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成功,便成仁!”
五月八号,寅时,天还没有亮!
昨夜,朱元璋在马皇后处安歇,此时应该在寝宫内安然入睡!凌晨的黑夜里,万籁俱寂,只有灌木丛中的虫鸣,在硕大的皇城里回响。
在夜色的掩盖之下,有几位宫女,太监慢慢的从皇宫四面八方赶来,瞧他们行动间小心翼翼,每一步都轻缓至极,唯有衣物布料相互摩擦时,发出轻微而细碎的声响!
不长时间里,竟然在坤宁宫外汇聚了近二十人,领头的是两个身材健硕的太监,只见他们两个挽起袖子,一人手中拿着两张铁片,磨得寒光照人,已经看不清楚原来是什么器具的一部分了!
二人对视一眼,各自心领神会,蹑手蹑脚地潜行至坤宁宫大门不远处。此时,门前正有两个小太监困意上头,不住地打瞌睡。
几乎就在同一瞬间,两名健硕太监猛然发难,一齐上前捂住小太监的嘴巴,手中寒光一闪,迅速划过小太监的脖颈。可怜那两个小太监,连一丝声响都未来得及发出,便已气绝身亡,倒在地上没了动静。
于是,近二十人鱼贯而入,进入坤宁宫内!
随即,喊杀声响彻九霄,刀剑刺入肉体的沉闷声响、凄厉的求饶声、痛苦的惨叫声,交织回荡在空旷而庞大的宫廷之中。但却没有人好奇的出来看一看!
寝宫中,朱元璋的眸子如同黑夜里的寒光,他稳稳地坐在凳子上,面色冷峻,冷冷着听着外面的一切,手指十分有节奏的拍打着桌面,透露着一股令人胆寒的威严!
仅仅过去了半刻钟。外面的声响就戛然而止了,又恢复成了万籁俱静的声音!
朱元璋站起身来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大殿门口走去。他抬手推开大门,一股浓烈的血腥之气瞬间扑面而来,但洪武大帝神色未改,他本就是尸山血海里出来的人物,早已司空见惯,丝毫没有在意。抬眼望去!
月光下,十多具男男女女的尸体已经被罗在一起,尸体周围,有一队身披轻甲,手拿长刀的士兵正单膝下拜,又有几个太监跪在一旁,为首的正是云奇!
“怎么弄的到处都是!快些处理了。”朱元璋看看院子中,到处散落的血迹,皱眉道:“天亮之前,收拾好了,不能让咱妹子看见!”
“是!”
朱元璋打了个哈欠,嘟囔了一声,“就这几个杂碎,害咱没睡好觉!”说罢,背着手,回到了屋内!
...
雄鸡一声天下白,晨光洒向大地,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太子爷在礼部官员的安排下,身穿一袭华丽的红色吉服,上面绣着精致的金龙图案,看上去与明日穿的冕服有些类似,只是底色稍有不同!
朱标神色沉稳,身旁的太监小心翼翼的为他整理着衣冠。
与此同时,郭英府邸上也是一片热闹的景象。郭英夫妇早早的起身,安排着府里的一应事宜。今日的新娘子郭婉秋,正在自己的闺房内由丫鬟们精心梳妆打扮,头发被高高的盘起,上面插满了金钗玉簪。
郭婉秋年十六身形高挑,眉宇之间有着武将人家特有的英气,但从小读书知礼,不乏大家闺秀的气质!
卯时刚过,迎亲队伍浩浩荡荡的从东宫出发,队伍绵延数里,队伍中的礼部乐队正演奏着庄重喜庆的曲子,声音传遍了应天。
队伍前方,是手持诏书和携带皇家礼物的礼部官员,其后是仪仗队,高大威武的士兵盔明甲亮,手拿闪闪发光的金瓜、金鞭等器物,又有旗手卫的士兵,打出旗帜,让整个队伍十分庄重大气,尽显皇家风范。
引得全应天的百姓都来围观,太子朱标在队伍中间,撩开宽大的马车窗帘,就看见热情的应天百姓,他时不时挥手致意,引得百姓纷纷下跪磕头!
朱元璋平时出行的时候,最烦讲究这些仪仗什么的,可是一旦涉及朱标的时候,唯恐仪仗不够多,场面不够大,给予朱标的标准和天子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此时应天的百姓,见到朱标,真就跟见到皇帝一般无二!
胡美作为旗手卫指挥使,自然也在队伍中,而且还在队伍的前方,他悄悄的回头看了一眼朱标的车驾,不知道是心虚还是怎么的,他老是感觉太子爷在看他!
快了快了,前面就是他发现的那个伏击点了,胡美此时冷汗都要下来了,周围礼部宏大的乐队声,应天百姓的祝福声,在胡美耳边回荡,他神情紧张,犹如行尸走肉一般夹杂在队伍里!
到了!
胡美死死的盯着前面的窗户,但是,想象中的刺杀并没有出现,直到迎亲队伍走远了之后,那个窗户也没有打开过!
难道是我猜错了?
胡美一路上都紧张兮兮心神不宁的,但是一路上都没有发生刺杀事件。太子朱标就这么在应天百姓的簇拥中,一路顺利的去往了郭英的府邸。
府门前,郭英早就携带一家老小在门前等待,他拉着女儿郭婉秋的手,郑重其事的叮嘱道:“婉秋,你到了东宫,切记要谨言慎行,服侍好太子殿下,与太子妃娘娘搞好关系,切不可胡作非为!”
郭婉秋手握一把团扇,遮住了大半张脸,但还是露出了明亮动人的大眼睛,她脆声说道:“父亲放心,女儿记下来了!”
迎亲队伍到了!
朱标下轿后,郭英一家人连忙下拜,口称:“太子殿下!”
朱标忙上前说道:“诸位免礼!”
郭英一家人这才站起来,这时候,又有宣旨使者上前,口颂:“大明皇帝有旨!”郭英一家人刚站起来,又跪倒在地,看的朱标也是一脸无奈!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膺天命,统御万方,建储副以固国本,选淑德以协宫闱。咨尔郭氏婉秋,乃武定侯郭英之女也。毓秀名门,秉贞静之姿;承训华阀,蕴柔嘉之德。柔顺克彰于闺阁,温慧夙着于庭闱。允协东宫之选,宜膺侧妃之荣。
兹特册封尔为太子侧妃,锡之金册,赐以冠服。尔其益修妇道,谨奉椒庭;克勤克慎,翊赞储君。上承宗庙之重,下孚宫壸之望。
钦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