十月下旬,苏轼给眉山老家的一位布衣之交杨济甫去信,告诉老杨本年的腊月十七八就要罢任凤翔府,离开岐下了,今后二人将离得越来越远了。那位在一起共论过唐史的青神县的的老乡、妻王弗的兄长王道矩,寄信说不久要来凤翔府看望自己。

因为道矩没说自己何时动身,苏轼只得在信中告诉老杨,让他再来信时把王道矩的行程告知一下,主要是怕王道矩来到凤翔府后见不到自己。

冬月初四,应韩琦之请,苏轼到陕西路察看。

苏轼目之所及,看到的是地方正在征刺义勇军,每三户人家中选择其中一户人家必须出一人丁,刺以为义勇军,以至于地方上忧愁怨恨的老百姓哭诉声震动朝野。

次日,正是冬至。

苏轼借先王在冬至与夏至这两天关闭关卡,禁止商旅之人通行,君主不问政事的先例,上奏英宗皇帝要重视国家的休养生息之理,万万不要再去劳烦百姓。

这时候,苏轼的老乡,曾举荐过二伯父的孙拚去世。

孙拚,字梦得,初名贯,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举进士。历任开封府推官、尚书吏部郎中、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关于此人,苏轼曾讲过流传于家乡的他的故事:

据说,孙拚曾与一个学子同赴科举考试,路过华阴时下雪,路遇一老妇两鬓如雪不知从何而来,坐在雪地里竟无丝毫畏寒之色。那个学子习以为常,没有理会,而孙拚却将随身所带的数百钱送她。走了一段路后,学子后悔没施舍老妇,转回时老妇已不见。

这一年,孙拚以第三名高中,而那一位学子却至老死也未考中。

仲冬时节,凤翔任上已满三年的苏轼,将要罢任还朝听封。

这时,太守陈公弼邀请苏轼到凌虚台上相聚饮酒。回想起与陈太守在一起共事的日子,苏轼才认识到老陈实乃“平生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见义勇发,不计祸福,必极其志而后已”,此时此刻,两人正在凌虚台上,“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凌虚台》),前嫌尽释。

不仅如此,在这里,苏轼还结识了后来成为挚友的陈太守的四儿子陈慥。

对于前段时间的羌人来犯之事,苏轼心中还是有些耿耿于怀的。虽然王素的到来使得三辅复安,但苏轼还是希望朝廷能对西夏发动进攻,用武力教训一下来犯之敌,以达到长治久安的效果。

所以,在此时给弟弟的诗中说到,“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环。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和子由苦寒见寄》)。

“吾従天下士,莫如与子欢。羡子久不出,读书虱生毡。”(同上)苏轼与弟弟的兄弟情贯穿着二人的一生,后面还会经常论及。此时的二人,一个在陕西,一个在京师,分别已有三载。苏轼觉得,兄弟情是无人能够取代的。

周至县的南界是芒竹,因芒水之曲多竹林,凤翔府东南二百三十里,就是司竹监的所在。

“司竹监”就是当时掌管植养园竹的机构,凡是宫中百官所需竹器的竹子,均是司竹监命工人择其材干以供之。适逢司竹监官司年例烧苇,烧苇也是为了给明年的新苇萌发提供草木灰的养分。

苏轼正好碰上官家烧苇时在苇园里会猎,于是就在此观猎。“主人置酒聚狂客,纷纷醉语晚更哗。燎毛燔肉不暇割,饮啖直欲追羲娲。”观猎后还分食了烤熟的野味,豪饮一番而归,“酒酣上马去不告,猎猎霜风吹帽斜”(《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最左藏,以其徒会猎园下》),归家后还作了这样的诗句。

自从当年在京师东门的一别,如今二伯已仙逝两年多了,在苏轼眼里,这一切如同梦寐。适大堂哥苏不欺迁葬父亲至眉山永寿乡高迁里墓地之时,行将离任的苏轼,在官舍里为亡伯苏涣写下了两首挽诗,“至今如梦寐,未信有存亡”(《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官舍书》)。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腊月十七,二十九岁的苏轼在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任上任满,离任返京候选,终于离开了歧下这片呆了三年的土地。

UU阅书推荐阅读: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太宗之后,再造大唐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无尽世界无尽征程时空搅屎棍干宋福寿至蒙古人西征大明寒士东图易家大唐之混世异姓王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此去安都两万里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人生:从布衣开始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马谡别传唐朝好驸马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明朝第一航海家一梦越万年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农家巧媳妇关外县令三国:开局获得神级传承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佳丽三千还不够,女帝你都上手了逍遥小书生魅影谍踪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第一疯子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崇祯末年带妹征伐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穿越老仙:大秦铁骑,踏遍全球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只会捞钱的朱由检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大明:开局带朱元璋拯救崇祯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龙珠之牧神传说窃国小相爷
UU阅书最新小说:大乾末年:渲染红色天下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大宋网红苏眉山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秦末之霸王再世回到古代过日子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