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很快便派人,将女真灭族这一喜讯,迅速传达到了远在金陵的朝廷。
当战报终于呈递到皇宫时,整个朝堂都被这一消息所震动。
朱元璋听闻女真族被彻底剿灭,脸上先是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喜,随后那爽朗的笑声便在大殿中回荡开来:
“好!灭得好!不愧是我家好侄儿,咱差点就忘记了这群比那北元鞑子还可恨的猪尾巴!”
“小八,这才只是一点点利息而已,后续那么多朝还等着我们慢慢收呢!”
“哥,你说得对!就是那大清朝……”
朱兴祖眼里满是狠戾,“放心,一个都逃不了!等时机成熟,再好好的一个个灭过去就是了!”
“哥,那文正这皇位就从那大清朝里找吧!”
朱兴祖戏谑道:“咋的,你舍不得自己那群子孙啊……”
“哥,我怕文正镇压不住,毕竟他不是正统……”
“呵呵!那就这么办吧!”
“谢谢哥!”
正与朱樉和李文忠在原建州女真营地休整的朱文正却浑然不知,他的皇位已经被安排在了鞑子朝。
此时,他正望着北元地图,若有所思道。
朱樉看着朱文正专注的神情,率先开口:“堂兄,你打算怎么打这北元?”
咱大明如今枪炮先进,北元却还抱着冷兵器,就几门铁炮撑场面,这仗应该好打吧?”
朱文正目光从地图上移开,神色凝重地说道:“可别小瞧了北元。
他们虽说装备落后,但草原广袤,地形复杂,骑兵机动性强,咱们的枪炮优势不一定能完全发挥出来。”
李文忠微微颔首,补充道:“表哥所言极是。
草原作战变数大,咱们的坦克、装甲车在草原上行动受限,而且北元熟悉地形,擅长游击,咱们得谋划周全。”
朱文正点了点头,再次看向地图,指着一处水草丰美的盆地说道:
“此处是北元重要的牧场,饲养着大量战马,是他们骑兵的根基所在。
若能将其摧毁,北元骑兵便如折翼之鸟,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朱樉摸着下巴,思索片刻后说道:“直接派装甲部队冲进去,把那些马都控制住或者杀掉,不就成了?”
朱文正摇头否定:“没那么简单!这片牧场周边地势开阔,利于骑兵驰骋。
我们的装甲部队一旦进入,很容易被北元骑兵从四面八方围攻。
而且,他们很可能在牧场周围设置陷阱和障碍物,阻碍我们的行动。”
李文忠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或许我们可以先派出小股精锐部队,乔装成草原牧民。
混入牧场附近,摸清周边的地形和防御情况。
同时,在牧场周边制造一些小规模冲突,吸引北元骑兵的注意力,让他们无暇顾及我们的侦察行动。”
朱文正眼睛一亮,对李文忠的提议表示赞同:“文忠此计甚妙。
等侦察部队摸清情况后,我们再制定详细的进攻计划。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火炮的远程优势,对牧场周边的防御工事进行远程打击,削弱他们的防御力量。”
朱樉接着问道:“那进攻的时候,咱们的主力部队从哪个方向切入比较好呢?”
朱文正再次看向地图,手指沿着几条可能的进攻路线滑动:“我认为可以从东北方向进攻。
这里地形相对平坦,适合我们的装甲部队展开,而且距离牧场较近,能够快速抵达目标。
同时,我们可以在西北方向派出一支佯攻部队,吸引北元骑兵的主力前往防守,为主力部队创造进攻机会。”
李文忠点头表示认可:“此计可行。佯攻部队的行动要逼真,让北元误以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在西北。
可以多派出一些装甲车和坦克,制造出大规模进攻的假象。”
朱樉又提出疑问:“可是,北元骑兵速度快,万一他们在我们进攻的时候,突然从其他方向杀出来,对我们进行包抄怎么办?”
朱文正微微一笑,似乎早有预料:“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做好防御部署。
在主力部队进攻的同时,在侧翼和后方安排好防御部队,配备轻重机枪和火炮,一旦北元骑兵出现,立刻进行火力压制。
而且,我们要保持各部队之间的紧密联系,随时根据战场形势做出调整。”
朱樉摩挲着下巴,继续追问:“堂兄,那咱们进攻的时间选在什么时候好呢?
白天视野好,可咱们的行动也容易被发现;夜里虽隐蔽,但又不利于装甲部队行进。”
朱文正看向营帐外的天色,分析道:“我觉得可以选在黎明时分。
那时天色微微发亮,我们既能借助微弱的光线看清道路,展开装甲部队的行动。
又能利用北元军队还在睡梦中、警惕性最低的时机,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再者我们有那些对讲机,各部队之间的协调也会更加顺畅,能够确保在最佳时机发起攻击。”
李文忠表示认同:“黎明时草原上多有晨雾,这天然的屏障能进一步掩护我们的行动,降低被提前发现的风险。
而且,我们可以提前通过对讲机与侦察部队沟通,确认北元军队在黎明时分的具体部署,做到知己知彼。”
接着,他们又开始讨论后勤补给的问题。朱樉皱着眉头说:
“这草原路途遥远,补给线拉得太长,运输物资可不是件容易事,稍有不慎就会延误战机。”
朱文正笑道,“老二,目前的储备还可以撑我们打一个月,你觉得北元那些破铜烂铁又能挡我们多久呢?”
“堂兄,也是,我竟然忘记咱们有那些武器了,哈哈!我猜他们最多撑得住我们七天!”
“老二,咱们打个赌,我赌他们最多能撑得了五天。”
朱文正眼里满是自信,“三天!三天后若不能打下北元,那就是我们的失败!我也只给你们三天。”
“是,大都督……”朱樉与李文忠异口同声回应道。
……
北元龙庭,穹顶高悬,冷风灌进,殿内却一片死寂。
脱古思帖木儿端坐在王座之上,神色凝重,下方的臣子们也都屏气敛息,整个大殿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这时,一名传令兵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地,声音颤抖地喊道:
“大汗,大事不好!大明朱文正率军将女真灭族,如今兵锋直指我北元!”
此言一出,如同一声惊雷,瞬间打破了大殿的寂静。
大臣们纷纷炸开了锅,丞相咬住不花手中的笏板差点掉落,惊叫道:“什么?女真竟被灭族了?这大明如何有这般能耐?”
太尉蛮子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这……这怎么可能?女真好歹也是草原上的一股势力,怎么就被轻易灭了?”
“大明何时有这般狠辣手段?”众人交头接耳,恐惧与焦虑如潮水般在殿内蔓延。
脱古思帖木儿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紧紧握住王座的扶手,强压着内心的慌乱,喝道:“都安静!”
待大殿稍静,他看向群臣,问道:“诸位爱卿,如今大明来势汹汹,我们该如何应对?”
王保保站了出来,他神色凝重,目光如炬,说道:“大汗,女真被灭,下一个必是我们。
大明近年来实力大增,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
脱古思帖木儿眉头紧皱,问道:“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
王保保沉思片刻,说道:“当务之急,是立刻加强边防戒备。
在居庸关、古北口等重要关隘增派精锐兵力,加固防御工事。
同时,派人前往草原各部,集结力量,共同对抗大明。”
丞相咬住不花却面露难色,反驳道:“王将军,如今草原各部人心不齐,自顾不暇,哪会轻易听我们调遣?”
王保保微微皱眉,耐心解释:“丞相,如今局势危急,唇亡齿寒,他们若还看不清形势,必被大明各个击破。
我们可以许以重利,晓以利害,说服他们出兵相助。”
这时,太尉蛮子站出来说道:“王将军所言有理,但我军骑兵虽多,正面交锋却未必能敌大明。
不如发挥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采用游击战术,骚扰大明军队的补给线,断其粮草,让他们不战自乱。”
脱古思帖木儿微微点头,问:“那具体该如何实施?”
蛮子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说道:“我们挑选精锐骑兵,组成多支小队,分散行动。
一旦发现大明的补给车队,就发动突袭,抢夺物资,烧毁粮草,然后迅速撤离,让他们难以追击。”
然而,御史大夫普化帖木儿却提出了质疑:“太尉此计虽妙,
但大明军队戒备森严,我们的骑兵小队前去骚扰,恐怕会损失惨重。
而且,大明军队行军必有防备,我们的行动很难不被察觉。”
大殿内再次陷入沉默,众人都在苦苦思索破敌之策。
王保保抬头望向大殿穹顶,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方案,突然,他眼睛一亮,说道:
“大汗,我们可以利用草原的地形。在草原上有许多山谷和河流,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设下埋伏。
当大明军队进入山谷时,我们从两侧发动攻击,利用地形优势弥补我们武器上的不足。”
脱古思帖木儿听后,眼中燃起一丝希望:“此计可行,王将军,你速速安排。”王保保领命退下。
接着,丞相咬住不花又提出:“大汗,我们也不能忽视内部的稳定。
如今局势动荡,民心惶惶,我们需安抚百姓,稳定军心。
可以开仓放粮,赈济百姓,让他们知道我们在为他们着想。”
脱古思帖木儿点头同意:“丞相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你去办。”
这时,年轻将领也苏该站了出来,说道:“大汗,我们还可以派使者前往大明,假意求和。拖延时间,为我们的备战争取机会。”
年也苏该话音刚落,丞相咬住不花眉头紧皱,满脸不悦地说道:“求和?这不是示弱吗?
我北元虽暂时处于劣势,但怎能向大明低头?这传出去,我北元的颜面何存?”
太尉蛮子也跟着附和:“丞相所言极是,我北元勇士向来在马背上驰骋,何时怕过战斗?
假意求和,万一被大明识破,反倒让他们看轻了我们,更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御史大夫普化帖木儿也摇头道:“此举风险太大,大明能灭女真,想必也不会轻易相信我们的求和诚意。
若在求和期间,他们趁机发动突袭,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也苏该被众人一顿反驳,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但仍坚持道:“诸位大人,我并非是要真的求和,只是想借此拖延时间。
如今我们的防御工事尚未完全加固,各部兵力也还未集结到位,若能争取到些许时间,我们便能更好地备战。”
王保保这时从殿外返回,听闻求和之事,思索片刻后说道:“也苏该将军的想法并非全无道理,只是实施起来难度极大。
大明既然有灭女真的实力,必定也料到我们可能会拖延时间。不过,我们也可将计就计。”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王保保,脱古思帖木儿急切问道:“王将军,你有何高见?”
王保保神色凝重,缓缓说道:“我们可以派使者前往大明求和,同时在边境地区制造出一副求和的假象。
比如减少部分关隘的兵力部署,营造出我们已经放松警惕的样子。
但暗地里,我们在关隘后方的隐蔽之处,埋伏下精锐骑兵。
若大明真的相信求和,趁此时机进攻,我们便发动伏兵,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丞相咬住不花微微点头,觉得此计可行,但仍有顾虑:
“王将军此计虽妙,可若大明不上当,我们岂不是白白暴露了部分部署?”
王保保微微一笑,说道:“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的使者能言善辩,务必让大明相信我们求和的诚意。
同时,我们还要加快各部兵力的集结和防御工事的加固,即便求和之计不成,我们也有足够的实力应对大明的进攻。”
这时,一直沉默的平章政事哈剌章站了出来,说道:“大汗,除了军事上的应对,我们还可以从经济上削弱大明。
大明远道而来,粮草补给耗费巨大。我们可以派出小股部队,破坏他们在边境地区的屯田,烧毁他们储存粮草的仓库,让他们的后勤补给陷入困境。”
脱古思帖木儿眼睛一亮,问道:“此计可行,哈剌章,你可有具体的实施计划?”
哈剌章恭敬地说道:“我们可以挑选一些熟悉边境地形的士兵,组成突袭小队。
这些小队昼伏夜出,避开大明的巡逻部队,专门寻找他们的屯田和粮草仓库。
一旦发现目标,便发动突袭,烧毁粮草和农具,让他们无法顺利进行屯田和补给。
而且,我们可以在边境地区设置一些假的屯田和仓库,引大明军队前来防守,分散他们的兵力。”
众人对此计纷纷表示赞同。随后,又有大臣提出,可以在草原上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扰乱大明军队的军心。
比如,传言草原上有神秘的诅咒,凡是入侵的军队都会遭受厄运;或者说北元已经与某个强大的神秘势力结盟,即将对大明发动致命反击。
脱古思帖木儿听着大臣们的各种计策,心中渐渐有了底气。
他环顾众人,坚定地说道:“诸位爱卿,如今我北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虽大明来势汹汹,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无论采取何种计策,都要全力以赴。王将军,你负责军事部署,务必将防御工事加固,集结好各部兵力;
丞相,你去安抚百姓,稳定民心,同时监督开仓放粮之事;
也苏该将军,你挑选合适的使者,准备前往大明求和,务必小心谨慎,不可露出破绽;
哈剌章,你组织好突袭小队,尽快展开对大明屯田和粮草仓库的破坏行动。”
众人纷纷领命,各自散去,准备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最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