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这个日本商人就像自来熟一样开始介绍自己。
陈知文从他喋喋不休的话中了解到,这个商人名叫小岛三郎,来自日本最着名的商业城市大阪。
他这次来到中国是来做煤炭生意的。
小岛三郎有意在陈知文面前显摆自己作为日本人的豪迈,拿出自己珍藏的清酒邀请陈知文一起喝酒。
然后还从自己的行李中找出来许多卤味。
陈知文没想到对面这位小岛三郎这么喜欢那些带气味的东西。
因为他拿出来的卤味里边就有猪大肠。
这时候的猪大肠不会像后来那样会用小苏打仔细清洗,清洗完成之后还会用淀粉去去味道。
这时候的卤煮讲究的就是那种正宗的味道,所谓的正宗就是重口味。
将猪大肠清洗干净,实际上不用那些东西猪大肠永远都是洗不干净的。
清洗之后就是连切都不切,直接放在不知道多少年的陈年老卤里边煮。
陈知文待在旁边简直感觉自己像是进了猪圈,但是旁边的小岛三郎却是一副享受的样子。
这种卤味放在现在应该没有几个人能够吃下去,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你吃到嘴里的是不是还带着夹心。
陈知文连忙从屋子里出来,他感觉自己要是再不出来就能被这味道给直接熏死。
陈知文本来以为这位商人应该是个有钱人,但是看他这么喜欢吃这种有味道的东西,他就知道这位小岛先生以前应该是过了一段苦日子。
只有那些经常进行体力劳动的人才会喜欢这些有味道,而且味道比较刺鼻的东西。
就像吃辣一样,那些经常从事大体力劳动的人,为了多吃点饭补充能量,会非常喜欢吃辣的东西。
而有钱人吃饭的时候喜欢关注食材的本味,喜欢味道更加清淡一点。
而经常去吃对感官刺激程度比较大的东西还会带来一个后果,那就是味觉会变得不灵敏。
那些所谓能吃辣的人,大多是因为自己味觉的灵敏度下降。
看着小岛三郎在自己面前津津有味地吃着卤味,陈知文只能暂避锋芒。
从上海到东京的船需要走十天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陈知文只好忍受着这位舍友带给自己的折磨。
不过除了晚上打呼噜,喜欢放屁,喜欢吃味道特别重的食物之外,小岛三郎也就没有什么缺点,可以说得上是个好人。
在和陈知文在一个屋子里待了两天之后,小岛三郎对喜欢学习,每天都在看书的陈知文非常喜欢。
“连中国人都知道要努力学习,但是我的儿子却不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小岛三郎在看见陈知文读书读了一个多小时都不曾停止过后赞叹道。
“怎么?你的孩子不喜欢学习?”陈知文在听见小岛的嘀咕之后说道。
每个家长在谈到自己的孩子的时候都是怎么都说不够的。
小岛三郎提到自己的儿子是个不争气的家伙,虽然长得非常壮实,但是从来不去学习,每天在学校里只知道打架,现在他在上高二,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大学。
陈知文虽然并不清楚日本的历史,但是对于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阪师团还是有所耳闻。
作为日本最会做生意的师团,大阪师团从开始到结束都保持着完整的体制,伤亡人数寥寥无几。
有这么低的伤亡率,不是因为大阪师团有多么厉害,实在是人家太会做生意了。
将战争当成生意来经营,大阪师团的商人思维让他不仅没有在战争中损失什么,反而靠着倒卖军用物资,大阪师团从上到下都狠狠地赚了一笔。
在日本战败之后,其他地方的退役士兵带着满身的伤痛和一枚枚不值钱的军功章回到日本本土,只有大阪师团的士兵们带着满满的钞票,穿着光鲜亮丽的军服回到日本。
作为日本人是辛苦的,但是如果你是大阪人,那你就是幸福的。
小岛三郎向陈知文请教应该让自己的儿子上什么学校。
这一点陈知文还是非常清楚的,“你应该让你的儿子去学机械或者兽医,去学一门技术。”
“去商科学校学习经商不是更好吗?”小岛三郎不解地问道。
要是在和平年代,让小岛三郎的儿子去学经济或者管理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是在战争年代。
学经济学文科对自己有用,但是这时候的国家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文科生。
让小小岛去学习理工科专业,再加上他大阪人的身份,他能够有滋有味地活到战争结束。
侵华战争中,不只是中国军队伤亡惨重,日本军队同样也是伤亡惨重。
日本军队不仅要和中国军人在大陆上打持久战游击战,之后还要和美军进行防守战。
能让一个人顺利地活到战争结束之后,这应该是陈知文能给出来的最大的祝福。
是啊,战争。
陈知文这才想起来,原来战争距离自己是这么近。
好像自己从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毕业之后就会赶上那场改变命运的战争,到时候他可以用什么样的身份?
小岛三郎的儿子陈知文可以给他指明一条可以发展的道路,但是自己的道路在哪里?
陈知文决定一定要尽快崭露头角,将自己的医学天赋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拥有在乱世之中保护自己的能力。
在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的最后一年并不是在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而是去实习医院进行实习。
医生的差距并不是在学习的时候被拉开来的,而是在实践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有些医生理论知识学得相当扎实,但是要是他动手能力不行,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
陈知文在上学期间的成绩是名列前茅的,他打算最后一年的实习也要震惊所有人。
身旁的小岛三郎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开始打呼噜,在这呼噜声中,陈知文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规划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