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前面我们从“知过必改”讲到了“克念作圣”,这些讲的都是怎样去修炼自己。修炼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今天我们继续的“德建名立,形端表正”。德建于内,名彰于外。前面讲了品德修养,这里讲的就是品德修养的结果。这两句话着重讨论了德与名、形与表的两种关系。

我们先说,“德建名立”“德”与“名”是一对,名是名利的简称。

“德”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是个会意兼形声字;在金文中有写作“惪”的,有学者认为“惪”是“德”的古字中的一种写法。在古代最早的“德”是彳,字中的“彳(chi)”多表示“行走”之义;右部是“直”字,其字形像一只眼睛上面有一条直线,表示眼睛要看正;二者相合就是“走得要正,看得要直”之的意思,示遵行正道之意。后来,右下方又加了个心字,和现代的“德”字非常接近了。这时的人们又给“德”字的含义加了一条标准,即除了“行正、目正”外,还要“心正”,可见人们对“德”字的含义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古人认为心是主管思维的器官,它是德之血脉所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者互为表里。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对视有着特别的礼仪要求,即“非礼勿视”。而这种要求的基本点就是目光端正,合乎规范。

我们再看看《说文解字》的解释:“德,升也。从彳?(dé)声。惪,外得於人,内得於己也。从直从心。” “德”要求身外对人使有所得,身内对己也同样有所得。德不仅仅是思想、目光的问题,它与行为举止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什么这么讲?《尔雅·释宫》中说:“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 古人对行走也有种种规定。不仅如此,与不同身份的人同行,其行止规范也各不相同。如果不遵守这些制约,就违反了礼法。而礼法又是衡量人们道德品行的准绳,按礼法行止,自然也就是品行端正而有德了。

“德”是美好的,故又引申有恩惠、感恩。后来“德”引申指道德、品德,引申指有道德的贤明之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德是非常重要的。有句话说的很好:“富润屋,德润身”——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滋养身心。所以儒家修身修的就是德。《大学》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明德…….”意思是做大学问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做学问,做人首先要修自己的品德。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对德的重视。儒家思想提倡的“诚意、正心、修身”都是讲的对自身品德的修养,从自身的修养而惠及家庭、国家,就是所谓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里我们就不再一一细讲了。如果有机会我和大家一起探讨《大学》的时候,再一起细细品读。

我们接下来说说“建”字。“建”是个会意字,始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中最初的字形是一个人用手树立东西的样子。树立东西的时候,为了树得正,往往需要有人把它扶正,所以在所树之物的两侧有时也会增加手形,下面或有柱础一类的东西。金文中,“建”就趋于现代的字形了,从廴,从聿(yu)。聿最初的字形是手持笔形。廴是从彳(chi)演变过来的,表示行走或所行道路的意思。《说文解字》:“廴,长行也。从彳引之。”小步行走的样子是彳之范式。长行的样子是廴之范式。这样综合下来,“建”字的意思就是手拿笔建立规范的意思。《说文解字》:“建,立朝律也。从聿从廴。”建的意思定立朝廷律法。所以“建”的意思从用手树立东西的样子,也加入了定制规范的意思。《玉篇 》:“建,竖立也。”《广雅》 :“ 建,立也。” 《广韵 》:“ 建,树也。”表达的都是树立的意思。 这里的建取的就是建立、树立的意思。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名”字。“名”是一个会意字,其甲骨文由“口”和一个月牙形组成。关于月牙形的解释,一般认为它代表着“夕”。截至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名”字金文出现在商末周初的名爵上。自从西周时期,“名”字稳定成上下结构后,其字形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并一直被后世所继承和延续。在西周晚期,例如“召伯簋”的钟鼎文中,“名”字已经演变为“夕”位于“口”之上的构造。对于“名”字构型的解释,东汉的许慎认为:当夜晚来临,周围一片漆黑,难以看清他人的面容时,人们相遇时就只能通过口中说出自己的名字,以避免产生误会。

“名”字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根据林义光在《文源》中的解释,“名”可以理解为用口对着物体称呼它的名称。也就是说,当我们认识一个事物时,就会给它命名,并能够叫出这个事物的名称。因此,从“命名”的本义出发,可以引申出“名字”、“名称”等含义。进一步地,这些含义又可以延伸到“名义”、“名声”、“名望”、“着名”等概念。例如,“名义”指的是事物的外在称谓或名分;“名声”则强调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评价和声誉;“名望”表示个人或团体在社会上的威望和地位;而“着名”则意味着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总的来说,“名”字的意义涵盖了从具体的事物名称到抽象的声誉和知名度等多个层面,反映了语言和文化中对于事物认知和评价的重要性。

\"立\"字在甲骨文中呈现出一个人(大)站在地上的形象,下方的一横则是指事符号,表示地面。其本义是人站在地上。从站立者所处的位置来看,他们立在那里,就代表着一种存在。实际上,位置的\"位\"字原本就是由这个\"立\"字组成的。在早期的古书中,这两个字是可以通用的。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立,侸(住zhu)也。从大立一之上。凡立之属皆从立。徐铉等人注释道:大,即人。一,即地。此为会意字。\" 这种解释进一步强调了\"立\"字与站立和存在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对甲骨文\"立\"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汉字的演变和意义传承。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人对于站立、存在以及位置概念的认识和表达。这些古老的文字记录不仅承载了历史文化的信息,还展示了人类思维的发展轨迹。

“立”本意“站立”的意思。抽象的“树立”也用这个“立”,如“立志”“立功”“立异”“立意”“立言”等。由此就有了“确立”的说法,如“立法”“立约”等。一个人或者一个物体竖立在那里,就形成了一定的姿势,可以保持一定的时间,并且占有一定的位置,于是就有了“独立”的说法;“独立”显示特立独行,故立又喻指成立、成熟、建树。孔子所说的那句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里的“立”含有所成就的意思。

“德建名立”其中的“德”是因,“名”是果。德建才能名立,因好果必好,这是自然的道理。人没有一个不追求名利的,说不想那是因为没有条件与机会。人求名利、求好的果报就应该种好的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我们反过来,倒果为因,只求名利不管德行,那是缘木求鱼。“缺德”哪里能求到“善果”呢?古人说“德是摇钱树,信是聚宝盆”。有了德才能童叟无欺,有了信才能货真价实,这样做贸易不想发财都不可能。这就是孔子在《易经?系辞》中说的:“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由此再进一步要明白道与德的关系。德者得也,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前面二千字为德经,后面三千字为道经。德为根基,道为理体,德明方能成其大道,无德永远不会有道。道与德很不一定就能兼得,有道的人一定有德,有德的人不一定有道,只有有德的人才是道德兼备。否则就是“有道无德,必定招魔;有德无道,一座空庙”。外表道貌岸然,实质浮躁虚饰的人,内里一定是空的,因为他根本不会明道。在古人来讲,人的品德修养好,自然名声就好。

“形”与“表”又是一对,这里的“形”指的是人的整体形态,身心两部分都包括在内。心正才能身正,身正了仪表容貌自然端正。人的形体健美、容貌姣好的根本在于心地,整容化妆是没有用的,起码不能长久。所以善良之心能将人变丑为美,歹毒之心会使人面目狰狞。

“形”我们就不用多解释了,本意就是形体的意思。端,形声字兼会意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从立,端声,端兼表意。左部的“立”为人张臂跨立地上的样子,作为形符,表示义与站立有关。右边的“端”,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认甲骨文“端”周围像水,水可养植物者。戴稼祥先生《金文大字典》说:“上从为植物之颠,故知端为端之本字。或训本,或训末,兼有两端之义。”所以,“端”的本意是植物的末梢,也有开始的意思。后来又因为植物直立,又发展为“正”“直”的意思。《说文解字》:“端,直也。从立端(duān)声。” 《说文解字系传》“端”字下就说:“题犹额也,端也,古发端之端直如此而已。”《玉篇·端部》说:“端,今为端。”段玉裁“端”字下注云:“古发端字作此,今则端行而端废,乃多用端为专矣。” 《礼记·曲礼》:“振书端书于君前。注:端,正也。” 《篇海》:“端,萌也,始也,首也。”《礼记·礼运》:“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这里的端就是正的意思。”后来又由本义引申指人的品行端正,引申指以手平正托物,用作动词。

“表”会意字,始见于战国,最初字形由“毛”和“衣”组成,指野兽毛皮制成的外衣。《说文解字》:“表,上衣也。从衣从毛。古者衣裘,以毛为表。”古人穿衣习惯让有毛的一面朝外,于是“表”由用野兽毛皮制成的外衣引申为外部,外面。用于人,则指容貌、风度等。由外部、外面又引申为不是主亲、隔一层的意思,由外部、外面又可以引申为动词,指使显示、使在外面,即表示、显示;由显示的意思又可引申出夸赞的意思。这里的表指的是人的外貌。

“正”会意字。甲骨文中,上面是一个口子, 显示是一个城池,下面是一个“止”字。“止”是“趾”的本字,是人的脚形,又可作为意符,以表动作。,二者合起来就是表示直直地走向城池。走向城池干什么?古代就是去征伐这个城邑。所以,正在古代也和征相通的。“正”字所表示的征伐,一般是指正义之战,是有道伐无道,是一个褒义词。征伐的目的就是有所平定、有所纠正,因而引申出平定、匡正义,《尚书·胤征》:“奉辞伐罪曰征。”孔颖达疏:“奉责让之辞,伐不恭之罪,名之曰征。”《孟子·尽心下》:“征者,上伐下也。”由此“正”字引申表示正义的、中正的;表示不偏斜的正中的意思。

为什么“形端”就能“表正”呢?这就谈到诸子百家里的《管子》。《管子》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谈管理学的第一书。现代管理学上自以为是新发现的东西,其实都可以在《管子》中找到雏形。管子是齐桓公的首相,他通过发展经济,帮助齐桓公富国强兵,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诸国之首。《管子?心术篇》中说:“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治。正形饰德,万物必得”。管子认为,人的身为馆舍德如贵宾,馆舍不打扫干净就不可能留贵宾常驻。为了留住“德”这个贵宾,我们的身体,这个馆舍就一定要端正。形体端正了,内心的德建立起来了,仪容仪表自然而然就端正了。

综合前后文,前面讲了品德修养,这里讲的就是品德修养的结果。这两句的意思就是:德建于内,名彰于外;内心正直,外表端正。在古人来讲,人的品德修养好,自然名声就好,人的内心端正,外貌形体就会端正。

UU阅书推荐阅读:你说你惹她干嘛,她是重生的啊!这一世诱你入局清穿之后成了废太子的童养媳在一堆Alpha体育生里装b废材崛起:丹经改命后我为王你的名字刻在我心上小马宝莉:旅途的终点师兄们都是疯批?没关系,我也是混天鼎前夫,你被金主设计了探险:我的队友是铁三角惊爆!在娃综被迫和首富老公官宣影综大穿越,诸天之旅她的周妄野火影忍者?贴吧火影超!陆总,您这个是相思病!快穿:当渣男拿了洗白剧本后整个宗门都是心眼子唯有我是真傻我在男多女少的星际求生存剑气凝神陈太太别跑太远簪花夜宴从六零年代到修真界藏间路七十年代,两地分居的生活快穿之怎么努力把自己嫁出去魂穿王妃受冷落,龙凤胎暴打亲爹大风水地师嫡女归来兮许小姐她不一般五灵大陆之兽族崛起那些未被讲述的故事血姬领主:我打造了史诗级领地快穿演绎:我的每次出场都很炸裂鬼术传承之保家仙的末代守护穿越美妙兽界风流家仆穿书70:再凶的人被亲亲也会温柔!蝴蝶效应后,开启下一个世界从鬼灭开始签到万物逍遥剑仙也疯狂系统要我救世我反手加入特殊部门月影下世子爷,夫人她太凶残了哇塞!我的哥哥是魔尊!重生之我乃大夏最强打更人小娇妻孕肚藏不住,绝嗣王爷疯宠霍格沃茨:这真的是一个巫师?吏部女尚书夫君假死算计?我送他全家团聚
UU阅书搜藏榜:梦回九天君相逢商姝我,天才科学家,爆改海贼世界!首辅:我那一言不合就杀人的娘子快穿:拯救那个可怜落魄男人混源之体苟系统让我改造五毒俱全的亲戚们契约蜜恋:逸少的天价宠儿雷杰多的海贼家族碧海虫修恶毒女配的悠然生活独路不孤独穿成佐助,每天为哥哥伤透脑筋穿越年代:卷!从小山村开始穿书后,我拐走了反派白月光开局圣人,带着一群精灵遨游诸界尼姑山下天生凤命:家有团宠小锦鲤天选剩女昏不婚大鲁少年江湖行我的夫君是条傲娇大黑龙穿越甄嬛传眉庄只想嗑CP炮灰小庶女被读心后:被全家宠哭武战道之虫族机战王穿成霸总娇妻失败后,在恋综选夫祖魔穿越龙族,我在卡塞尔学院当卧底救命!和学姐谈恋爱真的太可怕了直播算命:你朋友她是恋爱脑脏玫瑰救命!穿书变寡妇,养育反派儿女不当校霸后,校花女主开始死缠烂打二叔的专宠溺爱小娇妻铠甲:向阳疯了,从铠一杀到铠三柯南:自带光环的愉悦犯先生甜撩!病娇反派每天在我怀里撒娇八岁小孩姐,我在改造综艺当大佬穿越成horror快穿之梦里繁花攻略至上穿越古代,特工王妃一顺百顺总裁追妻路漫漫暴躁小樱,莽穿木叶丁敏君仙塔尖尖重生发现仇人竟是穿书女七重神秘空间:我在修仙界逆袭超神学院:穿越,开局十二翼天主荒年不慌,姐带金手指住深山虽然有些屑,但是这个英灵使超强努力败家后老公成了首富
UU阅书最新小说:综影视:从在甄嬛传当皇子开始废材崛起至尊冰皇刚穿越MC,我的系统就跑路了!我的道侣每天在飙戏从末世到六零:大佬她只想搞事明日方舟:两只小猫修仙飞升?给师父养老才是正道诡异:光明酒店快穿!拯救那个恋爱脑魔帝魔王殿下嫁给我吧火影:全给我变妹控吻颜仙界:你们都别蹭我网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法考备战快穿:每个世界都被众人爆宠她算命太准,百亿前夫每天在破防撩完死遁后,被黑化师兄亲哭了ABO:主角Omega跟我跑了横行无忌与你落星河记忆曝光:我被直播审判,全华夏泪崩了我道风雪似你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拥有账号的我,穿越到了赛尔号!愿你安临我在小说界里过爽文人生盗墓:我作死失忆他们却意难平了铁扇公主传龙族:嬴氏离婚后,我和小姨子双宿双飞四合院:罢免是你,我去对家你哭快穿纵横:大千世界风云录陪孩子共读千字文穿越兽世,一不小心崽儿生多了剑弑九重新修竹岁华嫁个猎户好养家离婚你提的,真离你又不愿意了?仙凡分界HP:救世主表妹在魔法界闹革命穿越成霸总爸妈的崽,我太难了我穿越成了特利迦和卡尔蜜拉相爱诡物收容录曲医生的专属良药穿越之孤女谋权四合院:偷香窃玉,我叫王德发惊悚世界,特殊界域的星辰古堡沧澜剑影巫师大君上位后,江总每天都想亲哭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