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还有这种安排,还请二位给我细说。”柳从裕恍然,急忙行礼道。
“我可不清楚,这事你问兄长就是。”
“你去陪小娇妻吧!我们这你不用管。”薛收笑着道。
“如此我就失陪了!”
“贤弟快去吧,别让弟妹抱怨我们。”柳从裕打趣薛玖。
薛玖摸摸鼻子,他也不觉得害羞,只是被说中了心事而已。
昨天成亲,新婚之夜居然喝得迷迷糊糊道,可不得好好陪伴,表达一下自己的歉意。
未婚青年享受已婚待遇;已婚人士就想要未婚待遇。幸好薛玖现在年轻,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他心情有些忐忑,不知道洛阳那边生意如何,毕竟诸多小伙伴投了不少钱,总得帮着赚回来。
虽然已经做好了一两年亏钱的打算,但是能赚钱岂不是更好。
两人早就住在一起,成亲只是一个必须的仪式,是对二人婚姻的一种证明。
其实外面有不少对李双双的流言蜚语,不过她不在意,那个二哥二嫂,就当不存在。
也不知道那夫妻怎么想的,真的就一点陪嫁物品都没给。
李道明没有给陪嫁,好在李家亲戚给力,尤其是与薛玖关系好的四家,给李双双添了很多陪嫁。
出嫁姑娘的娘家人,可以给姑娘添嫁妆,这叫添香。
添香应该叫添箱,就是把嫁妆增添进入陪嫁的箱子。因为大户人家增添的太多,所以也叫添香,寓意为新婚夫妻增添香火,希望她们尽快有后人。
薛玖也想尽快有子女,所以要努力,也是这时候他才知道,昨夜居然是大小乔代替,难怪今天没见到两人,想来还在屋里休息。
感觉有些禽兽,薛玖内疚了一秒,不过时代如此,也就不再多想,反正又没吃亏,两个侍女也不丑,就是身材单薄了一些。
交代弄好吃的给两人补一补,薛玖则和李双双去了城外。
随着大量钱财投入,招募了两千工匠,三千杂工修建长安的小镇。
“薛常侍,这人太多了,恐怕会有人弹劾你。”马周提醒道。
经过薛玖的运作,马周出任了万年县主簿,以后将作为官方管理这个小镇。
“马主簿不用担心,我这是出钱请的人,他们只是来干活,任谁也没有话说。”薛玖宽慰道。
长安人口多,即便秋收还没有结束,出来做工的人也很多。
除了修建的工人,还有以后开店接受培训的人,也有纺织作坊的工人。
最先修建的纺织作坊和宿舍已经完工,距离小镇有三里地,安排在河边,就是为了使用水车。
作坊很大,因为河边建筑不容易,有安全隐患,没有办法,只能把一部分作坊靠近河边。
水车还是水车,一共有五架,一架是抽水的,用于处理羊毛用水,另外四架则是带动杠杆,用于搅拌池子,这是一个非常耗力气的工作,有水车带动,就能节省人工。
用水车带动纺车,阎立本已经设计出来,但是这中间有个问题,作坊需要距离水流很近,最好横跨在河面上。
这就限制了水车的使用,所以只能把水车改成人力,用人来摇动。
其实可以使用牲口,但是牲口不容易控制,不可能叫停就停,也无法做到匀速,或者想减速的时候不好控制。
即便只能使用人工,速度也会比以前提高十倍以上,主要是大量采用了金属,还有轴承。
想打造轴承中间的钢珠,想要制作出来很难,普通铁珠容易磨损,钢珠只有高级的铁匠才能打造出来。
钢珠打造困难,但是打造成为精铁小圆棍,困难度就低了不少。
作坊分三个部分,一个地方就是河边羊毛处理,另外就是纺线和织布两个部分;还有三个食堂。
纺线和织布又有十个车间,整体占地十五亩;宿舍就更宽了,集体宿舍就有一百间房屋,一个房间房屋,每个房间能住四人。
单独的宿舍也不少,不过那已经不算宿舍,而是一个个的家,以后纺织女工成家,就会入住在那边。
相当于一个坊市,不过这坊市只有住户,而且是统一的房子,没有大小分别。
修建难度最大的就是就是球场,这个球场长度两百米,宽度也一百五十米,不过采用的是八边形。
最底层墙壁厚度六米,顶部厚一米,高度八米。
对于中原工匠来说,修城墙一般的建筑,根本没有难度,包括顶部的遮阳板,以及中间位置部分包间。
最麻烦就是排水,还有贴瓷砖,这是特意烧制的瓷砖。因为不需要多精美,也不用太在意平整度,只要有釉面,能防水就行。
土墙需要夯实,瓷砖又需要贴在上面,就需要粘合剂,幸好这粘合剂要求不高,又是与泥土粘合,只要用三合土就可以。
即便工序不麻烦,但实际做起来很麻烦,一要粘合,二要尽量保证瓷砖完整。当然,破了也没有关系。
马周是一个消瘦的年轻人,今年才二十五岁,最有特点的就是眼睛和鼻子,他的眼睛很有神,鼻子却有点红。
如果不是确定他是马周,都会认为他是太原王家的人,红鼻子是太原王家特有的遗传特征。
“话虽如此,就怕说的人多啊!影响名声,万一上面有人拿着做把柄,这事可不太说得清楚。”迟疑了一下马周提醒道。
薛玖眉头微微一动,他明白马周的意思,这是担心皇帝听信了谗言,真把薛玖当作别有用心,真弄一个冤案,哪怕将来平反,那也是不值得的。
马周并不清楚薛家和李世民有多熟悉,估摸着连小镇来历都不太清楚,所以才有此担忧。
想明白之后,薛玖笑着讲解道:“不用担心,这个小镇修建,陛下是很清楚的,纺织作坊就有三百多人,是曾经的宫女。”
马周微微一愣,惊讶的说道:“原来如此,这样我就不担心了。”
“没错,这里的工匠,有一些是匠作监的人,主事的大匠是工部主事阎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