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四川。
陈知文没想到自己回来一趟就出不去了。
他原本是二十一世纪一家三甲医院的心外科医生。
在一次长达一天的手术之后昏倒在手术台下,醒来之后就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同名同姓的医学生。
前身还没有毕业,现在才大四。
在日本上学上得好好的,他有一天收到老家的电报,说父亲现在卧病在床可能就要不行了,让陈知文赶快回家。
陈知文是一收到电报就赶快收拾行李往家里赶,可惜还是没能见到自己父亲一面。
这也不能怪陈知文,从日本东京到四川南溪县,要是后世只要一天的时间,可是在这个交通不便的民国,陈知文硬生生走了将近一个月。
当陈知文赶到家的时候,看见自己家门口挂满了白布,一下子就昏过去。
等醒来之后就变成现在的陈知文。
陈知文原本是想回去继续学习,可是看见自己家里祖传的药铺,一时间犯了难。
他家本来是世代郎中,这个药铺面积不大但是在本地是很有名望。
陈知文的父亲本来也是想让陈知文继承祖业当个中医,但是一次去省城的经历让他明白,中医如果不革新必然会失去价值,于是将儿子送到日本去学习医术。
前身也是争气,考上了日本最好的医学院,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并且自己的成绩在整个医学院也是名列前茅。
前身的父亲把儿子送到日本学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陈知文的母亲是一个日本人,是一个日本商人的女儿。
具体情况陈知文不了解,只知道他的母亲是在一个晚上跑到他父亲的家里寻求帮助。
陈知文的父亲于是收留了她,虽然语言不通,但两人还是结婚生下一个孩子。
只是陈知文的母亲在将陈知文生下来后就不幸去世了,只留下陈知文的父亲还有这个可怜的孩子。
陈知文的父亲将陈知文送到日本留学,也是希望他可以在日本上学期间寻找自己母亲的身世。
只不过陈知文上学之后才知道,在日本学医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完成这件事情。
凭借一个母亲留下来的玉佩,陈知文根本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寻找。
前身想继承家里的药铺,也不去日本上学了,就当个郎中也不错。
但是现在的陈知文不是这么想的,在他看来日本的文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文凭才能证明自己在日本这几年的成果,要是拿不到文凭,那前身在日本的这几年就白混了。
结果没想到,回家没多久,四川大旱大涝一起发生,本地农田颗粒无收。
此时的农民生活全靠那几亩土地,虽然手里有点余粮,但是也绝对支撑不到下一次收割。
大家原本想要逃荒,却被本地的军阀给拦下来。
军阀统治的就是人,要是人没了,自己还怎么统治,自己的军队还怎么维持。
所以驻扎在本县的所谓大帅下达一个命令,未经他的允许所有人都不准离开本县范围,要是发现有人偷偷摸摸地离开,那就直接杀掉。
陈知文听见这个话也不敢偷偷离开了,因为县城的城门上就是几个血淋淋的人头。
人头几天下来就已经高度腐烂,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但是打算就是这个打算,他就是要让底下的人知道,要是胆敢逃走,这就是下场。
于是陈知文紧急屯粮,结果现在城内粮食价格是一天比一天高,他花光了家里的钱才买到两袋子粮食。
不过这粮食也够自己吃上几个月的时间。
要说菜,陈知文这里其实有的是。
他家是中药铺,很多中药其实就是野菜,能当野菜吃。
他天真地以为这场灾难很快就能过去,没想到一个月过去了,这个禁令还是没有解除。
陈知文不知道的是,这场天灾将要持续十个月。
这场灾难在历史书中很少有记载,只不过根据统计受灾人口大约3700万,百万人饿死,历史书上出现的字样在这里也是重复出现的。
如果陈知文能够出城就知道,这个大帅要求底下的人不准出去,看似是坏事,实际上这是一件好事。
里边的人出不去,外边的人也不能进来。
如果陈知文现在出去,就能见识到道路两旁经常会出现白骨。
至于为什么是白骨,你看路两旁经常出现的火堆,经常出现的红眼睛的野狗,就似乎能够猜出是为什么。
陈知文现在至少还能有存粮,还有满仓库的中药可以吃,虽然不好吃,但是至少还是饿不死自己。
外边的树现在都是光秃秃的,没有叶子,也没有树皮。
过不了多久连树都会消失,因为树里边的树芯实际上也是能吃的。
只不过陈知文很没有安全感,他现在还想着赶快出去,前往日本继续自己的学业。
陈知文明年就能毕业,但是要是在这里待的时间久了,那毕业证也就没办法拿到手。
不过很快他就遇到能够出去的机会。
这天晚上陈知文正在家里睡觉。
突然外边传来嘈杂的敲门声,“里边的人赶快开门,我们有事找你!”
陈知文感觉很奇怪,自己在这里好像也没犯什么事,为什么会有人过来找我?
小县城现在还在实行宵禁,晚上除非有急事,要不然任何人都不能出门。
外边的人气势这么强烈,陈知文推测一定是那些平常就非常嚣张的士兵。
果不其然,陈知文打开门一看,外边是四个拿着枪的士兵,为首的士兵问道“你是郎中?”
“我是医生。”陈知文回复道。
“那就拿上你的家伙事跟我走!”为首的士兵也不给陈知文提问的机会,只是让陈知文拿上自己的看病的东西跟自己走。
看来是有重要的人生病需要自己过去看病,陈知文猜到为什么这些士兵在那火急火燎的。
拿上自己从日本就带过来的东西,陈知文和士兵一起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