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楼!
今日的鸿雁楼格外热闹,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一丝笑容,仿佛前几日的惊慌都是错觉。
“听说了吗?云家杂货铺这几天招工呢,要招五百人。”
“五百人??”
“他们不就卖点杂货,再收点皮子吗?要这么多人干嘛?”
“不知道啊,不过我听说工钱还行,一天五百文呢。”
“真的?都干什么啊?这工钱可不低啊。”
“是啊,都能买上一斤粗粮了。”
“是啊,我兄弟昨天去报名了,不过听说不在城里干活。”
“那你怎么不去啊?”
“嗨,我才不去呢,这么冷的天在屋里窝着不好吗?没事还能来茶楼听听曲喝喝茶。”
“那倒是,要不是家里揭不开锅,谁想这时候去城外啊。”
“你们听说了吗?云家杂货铺里给那些招来的工人发新棉衣了。”
“真的?”
“是啊,还管三顿饭,我打算去看看。”
“骗人的吧?哪有这么好的事,给工钱,管饭,还发新棉衣?”
“听说头一批名额已经满了,大伙都说去看热闹呢。”
“那同去”
“走走,一会再来喝茶,先去看看干什么要这么多人。”
二楼采薇阁,依然是那个包间 ,苏慧如好奇的看向云瑶。
‘“一路上听不少人都在议论云记杂货铺,我记得好像是你盘下那个铺子吧?”
云瑶笑着点头,倒上一杯温热的牛乳茶递给候夫人。
“是啊,这几天招了不少人。”
“你收皮子要这么多人吗?”
云瑶轻笑:“不是,前几日我买了座山,花了三千两银子呢。”
“啊?这么贵?这山很大吗?是发现什么温泉地脉了?”
云瑶笑道:“那倒不是,本来是不值这么多的,但我愿意多给点,免得以后被人说我占公家的便宜。”
“难不成是挖到金矿了,你不会被人骗了吧。”
云瑶笑的一脸得意:“差不多,不过不是是金矿是煤矿。”
“煤矿?那是什么?”
“是一种燃料,它可以替代炭火,却比炭火便宜好用。”
苏慧如眼睛一亮越发好奇,云瑶便将煤的用处说了一遍,当得知只要一百文一筐,还可以用五天左右时,她倒抽一口凉气。
“真的能取暖做饭??”
“可以, 这几天招到的人已经陆续安排上工了,而且经过处理的煤炭今天也运到城里来了。”
“这么快?你不是前两天才买下来吗?”
“是啊, 这是露天煤矿,只需要把它们捡起来就可以了,不过在用之前需要洗煤过滤掉杂质,否则当天就可以拉回家用。”
“居然这么方便?娘越发好奇了,不如咱们一起去你店里看看?”
云瑶看着刚倒出的牛乳茶,不由失笑。
“娘你别急,东西也不会跑,你先喝点东西,一会咱们再去。”
“那好,赶紧喝,咱们一会一块去看看。”
“其实我还有让煤炭更耐烧的方法,不过工具还没打出来,再过一日就差不多能看到了。”
“娘可真是越来越奇了……”
母女二人刚离开茶楼,就有一个小二快速的去了三楼。
一个清冷的男声道:“当真?那位四小姐真这么说?”
“是,小的亲耳听到的。”
“派人去云记杂货铺盯着。”
“是……”
云记杂货铺。
“掌柜的,您这东西真这么好使?莫不是诓骗我们吧。”
“就是,这黑乎乎的玩意不是黑石山上的石头吗?,居然可以烧?”
“我听说过这东西,说是有毒啊,你们这不是害人吗?”
“就是,王小二,你现在做生意不厚道啊。”
原本的小二王双喜,因为人机灵,干活也勤快,刚被提拔成掌柜的,猛然面对这么多人的质问,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张山则和余二一脸警惕,生怕这些人会生出旁的心思,毕竟后院仓库里可有不少好东西。
“各位乡亲,先别着急,听我慢慢给大家说。”
王双喜反应倒是快,搬了一把椅子站在上面,使劲冲大家挥了挥手。
这才让喧闹的铺子安静下来。
“咱们家这个煤炭,是一种耐烧耐用的新炭火,它是有毒,但是我们东家已经让人把它处理过了,所以大家不要怕,我们店里就用的这个,不信给大伙瞧瞧 ……”
机灵的小伙计立刻云了后院,抬了一个炭盆和一个筐子就进来了,吓的人们往后退了好大一步。
“大伙不要怕,大家看,这个筐子里的煤就是处理好的新炭。”
“现在烧着的就是咱们用的这个炭火,大伙可以在上面烤东西,还可以烧水做饭……”
有伙计拿了一个自制的圆形铁框出来,王双喜拿出湿毛巾挂在最外面的杆子上。
又放了一个烧水的茶壶,刚好卡在那个圆圈里。
大伙一看,眼前就是一亮,原来这东西不但能烧水,还能烤衣服,不多时,那块湿毛巾就被烤的干了一面。
王双喜趁机道:“这煤炭还非常耐烧,只用放上两三块,就能烧上大半天不灭,家里的灶上就可以一直烧热水用。
若是到了中午再添上一两块就可以做一顿饭。”
“像咱们北方晚上烧的暖炕,也是可以用的,比烧柴火可好多了,不过大伙在屋里生火,一定要注意留道缝,这样就不会中毒了。”
“所以还是有毒吗?”
“我们云记做的都是街坊邻里的生意,自然不能蒙骗大家,这煤炭是有毒,但只要咱们家里门窗不要过于封闭,就不会有事……”
王双喜详细的讲述了使用方法,又拿了一根小铁杵将烧尽的煤灰清理出去。
“大家请看,这用过的煤灰啊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拍碎了倒在泥泞的路上,让大伙不容易滑倒……”
听着王双喜的介绍,不少人都心动了。
“多少钱一筐?”
一听有人问价格,王双喜瞬间来了精神:“煤炭因为需要处理毒气,得来不易,但为了让咱们东离的百姓人人用的起,咱们只需二百文一筐,一筐大约能用三到五天。”
“能用三到五天?那二百文倒也不贵……”
“是啊,一捆柴现在都卖到二百文了。”
“我还是喜欢用柴,就花点功夫捡就行,还不花钱。”
“那你自己捡啊,来凑什么热闹。”
“管你p事,我来打听一下不行啊。”
王双喜也不管旁人怎么想,一敲铜锣道:
“各位,大家先别急,我们东家为了让东离的百姓都能用上好煤炭,只要有东离户籍的,只用一百文就可以买到一筐炭,每人限量一筐,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