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育人才,精准对接促就业
林小满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眉头微锁,目光紧盯着桌上关于青山市就业与人才培养现状的报告。数据显示,一方面企业面临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存在专业与岗位不匹配的问题。“必须要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打破这一僵局。”林小满暗自思忖。
就在这时,秘书轻轻敲门进来,“林市长,市教育局、人社局和经信委的几位领导已经在会议室等着了,关于本市校企合作事宜的讨论会议可以开始了。”林小满站起身,整了整衣衫,快步走向会议室。
会议室内,众人早已等候。林小满入座后,直奔主题:“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就是为了探讨如何推进校企合作,解决我市人才培养与就业不匹配的难题。先请各位说说目前掌握的情况。”
市教育局局长率先发言:“林市长,我市高校众多,专业设置丰富,但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不足。”
人社局局长接着说:“从就业数据来看,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市场实际需求有偏差。很多毕业生向往大城市、大企业,对本地中小企业关注度不够,而且企业反馈招聘到的毕业生缺乏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
经信委主任也补充道:“我市一些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但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输出量远远不够。”
林小满认真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待大家发言完毕,他缓缓说道:“校企合作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我们要搭建好平台,让高校和企业紧密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校企合作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教育局牵头,定期组织高校和企业召开对接会,让双方深入了解彼此需求。企业可以把最新的技术、市场动态反馈给高校,高校根据这些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第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人社局和经信委联合,鼓励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高校教师也可以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流程,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第三,对于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经信委负责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比如税收减免、项目扶持等,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大家又针对每个方面的具体实施细节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后,林小满亲自带队,走访了青山市的几所重点高校和大型企业。
在青山大学,林小满与校领导和教授们深入交流。他说:“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要紧跟时代步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比如现在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咱们学校可以加大这方面的师资引进和课程开发力度。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让科研成果能够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青山大学校长回应道:“林市长,您说得很对。我们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接下来会积极与企业对接,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我们计划与一些人工智能企业联合开展科研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走访星辰科技有限公司时,林小满对企业负责人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吸纳人才的重要力量。希望你们能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把企业的技术需求反馈给高校,共同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政府会为你们做好服务和支持工作。”
星辰科技负责人面露难色:“林市长,我们也很想加强校企合作,但企业运营成本较高,提供实习岗位和参与人才培养会增加一定的负担。”
林小满微笑着说:“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考虑到了。政府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而且,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能够提前选拔到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长远来看,是非常值得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青山市的校企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青山大学与多家企业联合开设了“订单班”,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人才培养方案。这些“订单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能到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毕业后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工作。
在一次“订单班”学生的实习成果汇报会上,林小满看到学生们展示的优秀作品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企业负责人也对这些学生赞不绝口:“这些学生上手快,专业能力强,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培训成本。校企合作真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然而,林小满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深知,校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化。
在一次政府工作会议上,林小满提出:“我们要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领域和深度。除了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合作,还可以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鼓励高校和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我市产业升级。同时,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满足我市制造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林小满的大力推动,青山市的校企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和企业加入到合作行列,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一次全国性的城市发展论坛上,林小满作为代表分享了青山市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和赞誉。回到青山后,林小满并没有沉浸在荣誉中,而是继续思考着如何进一步优化本市的人才生态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他深入基层调研,了解企业和高校在合作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调研中,他发现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在参与校企合作时存在资源有限的问题。林小满随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方案。最终决定由政府牵头,成立中小企业校企合作联盟,整合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与高校合作的平台和支持。
在林小满的持续努力下,青山市的校企合作模式日益成熟,人才培养与就业实现了良性循环。城市的产业发展得到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经济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态势。林小满也在这条为城市谋发展、为人民谋福祉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着,用他的智慧和担当,书写着青山市更加美好的明天。(未完待续,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