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岛见人现在遇到的情况就是这样。
当得知他是个医生,而且还是义诊之后,他的身边就围上一圈人。
山岛见人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他很慌张,不知道应该干什么。
但是还好陈知文这次也跟着过来,他及时解释,这次的义诊是专门针对那些外伤的,主要还是给他们缝合伤口还有换药。
陈知文这次带来了十位学员,这些人早就练习过外伤的缝合技巧,所以对于处理这些外伤还是非常有经验的。
山岛见人每次给这些难民缝合的时候都在质疑这样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缝合使用的缝合线还有药物要是用在治疗日本国内的那些国民上应该会更有意义。
但是陈知文是这么认为的,他很严肃地对山岛见人这些学员说,“不要将这些难民想象成自己的敌人,要知道等军队占领之后,这些难民就会成为日本的国民。”
陈知文以前被人洗脑惯了,现在自然也掌握了洗脑控制的小技巧。
他忽悠学员在这些难民身上多用功,等到以后就能更好地服务智能真正的日本国民。
在他的忽悠下,学员们都铆足了劲,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些难民,很快他们的医术就得到难民们的一致认可。
陈知文知道必须找机会给这些学员一些甜头,所以他带着学员来到海军陆战队驻地。
今天不是给难民义诊,而是给海军陆战队里的士兵做手术。
前几天有一个士兵在训练的时候被生锈的铁丝割伤了小腿。
这个士兵本来也没有什么感觉,以为这就是最普通的受伤,只是简单擦了擦就继续训练了。
但是等第二天醒来之后发现,整条腿居然都已经发红了,这是感染的症状。
于是他去找军医之后,军医只是给了他一点药水。
两天过去了,受伤的腿不仅没有痊愈,反而出现发黑的情况,伤口也已经出现化脓。
当士兵再次找到军医之后,军医研究一下认为这个病情自己应该是无能为力了,不过还好还有陈知文这个大神的存在,所以军医将陈知文给叫了过去。
陈知文接触海军陆战队不过两三个月,但是早就被当成了其中一员,军医看病也会将复杂的情况交给陈知文。
陈知文看到伤员的腿伤之后,很和蔼地询问,“这位士兵,你是要腿还是要命?”
估计这个士兵也没有想到,自己只是被铁丝割伤了小腿,居然要闹到截肢的程度。
其实这个士兵的情况是不需要截肢的,但是陈知文还是很好心的。
要知道战争就要开始了,海军陆战队可是先头部队,在淞沪会战中几乎全军覆没。
自己现在给这个士兵截肢之后,他还要感谢自己救了自己一条命。
当然,其实这个伤员的腿是能治的,估计打几针消炎药再休息一段时间就行了。
但是关键就是在这里,消炎药物太贵了,虽然有药,但是部队上不会将宝贵的磺胺浪费在一个士兵的身上。
所以这个伤员应该只有截肢这一条道路。
伤员起初是不同意截肢的,他宁愿死。
但是部队知道他内心的想法,死亡之后的抚恤金和受伤之后的补偿金可是两种概念。
这个伤员要是死了,能给自己的家人留下一笔还算丰厚的抚恤金,而且家人还会得到额外的关照。
但是残疾了退伍可是不一样的待遇,不仅没有抚恤金,而且连伤残的补助都是非常微薄的。
最主要的是自己残疾了以后,很难再去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
伤员在知道自己只能被截肢以后,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但是他最终还是躺在手术台上。
这是一台简单的截肢手术,但是陈知文态度非常认真。
周围围上来一圈的学员
陈知文将借助这个伤员,向他们传授自己的技术。
“遇到这种情况,你们只有一个操作,那就是截肢。”
陈知文拿起锯子,毫不犹豫地就从大腿那里给这个可怜的伤员截肢。
要知道其实这个伤员是小腿受伤,应该来说可以从膝关节下面截肢,但是陈知文在观察情况之后,认为这条腿的感染已经很严重了,需要多截肢一点。
截肢手术从来都是越少越好,因为留下来的部分越多,伤员以后的生活自主能力就越强。
要是只截断小腿,以后这个伤员还能利用假肢走路,但是截断大腿就不一样了,伤员以后就不能自主行走,只能依靠拐棍。
当然陈知文也是有理由的。
“大家可能会认为,为什么我要从大腿截肢,看起来他的伤口发炎的地方好像还没有到哪里。”
“这就是战场上的一点思考,你要保证伤员的存活,生命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可以向后摆。”
“多截取一点,手术之后的恢复就能少用点消炎的药物。”
学员们纷纷赞成,但是他们不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日本军队里的消炎药物也是非常紧缺的。
战争之后发生大面积的伤员感染死亡,主要原因就是军医不舍得给普通的士兵使用药物。
学员们以为自己这样做可以节约药物,实际上本来就没有药可以使用。
日军的意图就是给后方减少累赘,陈知文要的就是将这些累赘都留下来。
每多一个伤员,日本政府就要多消耗资源在伤员的身上,而这种资源的消耗不会得到任何的回报。
当伤员缺胳膊少腿之后,他们就再也不能上战场,但是在后方,他们也承担不了任何的工作。
或许能去看大门,但是也没有那么多的大门给他们看。
但是这些伤员又必须养着,因为他关系到前线士兵的士气。
光凭借武士刀精神还有对天蝗的忠诚是打造不了一支不怕死的军队的,因为士兵们不是机器,而是人。
只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才能让士兵不怕死亡,敢于冲锋。
当士兵知道自己受伤之后是没有任何保障的,短期之内他还可以士气饱满,但是长期这样,他们也会产生疑虑,这样奉献自己是值得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