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在市一中的学习生活过得有多悠哉,其他人过得就有多憋屈。
他们起早贪黑,对方早八晚五,中午还在家里休息一个小时,甚至不上晚自习。
这样黑暗的日子从初二到高二他们一直在过着,真想让人把这尊大神带走。哎呀呀,真是让人气到自闭。
但他们祈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直到肖羽粱上了高三。宁愿又突然宣布会和高三的学生一起高考。
高三的学长学姐们自然听说过宁愿这个让人色变的小学妹,那时候只觉得对方厉害,但是没有在身边做对比,他们还是难以体会对方的厉害。
没有想到,在个人自班主任宣布,高二的宁愿也会参加高三的各科考试的时候,他们也齐齐变色。
不要啊,折磨完自己的同学,又要来折磨他们了吗?
王超现在虽然不和肖羽粱同桌了,但是还在一个班级。
听到班主任宣布的事情,他这个心大的自然不介意,甚至还想来看肖羽粱的笑话。
自从宁愿来到市一中,原本的年级第一再也没有拿到过第一的位置。甚至第二的位置有时候还会被别的同学得到过。
现在,他们高三的肖羽粱也要尝学弟学妹们的苦涩了呀。
“小鱼粮啊,你觉得呢,会不会有压力。”王超不经意从宁愿那里知道了肖羽粱的昵称,从此就再也没有喊过他的名字。
即使肖羽粱瞪他,王超怂,但下次依然叫。
其他人可没有王超的厚脸皮,所以依旧正常叫着肖羽粱的名字。
“阿愿很厉害。考的比我好,那也是她的本事,我介意什么,要是他超过我,那我就努力守好第二的位置。”
王超佩服他的淡定,看来他和小青梅关系是真好啊。
······
宁愿上了高一的时候,清水县政府接到一笔投资项目,有外国人要过来投资建疗养山庄、顺便开发旅游业。
对方的老板说是喜欢中国文化,更喜欢有温泉的地方。让人多处考察,最终定在了清水县,这个说四线城市都是夸张,其实只能算是五线小县城。
浓情要投资的老外意图,得知对方没有不怀好意,县政府这边不敢做主,只能层层上报,但是又怕程序繁琐惹了老板不快。
县政府的一把手只能全程自己跑,争取拿下这个能下金蛋的母鸡。
有了收益和其他的驱动,原本繁琐的事情加班加点,务必让投资人感到满意。
最终,在清水县建设疗养中心,开设旅游景区的工程在宁愿上大二的时候开始动工。
罗西为了让人安心,也有其他目的,直接提出自己加入中国国籍,这样双方合作更加安心。
最后,罗西这个大老板,出钱、出创意加管理,县政府和本省最高级政府出人、出地、出人力,罗西这边占六分成收益,而政府这边占四成收益。
这其中的内幕鲜为人知,但是领导们拍着胸口说他们可是没有出卖国家利益,反正,上百亿的资金都是对方出,他们又不亏什么。
这个项目的启动可是惊动了很多人,很多人觉得罗西这个外国人是疯了,出钱就是为了去一个鸟不拉屎的破地方搞旅游和疗养山庄。
就是很多国人都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是人家的钱一步步给到位,没有故意拖欠,也没有脑子不清楚。相反对方一分一厘都算的很清楚,不像是突然发疯或者有图什么。
在这过程中,清水县的人就算再迟钝也值得他们的好日子来了。到时候旅游搞起来,他们的富贵日子来了。
而罗西借着工程启动在清水县四处走动,然后就到了宁愿他们村子。
从点头打招呼,到最后罗西到宁愿家里来吃饭,那架势颇有一种是他们一家人的感觉。
在宁愿高考之后,罗西顺势提出宁愿做自己的干女儿,这件事情是秘密进行的,当然政府这边的人也知道,毕竟他们还去吃了顿认亲饭。
宁家从此在天水市甚至整个省都出名了,当然,是在政治圈出名。
很多人看到了这中间宁可以获得的好处,罗西一个大龄单身汉,只会挣钱不会花,宁家以后会不会······
外人怎么想,宁家一家子不知道,他们现在只关心孩子马上要高考的事情。
而彤彤却和宁愿讨论她让罗西来投资的事情。
宁愿为它解惑:【嗨呀,这没有什么深沉理由,不就是上辈子过的风起云涌,这辈子换个活法呗,那些钱是他们欠我们的,我们不断地洗白白,虽然最后到手的钱少得可怜,但就当回馈了这个国家。】
【这辈子就当做好事了,反正,被骂傻子的也不是我,而是罗西,而我是那个走了狗屎运的人,哈哈哈】
罗西对此也不在意,再说有了当小主人的干爹这一事情,他觉得自己还是赚了。那常年不波动的数据也感到了开心。
反正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皆大欢喜嘛···
2013年的高考,宁愿和肖羽粱出现同一所学校的不同班级。两家父母都过来送孩子高考,一起陪他们度过这个重要时刻。
两个孩子,一个18岁,一个13岁,年纪都很小。
高考后,宁愿成了甘肃的理科状元,而肖羽粱是全省第二天,一个状元,一个是榜眼,市一中是笑开了花。
肖羽粱在高考期间还去面试了中央戏剧学院面试,还成功了,只能高考成绩出来,不出错,他去这个艺术学校是板上钉钉了。
而宁愿选择了北大医学专业。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宁愿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彤彤能猜到一点原因:【阿愿,上个世界你很难忘记吧】
不管是宁家,还是那个以医学立命的初衷,又或者宁莉(lily)因病去世,都在阿愿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宁愿:【是啊,很难忘记,爱情可以淡化,但是亲情、有情还有风起云涌的生活却不是难以忘记的。】
选择医学,也不是想做医生,她只是想做点什么,打发这未成年的生活。于是本博连读的八年学制-基础医学专业成了宁愿的选择,还是医药研究方向。
宁毅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学医的人,但是可以感慨一下女儿的选择:
“闺女啊,幸好你年级不大,不然你八年毕业后还不成牢固年了,这下好了,毕业了也二十一岁,正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