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千帆是国公,站在武将的最前列,回头看到呆在最后的荆平安,立即挥手开口道:“北武侯,到老夫这里站着。”
随着声音落下,所有人目光落在荆平安身上。
荆平安努力保持平静,拱手感谢道:“谢蓝国公,小子站在这里就好了。”
“你小子一点都不爽利,费什么话,你北武侯站在最后像什么话,赶紧过来。”蓝国公段千帆笑骂道。
荆平安无奈只好来到蓝国公段千帆背后站着。
“老公爷,你还嫌我的风头出得不够多啊?”荆平安苦笑低声说道。
“你小子怕啥?在草原上大杀四方,无所顾忌,现在到了朝堂上,怎么就这么胆小。”
“以你北武侯的爵位,获立下功劳,和三品大将军的职位,站在老夫后面都有点委屈,要不你站在我前面?”蓝国公段千帆笑骂道。
“那可不敢,老国公,你还是饶了小子我,我还是站在你后面吧。”荆平安连忙求饶道。
“那就好好站着,别扭捏,像你上次喝酒一样那么爽快。”蓝国公段千帆满意的点点头。
赵洛从龙椅侧面走了进来,整个大殿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站直了,打起精神等待着泰康帝的到来。
随着赵洛的一声:“陛下驾到。”
泰康帝从内侧走了出来。
泰康帝落座,看一眼站在武将第二的荆平安,随后目光看向下方众朝臣道:“诸位爱卿,早朝开始吧。”
泰康帝话音刚落,萧青烈从队列中走了出来,开口道:“臣有事启奏。
“兵部尚书,你有何事?”泰康帝问道。
“陛下,如今北戎大军已经撤退,北境大军如何安排?”萧青烈开口问道。
“你们兵部有什么意见?”泰康帝想了一下问道。
“陛下,我们兵部的意见是,暂缓奉国公班师回朝。”
“让他坐镇山河关一段时间,把北境防御重新布置一下,以防下次北戎大军进犯,不会像这次这么被动。”萧青烈说道。
“陛下,微臣反对。”户部侍郎方言陈立即出列反对道。
“方侍郎为何反对?”萧青烈沉声问道。
“自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现在在山河关有近二十万兵马,他们滞留北境,每一天的粮草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我们户部调拨粮草也十分吃力,再加上路途遥远,粮草损耗也十分的严重。”
“所以大军多滞留一天,粮草就消耗无数,与其这样,还不如立即把大军调换回来。”方言陈说道。
泰康帝觉得两人说的都有道理,二十万大军,每天的消耗的粮草的确是一个天文数字。”
再加上运输粮草,路上的消耗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方言陈说得很对,与其粮草白白浪费,还不如让这二十万大军,各自归建。
但是萧青烈是从北境防御上考虑的,说得也是有道理,北境防御必须要加强。
双方都是有道理,泰康帝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蓝国公,你的意见呢?”泰康帝看向蓝国公段千帆。
蓝国公想了一下道:“老臣觉得兵部和户部都没有错,他们的出发点不一样。”
“既然如此不如折中一点,二十万大军滞留,的确给户部带来太大的压力,不如先撤回从各地征调的大军,奉国公率领其他人驻守山河关。”
“这样既可以减少户部压力,也可以保证北境防御力量。”
荆平安觉得蓝国公这个方法就是和稀泥的方法,不过目前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北武侯,你觉得呢?”泰康帝看向低着头的荆平安,开口问道。
”微臣觉得蓝国公的方法不错,老成谋国的方法,既可以粮草压力减轻,北境防御也不会弱。”荆平安说道。
“好,这件事情就按照蓝国公的意思去办吧。”
“是,陛下。”萧青烈和方言陈拱手退下。
“诸位爱卿,还有其他的事情吗?”泰康帝继续问道。
吏部尚书朱博仁出列行礼后,开口道:“陛下,户部尚书缺失,秋收即将到,是户部一年一度最忙的季节,这户部尚书不能再拖下去,否则会影响户部的运转,这人选需要尽快的确定。”
泰康帝目光落在朱博仁身上,然后道:“既然如此,那大家就议一下。”
一时间,朝堂上争论声此起彼伏,每一方势力都想让自己的人当上户部尚书。
六部尚书之一,权势地位是何等高。
荆平安就和蓝国公段千帆在旁边吃瓜边看戏。
到后来决定还是推到泰康帝身上,泰康帝沉思一会,最后缓缓说道:“这次北境战争,大军粮草调运,方言陈表现不错,立了很大的功劳。”
“再加上他本身就是户部侍郎,也熟悉户部的工作,就让他接任户部尚书吧,至于户部侍郎,你们吏部商量一下,报上来就可以了。”
“是,陛下,微臣明白。”吏部尚书朱博仁躬身行礼,退回队列。
方言陈有一些意外地看着泰康帝,接着回过神来,欣喜地出列,跪地谢恩道:“谢陛下,微臣必将肝脑涂地。”
“很好,户部尚书就交给你爱卿了,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泰康帝高兴的说道。
“微臣定然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方言陈再次跪地谢恩。
这件事情结束以后,泰康帝看了眼朝堂大臣,开口道:“诸位,有事禀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事启奏。”
一名站在队列最前方的老者走上前,行礼后开口道:“陛下,钦天监推测,此后一段时间,会一直出现暴雨,黄河两岸恐怕会再次洪水泛滥,需要提早做防范才是。”
提到黄河洪水泛滥,泰康帝脸色立即变得难看起来。
黄河洪水泛滥可不是小事情,决堤引发的洪水会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农田被淹,房屋倒塌,一年的收成都没了。
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处置不好,还会引发瘟疫。
最后说不定会引起动乱。
想到黄河决堤,洪水泛滥带来的惨烈的后果,朝堂的大臣都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