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兵败如山倒……”罗玉华叹息道,“在金銮宝殿上称帝二年零四个月的大齐皇帝黄巢,最终还是被迫撤出了长安。”
“这一点,他到底还是比李自成强一些的,好歹当了两年的皇帝……”徐爱吐槽道。
“而撤出长安的黄巢又一次沦为流寇,继续受到唐大军追剿,黄巢只能且战且退。”罗玉华继续道。
“就在大齐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黄巢手下大将朱温、还有原起义军二号人物大齐的宰相尚让,相继投降叛变。”
“他们反过来对黄巢进行穷追猛打,内忧外患之下,黄巢在劫难逃。”
“公元884年6月,黄巢兵败泰山狼虎谷大概就是现如今的山东莱芜那里。”
“大齐朝最终败亡,而大齐皇帝黄巢个人的生死结局,史书张则记载不一,至今尚无定论……”她摇摇头叹道,《新唐书?黄巢传》说【巢计蹙,谓林言曰:若取吾首献天子,可得富贵,毋为他人利。言,巢甥也,不忍;巢乃自刎。】”
“说他是自尽了……”
“而《旧唐书?黄巢传》则说,【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说黄巢是为叛徒尚让所杀,根据啊敦煌经卷显微照片《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其草贼黄巢被尚让煞却,于西川进头。】”
“最后一种说法则是,说黄巢是脱身遁入佛门。主要散见于民间传说和两宋的笔记野史,传说黄巢为僧时,曾在寺庙墙壁留诗一首……”罗玉华继续道。
“《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栏看落辉。》”
“但不管怎么说,黄巢起义急风骤雨般夺取政权,又迅速走向灭亡。砸烂了一个旧世界,却没能创造一个新世界,他终究是失败的。”罗玉华评价道,“而其中的原因却是多方面。”
“流动作战,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没有建立稳定的地方基层政权,缺乏执政基础。”
“黄巢夺取政权太过迅速,但他本人和义军却缺乏必要的执政准备和执政资源,骄傲自满盲目轻敌、只知道奢靡享乐。”
“在夺取政权后,面对强敌固守一隅,失去了机动灵活性,高层内部分化叛变,最终导致了新生的大齐政权快速走向灭亡。”她继续道。
“但不管怎么样,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猛烈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加速了唐王朝灭亡,但它也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巨大破坏,给经济文化带来了浩劫。”
“可他们在战争中首次明确提出【均平】的口号,却对以后的农民起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其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也是不可否认的。”
“而他把那些有权有势的门阀士族都打垮了,这才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创造了条件。”罗玉华笑道,“对于一个王朝而言,这一定是一场浩劫,是灾难……”
“但对于社会的发展,华夏的未来而言,黄巢的确是历史的推动者,也算是时势造英雄……”
“自他以后,那些门阀世家便落寞低调了下去,而普通人也终于有了可以出头的机会了……”
“而唐朝结束后,便进入了五代十国的灰暗时刻。而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便是宋朝。”罗玉华继续道,“宋朝又分北宋和南宋。”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他死后,宋太宗赵光义接替了兄长的皇位。”
“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大宋开国之君,自不用多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口号可不是白喊那么久的……”罗玉华继续道,“而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
“说实话也并没有那么差的……”她笑着摇摇头道。
“只不过历史上的太宗们都太强悍了,汉太宗,唐太宗,金太宗,明太宗,清太宗……”
“不论哪一个拿出来,那都是一顶一强悍的存在……”她继续道 “这一对比之下,赵光义就不够看了……”
“甚至很多人都开玩笑的说他是车神……”
“但大家其实忽略了,大宋的政权,其实真的是赵匡胤,赵光义哥俩接力完成巩固的……”
“而进入宋真宗、宋仁宗时期,你别管他们是不是纳税求和的,大宋当时,确实算是步入了相对平稳富裕的阶段。”
“而宋朝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偏激的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
“这使得宋朝军事积弱,公元1127年徽、钦二帝惨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她继续道,“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爆发后,北宋灭亡。”
“而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仓促登基,继承皇位,后南迁定都在临安府,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
“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公元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公元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着跳海而亡,宋朝彻底灭亡。”
“有学者认为宋朝灭亡是【崖山之后无华夏】。”罗玉华叹道,“而宋朝也确实是华夏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与科学创新最繁荣的时代,宋朝时的华夏Gdp占,世界比重60%,为各朝代第一。”
“期间出现的宋明理学,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
“人口在大观四年达到1亿1275万。”所以西边村与八嘎史学界,都认为宋朝就是华夏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
“多数人都觉得,宋朝虽然怂,但确实是华夏历史上的文化经济黄金时期。”
罗玉华继续道:“而宋朝因为害怕唐末的问题再次发生,便使用以文制武的方针。结果造成了军队内相互牵制,动辄掣肘,弊病丛生。”
“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使汉族江山的天然屏障失去,根本无法抵御外族骑兵。”
“联金抗辽、联蒙抗金决策看似英明,其实却是眼光短浅,只看到了辽和金的强大,却没看到金和蒙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