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稳定“维度之心”后,陈默教授和赵教授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再次投入到对能量团纹路以及“维度之心”与纹路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中。
他们将“维度之心”与能量团的相对位置进行了多次调整,同时不断微调“维度之心”的能量输出频率,仔细观察能量团纹路的反应以及“维度之心”的能量波动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当“维度之心”处于某个特定的能量频率和位置时,能量团表面的纹路会发出微弱的光芒,并且光芒的闪烁似乎存在着某种规律。
“赵教授,你看,当‘维度之心’的能量频率调整到这个数值,且位于能量团的正上方时,纹路的反应最为明显。这光芒的闪烁会不会是一种特殊的信号呢?”陈默教授指着仪器屏幕上的数据和能量团纹路说道。
赵教授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眼睛一亮:“陈教授,你说得有道理。这光芒的闪烁频率和间隔似乎与我们之前在遗迹中发现的某种密码系统有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尝试按照那个密码系统来解读这些闪烁的含义。”
于是,两人迅速找出之前记录的遗迹密码系统资料,开始对照着能量团纹路光芒的闪烁进行解读。他们一边记录下每一次光芒闪烁的情况,一边尝试将其转化为可理解的信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有了一些初步的发现。“林队长,我们初步解读出了一些信息。这些纹路光芒的闪烁似乎在指示着一种能量的调配方式,可能与开启通道有关。”陈默教授兴奋地向林夏汇报。
赵教授也补充道:“没错,根据我们的解读,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和比例,将‘维度之心’、能量池以及周围环境中的能量进行调配,才有可能激活通道。但具体的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林夏听后,心中充满了希望:“好,教授们,你们的发现非常重要。继续深入研究,务必确定准确的能量调配方式。队员们,加强对周围能量环境的监测,收集相关数据,协助教授们的研究工作。”
众人再次忙碌起来。队员们在周围设置了更多精密的能量监测设备,实时收集能量数据,并将其反馈给陈默教授和赵教授。而两位教授则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验证他们对能量调配方式的推测。
就在他们专注于研究时,一名队员突然发现周围的能量环境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原本稳定的能量流开始出现了轻微的波动。这新出现的能量波动又会对他们的研究和通道的开启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队员发现的周围能量环境的细微变化,立刻引起了林夏等人的高度关注。原本稳定的能量流出现轻微波动,这可能会对他们正在研究的能量调配方式以及通道的开启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教授们,这能量波动很奇怪,我们得密切关注它的变化。”林夏说道,眼神中透露出警惕。
陈默教授和赵教授迅速操作仪器,对周围的能量波动进行监测和分析。他们发现,这股能量波动并非来自能量团或“维度之心”,而是从更高维度空间的某个未知区域传来的。
“林队长,这股能量波动的源头我们暂时无法确定,但从目前的检测来看,它的频率和强度虽然还比较低,但却在逐渐增强。”陈默教授说道,眉头紧皱,“如果任由它发展下去,可能会干扰我们对能量的调配,甚至影响通道的稳定性。”
赵教授也面色凝重地补充道:“而且,这股能量波动与我们之前遇到的任何一种能量形式都不同,我们需要尽快找到应对的方法。也许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维度之心’和能量池的能量,构建一个能量屏障,来抵御这股波动的影响。”
林夏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好,教授们,你们尝试构建能量屏障。队员们,继续加强对能量波动的监测,一旦发现波动有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同时,协助教授们准备构建能量屏障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众人迅速行动起来。陈默教授和赵教授开始设计能量屏障的方案,他们根据“维度之心”和能量池的能量特性,尝试确定最佳的能量输出方式和屏障结构。队员们则在周围收集可用的能量晶体和其他材料,为构建能量屏障做准备。
在构建能量屏障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如何精确控制“维度之心”和能量池的能量输出,使其能够形成一个稳定且有效的能量屏障,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关。
“陈教授,这样下去不行,能量输出的稳定性无法保证,屏障根本无法成型。”一名队员焦急地说道。
陈默教授和赵教授皱着眉头,思考着解决办法。“我们可以尝试引入一种新的能量调节装置,来稳定能量输出。”赵教授提议道。
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合适的能量调节装置。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在之前的探索中发现的一个古老装置中找到了灵感,通过对其进行改造和优化,成功制作出了一个能量调节装置。
当他们将能量调节装置接入系统后,“维度之心”和能量池的能量输出变得稳定起来,能量屏障也逐渐成型。然而,就在他们以为成功抵御了能量波动的影响时,能量屏障突然出现了一些细微的裂缝,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又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挑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