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苏云便解释说道。
“哦,既然如此,那你是舍不得钱财,请草民出手为陛下祝寿喽,王铁之?”
“那草民不得不怀疑你,你的爱国忠君之心,难道你之前那些大义凛然的言辞都只不过是作秀而已?”
“若真是随便说说,而你又偏偏装作一副忠君爱国的样子,这岂不是也是欺君之罪吗?”
“还是说,王铁之,我大周的律法只能用在本公子的身上,管不到你的头上?”
接连三个问题让王铁之彻底变色,他脸上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慌张,他知道自己此刻已经乱了阵脚,但长期以来的喷子经历练就了他坚强的心态,他强行让自己稳定下来,而后冷笑着看向苏云。
“世人皆赞你为诗仙,本官也认可,但是你有本事,就做出一首诗来,给圣上和这宣德殿中的官员全部听听。”
“若他们也能够认可,并证明你确实值这五百两黄金,那么,本官出了这些钱又何妨?”
而苏云并未立刻答应,只是冷静地说道。
“王铁之,你虽然是朝廷要员,但一年俸禄不过百两。”
“这五百两黄金你是从哪儿来的?难道你还收受贿赂吗?”
“不然的话,这财富的来源你怎么解释?”
王铁之怒骂一声。
“放肆!污蔑当朝大员,你知道这可是重罪!”
苏云却全然不在意,摆了摆手。
“王铁之,请你回答我的问题。”
“若你不能为这五百两黄金找一个合适的理由,那么草民便有理由怀疑你贪污,而但凡贪污之人,都跟南蛮间谍能够扯得上关系。”
“而且之前我的老师,当朝太师周宣,也受南蛮暗谍的困扰,所以但凡跟暗谍沾上关系,便都要彻查到底。”
“草民少不得要向齐统领请示,将你查个底儿掉。”
这下王铁之彻底变了颜色,他万万没想到,三言两语便让苏云彻底占据上风,而且几句话便已经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这事儿说大不大,但是在陛下和在场这么多官员眼中,他若是不能合理地解释一番,那么事情将会变得很微妙。
而后他擦了擦额头上那并不存在的冷汗,硬着头皮说道。
“我是没那么多钱。”
苏云笑意更盛,露出满口白牙。
“没那么多钱,还想请草民为陛下贺寿?再者,草民若是真把诗作出来,你没钱给我,这岂不是欺君?”
而这回,那些文武百官面色各异,就连周明帝都来了些兴趣。
王铁之一直以来的作风他很清楚,万万没想到,竟然在这个年轻小子手中吃了亏。
而就在这时,那王铁之到底是心思敏捷之人,他直接咬牙说道。
“我确实拿不出来那么多钱,但我还有陛下赐的两处别院,大不了把它卖了,五百两黄金绰绰有余。”
“现在就看你能不能值这个价。”
王铁之此刻,已经全然陷入被动之中,但是心中仍有十足的底气,因为众口难调,他再清楚不过。
苏云做的诗绝对不可能让在场所有人都满意,但凡有那么一人不满意,他便可以借此为由头,拒付这五百两黄金。
更何况他是右相一系之人,右相麾下的官员那么多,总会有能够帮助他的官员。
所以这事儿对他来说完全造不成任何苦恼。
然后,苏云点了点头。
“好,既然如此,这笔买卖草民便接下了。”
扔下一句话,他便转过身来,朝陛下拱了拱手。
“既然王铁之有如此拳拳爱国之心,那草民也不便推辞,这五百两黄金草民便收下了。”
这时周明帝也来了兴趣,说到底他也是爱好文坛之人。
之前苏云所做的那些文章乃至诗句,每一句都惊为天人,让他此刻仍旧牢记在脑海之中。
如今这寿宴之上,苏云又能否拿出一首,让在场文武百官包括他在内,都满意的诗句?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抛开众口难调之外,王铁之断然不会让他,顺顺利利地拿走这五百两黄金。
他点了点头。
“准。”
在得到周明帝的允许之后,苏云放下手臂,负手而立,在殿中来回踱步。
他在思考,如何拿出一首,让在场官员,即便不满意,也只能点头认同的诗句。
想了半天,他心念急转,计上心头,而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停下脚步,直接开口。
“草民观如今大周局势,乃至过去千百年的历史,有感而发,今得此诗献给陛下,也是纪念我大周兴盛的开始。”
而后他声音变得格外洪亮,直接念出了一首《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
“……朝天阙。”
苏云的声音沉稳有力,诗句落下之后,整个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明明有数百人聚集在此,但是却营造了一副落针可闻的场面。
不得不说,这首诗带给他们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那胡虏和匈奴他们并不知为何意,料想应是为了诗句工整,而代指北羌和南蛮。
这份豪气干云让无数人眼中生出敬佩。
而那两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靖康耻,但是这两句诗的确跟此时的大周太过应景。
南蛮在外虎视眈眈,之前暗谍作乱京都,北羌此刻也有死灰复燃之势,三十万铁骑即将踏足大周,而大梁就更不用说了,大梁使臣此刻就在殿中。
此前还曾想要以武力威胁的方式强迫大周低头。
这样的恨,他们早就深深埋藏在心里,此刻被苏云一首诗完全点燃。
关刀老脸通红,砰的一声,直接拍碎了面前的木板,蹭的一下站起身来,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
“好!好!好!”
他连说了一大串,舌头都有些发飘,一看便是没少喝,但是吐字也还算是清晰。
“好个踏破贺兰山缺!这份豪气,我大周之人若都有苏公子这份抱负,何愁不兴?何愁不能传承万年!”
而这时,薛安之和左相也完全沉浸在震撼之中,这首诗几乎刷新了他们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