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你都知道了?”
一听这话,赵王伸手摸着后脑勺傻笑。
那模样,像极了恋爱中的中年男孩,羞涩中带着一丝不好意思。
过了一会儿,赵王拍着秦阳肩膀。
“这一切,还要多感谢大侄你呀,要不是你把霓裳留给三叔,三叔也不会和霓裳进展的这么快。”
“其实,你三叔我很想立她为王妃,可惜霓裳的出身实在不高,所以,就先替她赎了身,带在身边。”
闻言,秦阳点点头。
心里则是咂舌惊叹不已。
让他没想到的是,霓裳这出美人计进展的这么快和顺利。
这么快就俘获了赵王的心。
还让赵王给她赎身?
顺利的让秦阳感觉这是一个陷阱……其实赵王发现了霓裳是锦衣卫暗探,但没有直接戳穿她,而是选择将计就计。
但以上这种情况,秦阳觉得概率很小。
因为这一次,是真正的美人计。
虚假的美人计:找一个身材火辣,打扮妖娆的美女诱惑赵王。
真正美人计:赵王在青楼遇上了一个七分像赵王妃的女孩,和汉王时常过来打赏,看她表演节目。
某日,这个姑娘穿着赵王妃生前最喜欢的颜色衣裳,站在赵王面前歪着脑袋说:嘻嘻,公子时常过来打赏,为何都不敢和奴家说句话?
总之,赵王现在深陷一个真正美人计中,无法自拔。
让他自己很快发现他中计,上当,短时间内根本没可能。
别人如果说他中计了,赵王兴许还要跟这个人急。
“唉,我帮三叔抱得美人归,让三叔春风正得意,可我呢,那个母老虎天天跟我吵架,找茬!”
“我好歹也是堂堂秦王,当今陛下胞弟。”
秦阳越说越气愤,从椅子上站起来,伸出手指着外面吼道:“可她呢,一点面子都不给我这个秦王,三叔你不知道,她昨天当着下人的面,直接上手打我,看给我的脖子挠的。”
“再这样下去,豫州,小侄我是一天都待不下去了,还不够丢人的。”
看见秦阳脖子上的几道抓痕,赵王立刻长吁短叹。
表面上对秦阳的遭遇表示愤慨和安慰,暗地里则差点笑出声音。
他只觉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汉王让他想办法逼秦阳主动离开豫州。
他原本的办法是各种找茬,带秦阳上青楼,让秦阳在青楼里丢人现眼。
谁知,秦阳凭借一首短诗在青楼里出尽风头。
这几日,因为霓裳,他干脆没管秦阳。
原以为秦阳没了自己找茬,在豫州混的风生水起,和在京城没差。
可谁知,秦阳后宅起火,二人夫妻感情不和。
秦阳竟然生出在豫州待不下去的想法。
好好好。
这是一个绝妙突破口。
想要逼秦阳主动离开豫州,就得在这上面使劲。
“没多大点事,别想太多了,夫妻之间,哪有不吵架不干架的。”
“更别说,你们小两口刚成婚,矛盾就更多了。”
“唉—”
长叹一声,秦阳又坐下,“就这样吧,不过她再敢给我甩脸色,别怪我不客气,我要让她知道,咱们老秦家家法的厉害。”
“家法?”
赵王一时间愣了,问道:“咱们老秦家,啥时候有家法了?”
“三叔,你别管。”
秦阳摆摆手,说道:“看我下一次,削不削她就完事了。”
削她?
武灵儿?
你行吗?
人家削你还差不多。
看着秦阳一副大男子主义,赵王默默点头,心里立刻盘算起来……
…
晚上。
赵王来到汉王府书房,汉王妃在等他。
“嫂子妙计。”
汉王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高兴地说道,“今天早上,我去见了那个兔崽子,那个兔崽子差点被武灵儿抓破了相。”
“二人夫妻感情不合,那个兔崽子,已经萌生在豫州待不下去,回京城的想法。”
“而这一切,都是嫂子的手笔!”
“高,实在是高!”
面对夸奖,坐在赵王对面的汉王妃只是笑笑,笑不露齿。
她动手勾了一下头发,说道:“雕虫小技,不足挂齿,妾身是个女人,也只能在后宅想想办法,不如王爷和赵王爷在外面叱咤风云。”
“嫂子过谦了。”
赵王摆摆手,说道:“既然这个办法有效,我的意思是趁热打铁。”
“嗯。”
汉王妃点点头,同意道:“妾身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在王府,地方终归小,施展不开手脚。”
“秦阳丢脸,也只是在妾身,和一众王府下人们面前丢,影响太小。”
“嫂嫂的意思是?”
赵王看向汉王妃,问道。
想了想,汉王妃说道:“要想秦阳在豫州待不下去,咱们就得想个办法,让秦阳丢一个大的。”
“秦阳到底年少,还是一个少年,像他这个年纪的少年,不怕在咱们长辈面前丢脸,却最怕在同龄人面前丢脸,咱们不如借机举办一场盛会,广邀豫州城的青年才俊,世家子弟。”
“如今,春光明媚,城外风景正好,正是踏春的好时节,咱们想办法,让武灵儿当着这些青年才俊,世家子弟的面,或打或骂秦阳。”
“届时,咱们看秦阳的面子往哪搁。”
“他丢了一个大的,自然灰溜溜滚回京城!”
闻言,赵王直拍大腿,高兴道:“好好好,真是一个好办法。”
“不过,现在两人,互相看不惯对方,还不一定会一起去成为城外踏青。”
“踏青也不行,咱们都不知道那小子肚子里到底装了几首杨凌的诗,万一到时让他发挥,别面子没丢,还让他出尽风头。”
汉王妃点点头,赵王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想了想,她又说道:“踏青不成,那就改狩猎,狩猎正好是武灵儿的长处,秦阳的短处,更容易让两人起矛盾。”
“至于两人不一起去,这个也好办,武灵儿那里我去劝,秦阳那边你去,务必让两人一同去。”
“好!”
赵王一口答应下来,觉得可行。
说完这件事,汉王妃忽然想到什么,试探性地说道:“听闻赵王爷这些日在外面替一个青楼女子赎了身,见过的人都说,那女子像极了已病故的赵王妃?”
赵王眼睛一眯,“嫂子此言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