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为这段荒诞又残酷的故事感慨:虿盆恶毒得简直突破天际,无辜宫女惨遭割肉抽血,命运凄惨。那曾经鲜活的生命消逝,连埋葬之处都难寻,芳魂还带着世间的污秽与腥膻。故乡的美梦只能对着明月空想,此地的冤屈却如千斤重担,从未消散。冲天的怨气连上天都感到凄惨,可周家的大业却在这乱世中悄然稳固,似乎预示着新的希望。
且说姜子牙气沉丹田,双目圆睁,浑身气势陡然爆发开来。只见他猛地大喝一声,双手结印,体内法力如汹涌澎湃的洪流般急速运转。下一刻,一股炽热无比的火焰便从他的双眼、鼻中以及口中喷涌而出。
这三昧真火绝非寻常之火,它乃是姜子牙多年修炼所凝聚的精气神之精华所在。其火焰呈现出赤红色,犹如燃烧的太阳一般耀眼夺目。此外,这真火之中还蕴含着神秘莫测的离精之力,与普通的凡火相互融合之后,更是爆发出令人心悸的恐怖威力。
那妖精置身于熊熊烈火之中,瞬间被火海吞没。炙热的高温灼烧着她的身躯,令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剧痛。然而,这妖精也并非等闲之辈,尽管遭受如此折磨,但她依然凭借顽强的意志挣扎着站了起来。
只见她面容扭曲,满脸狰狞之色,扯开嗓子对着姜子牙大声怒吼道:“姜子牙,我与你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你为何要对我痛下杀手,使出这等厉害的三昧真火来对付我?我究竟是何处招惹到了你?”
这声音一出,纣王吓得一哆嗦,后背瞬间被冷汗湿透,眼睛瞪得像铜铃,嘴巴张得老大,完全呆住了,估计心里在想:“这是什么情况?我是不是在做梦?”
姜子牙气定神闲地站在原地,面对纣王大声呼喊着:“陛下啊,请您速速进入这楼阁之中躲避,惊雷即将来临!”就在他话音刚刚落下之际,只见其双手突然间如同疾风一般猛然放开。刹那间,原本平静的天空仿佛被撕裂开来,一道道耀眼的闪电如银蛇般在空中肆意舞动,伴随着阵阵惊天动地的霹雳之声,响彻云霄,直震得在场众人的耳朵都嗡嗡作响起来。
紧接着,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了。那熊熊燃烧的烈火,竟在一瞬间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掐住了咽喉一般,迅速熄灭下去。与此同时,滚滚浓烟也如潮水般退去,眨眼之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在这片曾经被火焰与烟雾笼罩的土地之上,此刻竟然缓缓浮现出了一面晶莹剔透、温润如玉的琵琶。
纣王如梦初醒般猛地回过神来,他瞪大双眼,满脸惊愕地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待稍稍平复了一下心绪之后,便迫不及待地转头看向身旁的妲己,急切而又兴奋地说道:“爱妃啊,你快看呐!这妖孽果然如我们所料,终究还是现露出原形啦!”说罢,他还用手指着前方那已经完全显现出本来面目的妖怪,仿佛生怕妲己会错过如此精彩的一幕似的。
妲己表面上强装镇定,心里却像被刀绞一样难受,仿佛有油煎着,暗自叫苦:“我的好妹妹,你来看我,看完早点回去不好吗?非要去算什么命!这下好了,遇到姜子牙这个克星,把你的原形都给烧出来了,我这心里怎么能安宁。姜尚,此仇不报非君子,我要不杀了你,我就不叫妲己!”
但妲己还是很能沉得住气,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对纣王说道:“陛下,您让左右把这玉石琵琶拿上楼来,等我装上丝弦,以后早晚给陛下弹奏,让陛下开心。我看这姜尚,既有才能又有道术,是个人才啊,为啥不封他个官,让他在朝中为陛下保驾呢?”
纣王一听,觉得挺有道理,连忙点头说:“爱妃说得太对了!”于是,天子传旨:“先把玉石琵琶拿上楼来。姜尚听旨,朕封你为下大夫,特别授予司天监的职位,以后就在朝中随时侍奉朕。”
姜子牙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赶紧谢恩。出了午门,他戴着新官帽,哼着小曲儿,回到了宋异人的庄上。宋异人一看,好家伙,姜子牙当官了,那必须得摆宴庆祝啊!亲友们也都纷纷赶来,恭贺姜子牙。这几天,大家喝酒聊天,热闹非凡。之后,姜子牙就去都城随朝任职,这事儿咱们先按下不表。
再说那妲己,把玉石琵琶放在摘星楼上,想着让它吸收天地灵气,接受日月精华,盼着有一天能恢复原样。嘿,你还别说,五年之后,这琵琶精真就恢复本原了,不过也正是她,后来搅得成汤天下不得安宁,断送了商朝的江山。
有一天,纣王和妲己在摘星楼喝酒吃饭,喝到兴头上,妲己站起身来,翩翩起舞,给纣王助兴。三宫的嫔妃,六院的宫人,都大声叫好,那场面,就像在开一场疯狂的演唱会。
可就在这时,妲己发现有七十多个宫人,不仅不喝彩,眼眶里还挂着泪痕。妲己瞬间脸色一沉,停下歌舞,心里不爽地想:“这是几个意思?敢不给我面子?”她马上查问这七十多个宫人是哪个宫的。
奉御官一查,回禀道:“这是中宫姜娘娘的侍御宫人。”
妲己一听,火冒三丈,心想:“你们主母谋逆被赐死,你们还敢心怀不满,留着你们以后肯定是个祸患。”于是,她马上向纣王奏报。
纣王一听,也火了,大声吼道:“把她们都给我拿下楼,用金瓜打死!”
妲己眼珠子一转,又有了坏主意,赶紧说:“陛下,先别急着打死她们。把她们先送到冷宫,臣妾有一计,既能除掉这些叛逆,还能给宫中来个大整顿。”
纣王一听,来了兴趣,问道:“爱妃有什么妙计,快说来听听。”
妲己得意地说:“陛下,咱们在摘星楼下,开辟一个二十四丈宽,深五丈的大坑。然后您传旨,让都城的百姓,每户都交四条蛇,都放到这个坑里。再把这些犯错的宫人,剥光衣服,扔到坑里喂蛇。这刑罚就叫‘虿盆’,怎么样,陛下,是不是很妙?”
纣王一听,拍手叫好:“爱妃的这个奇法,简直绝了,肯定能把宫中的这些隐患都除掉!”
天子的旨意一下,很快就张贴到各个城门。这国法森严,可苦了老百姓。大家被勒令限期,要到龙德殿交蛇。一时间,百姓们每天进进出出皇宫,皇宫里乱成了一锅粥,法纪全没了,朝廷也没了秩序,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一段时间。
老百姓们为了交蛇,可费了大劲。都城哪有那么多蛇啊,大家只能跑到外县去买蛇来交。
这天,文书房的胶鬲,官居上大夫,正在文书房里看天下的奏章。他突然看到一群老百姓,有的三两成群,有的四五结伴,手提筐篮,往九间大殿走去。
胶鬲心里纳闷,问执殿官:“这些百姓,手提筐篮,里面装的啥呀?”
执殿官回答:“回大夫,这是万民在交蛇。”
胶鬲大惊失色,心想:“天子要蛇干啥?这是什么奇怪的癖好?”连忙问道:“天子要蛇有什么用?”
执殿官耸耸肩,无奈地说:“下官也不知道啊。”
胶鬲坐不住了,走出文书房,来到大殿。老百姓们看到大夫,纷纷叩头行礼。
胶鬲问:“你们筐篮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百姓们唉声叹气地说:“大夫,天子张贴榜文,每个门都有,每户要交四条蛇。都城哪有这么多蛇啊,我们都是到百里之外买来交的。可我们实在不知道圣上要蛇有什么用啊。”
胶鬲说:“你们先去交蛇吧。”百姓们走后,胶鬲回到文书房,也没心思看奏章了。
这时,武成王黄飞虎、比干、微子、箕子、杨任、杨修都来了。大家相见行礼完毕,胶鬲就迫不及待地说:“各位大人,你们知道天子让百姓每户交蛇四条,是要做什么用吗?我实在想不明白。”
黄飞虎皱着眉头说:“末将昨天操练回来,就听见百姓们议论纷纷,说天子张贴榜文要交蛇,大家都有怨言。所以今天我特意来问问各位大人,你们肯定知道些内情吧?”
比干和箕子一脸茫然,纷纷摇头说:“我们一个字都不知道啊。”
黄飞虎说:“各位既然都不知道,那叫执殿官过来。”执殿官来了后,黄飞虎严肃地说:“你给我用心打听,天子要这些蛇到底要做什么事。要是打听到确切消息,赶紧来报我,重重有赏。”
执殿官领命去了,众官随后也各自散去。这事儿后续如何,咱们下回接着说。
不知道这次的润色是否符合你的期待?如果你还有其他想法,比如增加某个角色的戏份,或者调整语言风格,都可以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