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姨,我还有一件事想请教你一下!”
感谢信已经交给了王主任,苏阳打算把娄半城送给自己的二进制四合院和王主任谈一谈。
毕竟那套二进制四合院也属于王主任所在街道办管辖。
到时候,若是把院里的房子落在那些村民头上,估计王主任一下子就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
自己先要和她打好招呼才行,也看看这样做是否还有什么问题。
毕竟论起里面的条条框框,自己肯定没有王主任懂的多。
“什么请教不请教的,怎么还和你王姨客气上了?”王主任有些责备道。
“是这样的,王姨,我弄了一个二进制四合院........”
苏阳话还没有说完,王主任连忙站了起来,阻止了苏阳接下来要说的话,并把办公室的门关紧。
“小阳,你在哪儿弄的二进制四合院?姨劝你赶紧把四合院还给卖家。
你知不知道现在可不是多吃多占的时候,你若是有一套四合院,将来会给自己带来多大麻烦!”
看到王主任一副小心谨慎的模样,苏阳心里松了一口气。
起码从这一点看,王主任是完全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至于私人拥有一套四合院,到底会带来多大的麻烦,他比王主任更清楚。
毕竟那十年对整个华夏来说,都是一场灾难,没经历过的人,怎么会知道其中的可怕!
甚至发展到最后,连父母子女和夫妻之间都开始互相jubao,没有了基本的信任。
自己名下若拥有一套二进制四合院,到时候肯定跑不了........
........
“若是我把这套四合院里的房子,赠与给我们村里的村民呢?”
“赠予?”
王主任皱了皱眉,最后说道:
“这个倒是可以,只是二进制四合院起码有十几二十间房子,可要多找几个人才行,不然还是有风险。
还有,你找的人可靠吗,可别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闻言,苏阳笑道:
“王姨,你就放心吧,我找的都是咱们苏家村的村民,都是我的小辈,很放心,更何况........”
当下。
苏阳便把自己已经拥有了八个工作名额的事说了出来,包括如何获得的名额也一并说了。
王主任听闻后,震惊不已,自己这侄子的本事真不小啊!
面条厂会给侄子五个名额,已经让她有些没想到了。
没想到侄子还从轧钢厂和派出所弄到了三个名额。
八个名额,也就是八个人,一个人两到三间房子,倒是没有什么风险了........
“王姨你也知道,我和院子里的一些人合不来,若是有了这套四合院。
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了,这样我也能尽量少和院里那些人打交道。
况且有了这套四合院,这些跟我进城的村民们也有了落脚的地方。
将来我爷爷奶奶若是想要在城里生活,也能有个地方住!”
苏阳给出的理由非常充分,况且这样一来,也确实没有了风险,王主任自然不会再反对。
“小阳,到时候把老乡们带来后,最好能都写个不备案的赠与书。
不是我不相信老乡们,房子毕竟是不小的财产,你能保证他们住久了,不会有其它的心思?
所以,姨的意思是最好让他们都写个不备案赠与书,可不要拿这个考验乡亲们的人性啊!”
听了王主任这番话,苏阳沉默了,这点他是真没想到。
但苏阳不得不承认,王主任说的确实有一定道理,到底是自己疏忽了。
是啊!
有些东西不是拿出来考验的,尤其还是大家所看重的房子。
因为在这年代人们的眼中,在城里拥有了一个房子,就相当于有了一个根儿。
不要说现在,就算放在后世也一样。
苏阳就见过不少因为房子、因为拆迁款,争的头破血流的兄弟姐妹........
所以。
苏阳同意了王主任这个观点,也决定到时就按王主任说的办,不然最后真白忙活一场就亏大了。
随后。
苏阳告诉王主任会回一趟乡下,到时候把村民们带来街道办办理相关手续。
聊完这些以后,苏阳离开了街道办,虽然苏阳已经知道了那个二进制四合院的位置。
并且娄半城也已经把四合院的钥匙给了自己,但他现在暂时没有过去看看的想法。
因为现在这个四合院的仆人和家人还没搬走,走的时候娄半城已经告诉苏阳。
就这两天,老仆人和家人就会搬走,他打算到时候把村里人带来后,再去看看自己的房产........
........
苏阳骑着自行车,朝苏家村赶去。
骑了大概一个多钟头,眼看已经快到村口,苏阳连忙停了下来。
他先把仓库里的采购篮拿了出来。
接着。
他把要带给爷爷奶奶和二叔他们一家的东西,都放进了采购篮中。
苏阳考虑到自己会经常回来,而且怕东西放坏,所以带回来的东西数量不是很多。
但种类却有不少,涉及到的东西有大米、白面、猪肉、蔬菜以及糕点和水果等。
这些东西,有的是从商店里直接买的,有的是一元秒杀区秒杀到的东西,直接就从仓库里取了。
把东西都放进采购篮以后,苏阳在上面盖上干草,这才推着车子朝村口走去........
刚来到村口,就有村民发现了苏阳,村民们立刻围了上来。
“九叔,你回来看太爷爷、太奶奶了?他们天天盼着你回来,可算盼回来了!”
“小弟,来,把篮子给我,我来帮你背着,走了这么远的路,辛苦了!”
“九爷爷,你一定渴了吧,来,先喝点儿水,千万别累着了!”
“........”
苏阳发现,这次的村民比以前要来的热情,虽然以前回来,村民们也会来和自己打招呼。
但可不是这样的,又是要帮他背着采购篮,又是要给他喝水啥的。
很快。
苏阳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估计很可能是因为村学校的建立。
让这些人发自真心的感谢苏阳,因为刚刚这会时间,他发现情绪值又涨了一点儿。
虽然不多,但村民们发自肺腑的感激,通过情绪值,苏阳能够切实的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