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转瞬即逝,大唐皇家第一师与大明皇家第二师坦克装甲旅早已严阵以待,每一位将士的眼中都燃烧着熊熊的斗志。
朱兴祖口中念念有词,双手快速结印,一道巨大的空间门在众人面前缓缓展开,门内光芒闪烁。
李靖手持令旗,看向身旁的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一众将领,大声喝道:“众将听令,随我出征!”
众人齐声应和,声音震耳欲聋,随后便浩浩荡荡地朝着空间门迈进。
与此同时,雁门关内一片紧张压抑的氛围。守将苏定方在城楼上来回踱步,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焦虑与不安。
他一把抓住匆匆赶来的传令兵,“可有长安的消息传来?”
传令兵气喘吁吁,连忙摇头道:“回将军,尚无消息。”
“那突厥大军如今到了何处?”
“突厥大军来势汹汹,离雁门关已不到百里。”
苏定方心中一沉,他深知雁门关兵力有限。若没有援军及时赶到,仅凭现有力量,想要抵挡突厥五十万大军的进攻,无疑是螳臂当车。
“即刻传令,召集所有将领过来议事。”
“是,将军!”
没一会儿,雁门关内的各级将领纷纷赶来,神色凝重地站在议事厅中。
苏定方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如今突厥大军压境,距离我雁门关不足百里。
而援军未到,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恶战,望诸位将领务必能齐心协力,共御外敌。
同时也当抱着以身报国之心,拼死一战!”
“愿为大唐赴死!”
“愿为大唐赴死!”
……
望着诸将领慷慨激昂的面容,苏定方心中涌起一股热流。
“突厥犯我边境,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
我们身为大唐将士,食君之禄,担国之责。今日便是以命相搏,也要护这雁门关周全,护大唐百姓周全!”
“请将军下令!”
“请将军下令!”
……
“好!”苏定方满意的大声喊道,随即开始有条不紊地部署:
“周校尉,你即刻带领三千士兵,将城中库存的麻絮、桐油与石灰混合,制成火砖。
这火砖乃守城利器,遇敌攻城,点燃后抛下,可烧伤敌军,扰乱其阵脚。
务必在明日正午前赶制出万块火砖,运往城墙各防御点。”
“得令!”周校尉声音洪亮,领命后快步走出议事厅。
“吴参将,你挑选两千精锐弩手,于城墙各要害处设伏,每人配备强弩及足量弩箭。
重点盯防突厥的先锋部队与督战队,待敌军靠近至有效射程,听我号令,万弩齐发,先挫其锐气!”
“末将领命!定让突厥见识我大唐弩手的厉害!”吴参将抱拳行礼,转身便去精心挑选弩手,安排布防。
“郑主簿,你负责后勤统筹。即刻清查城内粮草、水源与各类军需物资,精确核算库存与每日消耗。
组织城中百姓,将粮草妥善封存,分散储存,以防敌军突袭。
同时,督促城内郎中准备大量伤药、绷带与夹板,设置多处临时医馆,确保伤员能及时得到救治。”
“卑职定当竭尽全力,保障后勤无忧!”郑主簿领命后,匆匆离去。
“王都尉,你率领两千轻骑,趁夜色出城,绕道突厥大军后方。
在其必经之路挖掘陷坑,坑内埋设尖桩,覆以伪装。
若遇突厥巡逻队,以骚扰为主,不可恋战,完成任务后迅速撤回,随时点燃烽火示警。”
“遵令!末将必不辱使命!”王都尉神色肃穆,眼神中透着视死如归的决心。
“孙副将,你带领剩余士兵,全面加固城墙防御工事。
修补破损城砖,增设雉堞,每隔三丈设置一座烽火台,确保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在城门处增设千斤闸,准备大量沙石,一旦城门受攻,可放下闸板,倾倒沙石,阻挡敌军。”
“将军放心,城墙防御定固若金汤!”孙副将应下后,迅速离去。
在苏定方紧锣密鼓地部署防御时,突厥大军也已经离雁门关越来越近。
东突厥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骑在一匹矫健的白色战马上,他目光如隼,神色冷峻而凝重。
身旁,西突厥统叶护可汗骑着高大的黑色骏马,满脸的骄傲与不屑。
颉利可汗微微皱眉,转头看向统叶护可汗,沉声道:“贤弟,这雁门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大唐虽兵力不足,但苏定方绝非等闲之辈,依你之见,这仗该如何打?”
统叶护可汗仰头大笑,挥了挥手中的马鞭,满不在乎地说道:“兄长,你太过谨慎了。我们坐拥五十万大军,兵强马壮。
而大唐援军未到,仅凭雁门关那点守军,不过是螳臂当车。
到时我们大军直接碾压过去,不出三日,定能拿下雁门关!”
“贤弟,话虽如此,但大唐军队向来狡猾,且有诸多守城利器,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尤其当年隋炀帝北巡,突厥围之,最后却也未能攻克城池。我们还是得先试探其虚实,再做定夺。”
统叶护可汗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兄长,那些不过是些传闻罢了!我们突厥骑兵,纵横草原,无人能敌。
明日一早,我便率领先锋部队,直冲雁门关。
先以投石机轰塌城墙,再派奴隶兵冲锋,再让精锐骑兵紧随其后攻城,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撑多久!”
颉利可汗无奈地摇了摇头,但也不好再反驳,毕竟统叶护可汗的兵力在此次联军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而且统叶护可汗一向刚愎自用,自己也一时也难以说服他。
但他还是耐心地说道:“贤弟,我看还是先派小股部队试探一下,摸清唐军的虚实,再发动总攻也不迟。”
统叶护可汗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兄长,不必如此麻烦。
我意已决,明日便全力进攻。若有闪失,我愿承担一切后果!”
颉利可汗见他如此坚决,也不好再强行阻拦。
“既然贤弟主意已定,那明日你便先攻,我率领中军随后接应。
但你务必小心,一旦有异常情况,立刻撤退。”
“兄长放心吧!那大唐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待我打下雁门关,一路长驱直入攻下那长安后。
定把那唐王的妻女掳来,让她们一起服侍兄长你。哈哈哈……”统叶护可汗张狂大笑道。
随后,猛一夹马腹,那黑色骏马长嘶一声,撒开蹄子向前奔去。
身后的亲卫们见状,急忙跟上,一时间马蹄声急促,扬起大片尘土。
颉利可汗无奈地叹了口气,微微一甩马鞭,也跟了上去。
而此时,苏定方正站在城楼上,拿着望远镜眺望着远方,眼神中满是坚定和决绝。
他知道,这将是一场无比艰难的战斗,但他绝不退缩。
突然,城门内传来一阵喧闹声。苏定方心中一惊,以为发生了什么变故,连忙快步走到城门前查看。
只见一名士兵兴奋地跑过来报告:“将军,陛下及李靖将军等带兵从空间门出来了,目前已经在雁门关内!”
“太好了!”苏定方满脸惊喜道,快步迎上前去。
只见李渊身着龙袍,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神色威严却又带着几分焦急。
苏定方单膝跪地,“陛下,臣盼您和援军许久,雁门关有救了!”
李渊上前亲手扶起苏定方,“苏将军,你辛苦了。朕听闻突厥大军压境,一刻也不敢耽搁,即刻赶来。”
苏定方起身,连忙将自己紧锣密鼓部署防御的情况。
从火砖的制作、弩手的安排,到后勤的统筹、城墙工事的加固,以及王都尉夜袭敌后的计划,一一详细告知。
李渊微微点头,宽慰道:“苏将军不愧是朕的得力战将,部署得如此周全,朕心甚慰。
如今援军已到,定能击退突厥,保我大唐边境安宁。”
言罢,李渊转头看向李靖,郑重地说道:“李将军,如今这战事便全权交由你指挥,朕相信你定能不负众望。”
李靖抱拳领命,神色凝重而自信:“陛下放心,臣必竭尽全力,将突厥赶出大唐领土。”
李靖深知此刻形势紧迫,突厥大军随时可能兵临城下,必须当机立断。
他迅速召集朱能、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将领,以及苏定方一同商议作战计划。
李靖在军事地图前踱步沉思片刻,开口道:“原本我们打算以雁门关为依托,进行防御反击。
但如今有了住将军的坦克装甲旅,且突厥急行军,此刻必定防备有所松懈。
因此,我决定改变策略,主动出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同时,也借此引军入瓮。
在雁门关前十里地这一峡谷处,利用大炮等对其进行围歼,务必在此全灭突厥。”说着,李靖用力地指着地图上那处峡谷。
众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李靖继续说道:“此处峡谷地势险要,两侧高山耸立,是天然的伏击之地。
朱能将军,你率领大明皇家第二师坦克装甲旅,凭借坦克的强大火力和机动性,作为先锋从正面直接冲杀突厥大军。
突厥骑兵虽悍勇,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钢铁猛兽,必定阵脚大乱,难以招架。
你务必打乱他们的行军阵型,挫其锐气。
待其反应过来后,你带着坦克装甲旅往回冲杀,佯装不敌,将突厥大军引入峡谷。
记住,撤退时一定不要保持阵型,装作慌乱的样子,让突厥误以为我们真的抵挡不住他们的进攻。
待他们冲入峡谷前,你分兵两处,一处从这里绕到他们的后方,截断突厥的退路,让他们彻底陷入绝境;
另一处则守住峡谷入口的一侧,与尉迟将军、秦将军的骑兵形成交叉火力,将突厥大军死死困在峡谷之中。”
李靖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比划着行军路线,眼神坚定而锐利。
朱能郑重其事地抱拳领命:“末将领命!保证依计行事,将突厥大军引入陷阱,断其退路,绝不让一人逃脱!”
李靖接着看向尉迟恭和秦琼,神色凝重地吩咐道:
“尉迟将军、秦将军,你们各率五千大唐皇家第一师骑兵,提前潜伏在峡谷两侧的山林之中。
待坦克装甲旅将突厥大军引入峡谷,朱能将军分兵截断突厥退路之时,你们即刻从两侧杀出。
骑兵行动迅速,可居高临下冲击突厥大军,打乱他们的阵脚,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务必全力配合坦克装甲旅,将突厥大军围歼在峡谷内。”
尉迟恭和秦琼齐声应道:“遵命!定不辱使命,定要让突厥见识我大唐骑兵的厉害!”
“程咬金将军,你率领一万步兵,携带火炮、火箭、火油等重型武器,埋伏在峡谷深处。
等突厥大军完全进入峡谷,被我军前后左右包围之后,你便指挥士兵以火炮猛烈轰击,火箭与火油齐发。
峡谷地形狭窄,突厥大军无处可躲,必将陷入一片火海。
你要确保火力覆盖,不给突厥任何喘息之机。”
程咬金拍着胸脯,信心十足地保证:“请李将军放心,我这一万弟兄早就迫不及待了!定让突厥有来无回,把他们都烧成灰烬!”
最后,李靖看着那让他骄傲的弟子苏定方吩咐道:“定方,雁门关仍需你坐镇,我会抽第一师一个步兵团协助你守城。
你务必做好以下两点:一,组织守军时刻留意战场态势,若有突厥残部妄图趁乱攻城,你便调兵将其拒之门外;
二,密切关注峡谷战况,一旦前方部队需要支援,即刻抽调精锐预备队前往接应,务必保证我军前后呼应,万无一失。”
“恩师放心,徒儿定当竭尽全力,守护好雁门关,也会时刻关注战场,及时支援。”
“好!众将速去准备,务必在突厥大军离雁门关三十里前完成部署,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大唐必胜!”
“大唐必胜!”
……
将领们领命而去,各自奔赴岗位,整个雁门关内一片忙碌景象。
李靖则亲自带领炮兵旅,前往峡谷附近进行最后的部署。
炮兵旅的士兵们推着一门门火炮,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
到达预定位置后,李靖仔细观察着峡谷的地形,指挥士兵们将大炮一字排开。
他亲自检查每一门火炮的瞄准角度和弹药装填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弟兄们,此战关乎大唐的安危,我们的火炮就是斩断突厥野心的利刃。
一定要听从指挥,精准射击,让突厥知道我们大唐炮兵的厉害!”
“愿为大唐赴死,定让突厥有来无回!”
“愿为大唐赴死,定让突厥有来无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