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斗就像暴风雨一样,来势汹汹,让人猝不及防,结束得也异常迅速,仿佛它只是匆匆过客,稍作停留便又扬长而去。
战斗仅仅开始了短短五分钟,局势便已基本明朗,胜负已分。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辅兵的了。他们是打扫战场、抓捕俘虏的主力。
徐达骑着战马站在一处高地上,他的身姿挺拔如松,面色沉稳如山。
徐达不紧不慢地对传令兵下达命令:“穷寇莫追!让将士们归建。清点下伤亡和俘虏数量。”
传令兵得令后,立刻摇动旗帜,传达徐达的命令。
将领们闻风而动,迅速执行命令。
徐达则驱马前行,他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整个战场。
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猩红的鲜血将土地染成了一片触目惊心的红色。
这场胜利,是用士兵的鲜血换来的,实在是来之不易。
半个小时之后,一名将领快马加鞭地赶来。
将领身手矫健地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向徐达禀报:
“徐达将军,此次战斗战兵重伤三百余人,轻伤还没统计,没有死亡的人。俘虏敌军一万一千二百余人。”
徐达微微颔首,表示已知晓。
他心中暗自思量着这些数字,这些都是他麾下的精兵强将,每一个人的牺牲都让他感到痛心。
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乱,隐约间还能听到士兵们的呼喊声:“有敌军突围!”
徐达的眉头瞬间皱起,他毫不犹豫地迅速下令:“分出一支万人小队,务必将突围之敌歼灭。”
那支小队领命而去,脚步声渐远。
徐达又看向那些俘虏,面色严肃地说道:“好生看管俘虏,不要让他们再生事端。”
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战场上,给这片血腥之地披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徐达心里很清楚,这场激烈的战斗远未结束,这些狡猾的山贼们肯定还有隐藏极深的老巢。
徐达果断地对身旁的将领下令道:“把所有受伤的士兵都送到将军那里去,将军自然会知道该如何处理。”
将领迅速地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随即便转身去安排运送伤员的事宜。
徐达则毫不犹豫地跃上自己的战马,然后对着传令兵大声喊道:
“立刻传达我的命令,让所有的将领都立刻到我这里来,有一项至关重要的作战任务等待着他们!”
传令兵将徐达的命令快速的传递了下去。
没过多久,各位将领们便匆匆赶来。徐达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眼前的众人。
徐达的声音铿锵有力,说道:“虽然我们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但这些山贼的老巢仍然存在。”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所以,我决定趁着他们现在遭受重创、元气大伤的时候,马不停蹄地立刻对他们的老巢发动攻击!”
将领们听闻此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知徐达的决策是明智且果断的。
徐达紧接着说道:“目前我们的战兵基本上没有遭受损失,而且士气高昂。”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尽快从那些俘虏口中审问出他们老巢的确切位置!”
“一旦得知了这个关键信息,我们就可以分兵多路,迅速出击,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摧毁他们的老巢!”
将领们都异口同声地说道:“谨遵将军号令!”声音整齐而洪亮,仿佛整个营帐都在微微颤动。
徐达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沉声道:“审问结果出来之后,立刻来向我汇报。”
徐达的语气严肃而坚定,让人不敢有丝毫怠慢。
将领们领命而去,各自忙碌起来。
有的去整理审讯记录,有的去安排后续的行动,还有的则负责看守被俘虏的山贼。
整个营帐里顿时变得忙碌而有序。
徐达则留在原地,静静地坐在马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微微闭着眼睛,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徐达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显然是在思考着如何攻打山贼的老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过了半小时,终于有一名将领匆匆走了进来。
将领的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在他身后,还跟着一群人,显然都是与此事相关的人员。
将领走到徐达面前,恭敬地将纸递给他,然后说道:“徐达将军,这次来了的一共有 18 股山贼。”
徐达接过纸,仔细地看了起来。他的目光在纸上迅速扫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看完之后,徐达稍稍沉思了一下,然后抬起头问道:“山贼老巢里面剩下的人还多吗?”
将领回答道:“根据山贼的交代,他们的老巢里面剩下的,基本都是没什么战斗力的老弱病残。”
听到这个回答,一个将领忍不住插嘴道:“这么说来,他们岂不是不足为惧了?”
徐达面色凝重地说道:“话虽如此,但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啊。毕竟他们的老巢地势复杂,恐怕会设有许多陷阱机关,稍有不慎就可能让我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将军所言甚是。”一名将领深表赞同地点头应道。
“不过,如今咱们战兵的士气正高昂,若是能够趁此机会一鼓作气、长驱直入,直接捣毁他们的老巢,必定能够将这伙山贼一举歼灭,永绝后患。”
徐达稍作沉思后,果断地下达命令:
“好!我现在念到名字的十八个人,立刻去各自挑选一千名精锐的战兵以及三千人的辅兵,马上出发前去攻打他们的老巢。”
“其余的将士则留守在此,看守好这些俘虏,绝不能让他们有丝毫逃脱的机会。”
徐达紧接着补充道:“大家都给我记住,此次行动务必要小心谨慎,千万不可莽撞行事。”
“抵达老巢之后,先派遣辅兵前去试探,务必把那里的情况摸清楚。”
“而战兵则要伺机而动,一旦发现时机成熟,就要毫不犹豫地发起攻击,务必一举将其拿下!”
将领们齐声高呼领命,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要冲破云霄。
徐达说出了18个将领的名字。
紧接着,将领们迅速行动起来,每个人都动作敏捷、训练有素,展现出极高的军事素养和执行力。
没过多久,18支队伍便如同一支支离弦之箭般集结完毕,整齐地排列在空地上。
士兵们身着戎装,手持兵器,精神抖擞,气势如虹。
徐达站在队伍前方,他的目光如同火炬一般,燃烧着坚定和决心。
“此战关乎此地以后的安宁,只许胜不许败!”徐达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队伍中回响。
徐达的话语虽然简短,但却充满了力量和决心,让每一个士兵都感受到了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徐达的一声令下,队伍如同一股洪流般浩浩荡荡地朝着山贼老巢进发。
战士们的步伐沉重,脚步声如同战鼓一般,震撼着大地。
与此同时,徐达并没有丝毫松懈。
徐达深知山贼的狡猾和阴险。
虽然目前己方在人数和装备上占据优势,但绝不能掉以轻心。
于是,徐达果断地安排一部分人继续审讯俘虏,想要从他们口中挖出可能隐藏的信息。
而那些被派出去的队伍,则如同一群脱缰的野马,一路飞奔,直奔山贼老巢。
战士们的速度极快,马蹄声急促而有力,扬起的尘土如同滚滚浓烟,久久不散。
其中一个将领带着战士接近山贼老巢时,心中不禁一紧。
将领敏锐地察觉到这里的防守异常严密,仿佛有高人在背后指点过的一样。
面对如此强敌,将领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而是冷静地观察着周围的地形,思考着应对之策。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将领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将领决定兵分两路,一部分战士从正面佯攻,吸引山贼的注意力,而他自己则带领另一部分战士悄悄地从侧面迂回包抄。
战斗的号角吹响,正面的士兵们呐喊着冲锋,他们的气势如虹,仿佛要将这座老巢一举攻破。
山贼们见状,果然中计,山贼们纷纷调集兵力,全力应对正面的攻势,一时间杀声震天。
就在山贼们被正面的攻击吸引住的时候,将领带领着另一队人马如鬼魅般从侧面杀出。
将士们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瞬间冲入了山贼的防线。
山贼们完全没有料到这一招,顿时阵脚大乱,被打得措手不及。
将领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长刀,每一刀都威力惊人。
长刀所到之处,山贼们纷纷倒下。
将领的勇猛让士兵们士气大振,大家齐心协力,奋勇杀敌。
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山贼们终于抵挡不住,开始四散逃窜。
将领趁机下令捣毁山贼的老巢,将他们的物资和财宝洗劫一空。
此时,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将领看着那些狼狈逃窜的残余山贼。
将领心中虽然有些不甘,但考虑到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他将领还是果断地下令不再追击。
带着缴获的大量物资和抓到的俘虏,将领率领着军队踏上了归程。
徐达端坐在中军大帐之中,他的案几上堆满了各种文书和地图。
中军大帐里面灯火通明,传令兵们进进出出,忙碌地将最新的情报传递给徐达。
徐达聚精会神地翻阅着这些情报,时而皱眉沉思,时而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就在徐达专注于情报之时,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整齐而有力的脚步声。
这阵脚步声由远及近,逐渐清晰起来。
徐达心中一动,知道那支外出执行任务的队伍回来了。
徐达放下手中的情报,站起身来,走到营帐门口,静静地等待着。
不一会儿,营帐的门帘被掀开,一名身材魁梧的将领大步走了进来。
将领的步伐稳健,气势如虹,一进入营帐,便单膝跪地,高声禀报:“徐达将军,末将不负所望,此次行动大获全胜!”
徐达面露喜色,连忙上前扶起将领,笑道:“快快请起!快给我讲讲具体情况。”
将领站起身来,向徐达详细汇报了此次行动的经过。
说完之后叫你还补充着说道:“将军,末将带领战士成功地捣毁了山贼的老巢,不仅缴获了大量的物资,还俘虏了不少山贼。”
徐达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夸赞道:“干得好!你智勇双全,这一仗打得真是漂亮!”
将领谦逊地笑了笑,说道:“全赖将军指挥有方,士兵们奋勇杀敌,才取得如此战果。”
徐达拍了拍将领的肩膀,鼓励道:“不必谦虚,你的功劳大家都看在眼里。”
“接下来,你要安排好俘虏和物资的处理,让兄弟们好好休整一下,养精蓄锐,以备后续的战斗。”
将领领命而去,徐达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对这支军队充满了信心。
随着一支支队伍的归来,原本安静的临时驻地瞬间变得喧闹起来。士兵们的呼喊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整个驻地都被这股热闹的氛围所笼罩。
徐达一夜未眠,他的双眼布满血丝,但他的精神却异常亢奋。
徐达正全神贯注地看着手中的那本册子,册子里面有自己连夜统计的各种数据。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临时驻地上,徐达带领着军队,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地踏上归途。
战士们的行囊里装满了从山贼那里缴获的战利品,这些战利品不仅是对他们英勇战斗的见证,更是对他们付出的回报。
徐达在人群中穿梭,终于找到了李力。
在李力的引领下,徐达来到了慕容复面前。
徐达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地对慕容复说道:
“将军,徐达不辱使命,已将那些山贼及其老巢一举剿灭!所获得的缴获和俘虏,都在末将手里面的这个册子里面。”
慕容复见状,连忙上前一步,将徐达扶起。
尽管慕容复已经得知了此次行动的大致情况,但他还是关切地问道:“不必多礼!此次行动,我军伤亡如何?”
徐达挺直身子,回答道:“轻伤者众多,不便统计,重伤者约有五百人,没有死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