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敢这么有肯定的原因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之前她为了调查林凡的背景,曾让天香阁调查过大景近百年的事迹,在这近百年时间里,从未出现过妖兽攻打人族城池的情况发生。
十万大山就像妖兽的国度一般,与大景井水不犯河水。
既然出现变故,那一定是有原因的。
妖王敢出动,说明背后一定有人撑腰。
妖皇和妖尊不可能不知道大景的恐怖之处,知道还敢来犯,只有一个原因——有底气。
而这个底气,一定是比他们更为强大存在给予的。
那么答案其实就很清楚了。
那天出世的那个十境大能是十万大山的,而非人族这一边。
“打秋风?”
几人面露疑惑之色。
妖族费那么大的劲就为了过来打秋风?这说不通吧?
况且十万大山应该比人族城池更富有才对。
林妙芸十分肯定自己的想法:“上次天降异象的时候,我看见一共有十道身影,这十道身影一定有人族这边,应该说有我们大景的人。”
“妖族只要不傻,就不敢乱来,既然他们不敢乱来,又围城,说明只是想要好处。”
林凡听懂了这里面的意思:“芸儿你的意思是说,那天出世的那位十境大能是十万大山的,他们想趁人族的十境大能还能出世,尽可能多的索取好处?”
他帮她总结归纳了一下。
林妙芸忙不迭点头:“对对对,我要说的就是这个。”
她发现有时候她的思维太跳脱,反而说出来不是那么清晰。
众人听了这番言语之后,陷入沉思,开始思考这个的可能性有多大。
不到一刻钟时间,原本沉思的众人,脸色变得五花八门,十分精彩。
有人面露凝重之色,有人一脸惊慌,有人……
“十境啊!这可如何是好?我建议先退守长安,等待朝廷下达命令,诸位觉得呢?”有人率先提出建议。
一想到自己要和十境大能为敌,众人不禁冷汗连连,十分惶恐。
要是七境,八境,那还好说。
十境?这怎么打!
刚才那也只是推测罢了,万一大景这边没有诞生十境大能呢?那么他们得顽强抵抗只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
一念之此,许多人心生退意。
“司长,我建议我们先战术性撤退,将楼兰的百姓送到更安全的地方去,我事先声明,绝对不是怕,是为了百姓们考虑。”
低情商,我们跑路吧。
高情商,战术性撤退。
林妙芸眼前为之一亮。
她面露欣赏之色,看向说话那人。
会说话你就多说一点。
从这里往后退的话,长安就是距离最近的。
并且长安距离燕京也很近,朝廷只要不想被灭国,就不会轻易舍弃长安,因为长安之后就是燕京了。
这么一看,长安是众人能撤退,并且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她眼珠子滴溜溜地转。
这么多人,要是都加入长安镇武司的话,那得给她贡献多少好感值啊?
就算不加入她的长安镇武司也没事啊,只要是镇武司的,就能给她贡献好感值。
楼兰好歹是一个郡城,里面的武卫不说多,一千个总该有的吧?
一千个一人十点的话,一天就能多一万好感值。
嘶!
好多好多好感值,她要!
心情激荡之下,以至于她脱口而出:“哥哥,要不我们退去长安?怎么样?”
楼兰这边的众人一副惊讶的样子。
哥哥?
没想到长安的郡主居然是自家司长的妹妹?难怪这里遇到危险是第一个赶来相助的人呢。
有人立马附和。
“我同意,兵法有云,上为交,下为伐。打打杀杀的只会造成生灵涂炭,不如我们先撤走,等到妖兽主动退去或者我们到时候派个人过来和妖族交涉,既不会损失什么也不会死人,何乐而不为呢?”
“对!也许妖族没想过攻打楼兰,只是想要里面的某个东西,我们大可以将楼兰让给他们,等他们主动退去我们再回来。”
“金银与重建之事朝廷会来相助的,我等当年被加入镇武司时,司长只是说让我们守护一方平安,并没有说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司长,我们都听你的,下决定吧。”
林凡心中暗骂。
一群老狐狸!
说得那么冠冕堂皇,实际上还不是怕死?
将主动权交给自己,无非是想让自己担下不战而逃的责任。
他心中冷笑两声,表面显得正气禀然:“诸位,我等食君禄,自然要做忠君事。”
“不战而退不是我们镇武司最初建立的初衷,我等应当手提三尺之剑,镇压一切动乱的根源,还百姓平安。”
“退去?不可取。大家是否想过有的百姓腿脚不便,走不动?楼兰百万人,我们能去哪?又能带走多少人?”
“只有死守,等待朝廷的援军到来,才是明确之举。”
众人听了,脸色不一。
有人不以为意:“可是那外面有好几位妖王,我们根本打不过啊。”
说着,他不禁小声吐槽一句:“朝廷也真是的,就不知道往这里派遣一位指挥使大人坐镇吗?再不济来一位七境也行啊。”
边关之地如此儿戏,简直是不把他们的命放在心上。
林凡正了正脸色:“那就邀请城中的一切义士,一同抵御妖族。”
此话一出,大家变得一副古怪之色。
林凡目光不经意的一扫,发现所有人都用着非常奇怪的表情看着自己,顿时他就知道自己好像装过头了。
“咳。”他干咳一声,以掩饰自己的尴尬。
接着杀伐果断说道:“征召楼兰所有势力之人,一同抵抗妖族,要是有人反抗,直接以叛国罪处理。”
一位中年男子站出来说道:“可是司长……那几个势力的人好像已经在收拾细软了,这会儿说不定都已经跑出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