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的目光在光幕上游走,脑海里不断复盘经手的一桩桩命案。
若是运用这侧写师之法,结合自己的尸检结果,或许能开辟一条全新的断案路径。
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似乎已经看到无数疑难案件在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下迎刃而解 。
【我们可以说一个真实案件】
光幕继续道。
【2003年,南方某市连续发生三起针对年轻女性的凶杀案。】
【受害者均为20-30岁的女性,夜间独行时遇袭,被利器刺中要害致死,尸体被抛弃在偏僻的巷弄或河边。】
【警方初步调查发现,凶手作案手法干净利落,几乎没有留下指纹或dNA,现场仅发现几枚模糊的鞋印和一块被撕裂的衣物碎片。】
【由于缺乏直接线索,警方邀请犯罪心理学专家、侧写师陈锋协助破案。】
【陈锋首先仔细研究了三个案发现场的照片、法医报告和警方笔录,发现以下共同点】
【作案时间:均在雨夜】
【受害者特征:年轻女性,长发,穿着鲜艳】
【作案手法:从背后突袭,一刀致命,无性侵或抢劫迹象。】
【抛尸地点:均在监控盲区,但距离案发地不远】
看到上述的内容,狄仁杰不由的皱眉思索。
“雨夜不仅能模糊脚印、冲淡血迹,还能掩盖作案时的声响,可见凶手心思缜密。”
“而且受害者均为年轻女性,尸体上并无性侵痕迹,显然凶手作案并非出于色欲。”
狄仁杰目光一凛。
“莫非是为财?”
但他很快又兀自摇了摇头。
“此点尚且不能确定。”
“不能排除凶手对女性怀有刻骨仇恨。或许,凶手曾遭受女性的欺辱或背叛,日积月累的怨恨,最终酿成这一系列惨案。”
狄仁杰继续往深度思索。
“从作案手法来看,凶手出手快准狠,绝非临时起意。”
“要么有着丰富的作案经验,在黑暗中一次次逍遥法外;要么经过特殊训练,对人体要害了如指掌。”
狄仁杰下意识摇头,排除了老人作案的可能。
毕竟以老人的体力,很难完成如此干脆利落的杀戮。
想到这儿,狄仁杰眼前一亮道。
“综合上述线索,凶手应该是个,年轻或者中年男人!”
“而且必定是独身!”
“至于其他.......”
狄仁杰苦笑一声:“这就不好判断了。”
话音刚落,就见光幕道。
【基于这些信息,陈锋开始构建凶手的心理画像。】
【年龄:25-40岁之间(体力充沛,但作案手法老练)。】
【职业:可能从事需要夜间工作的职业,如出租车司机、保安、夜班工人(熟悉夜间环境)。】
【性格:内向、孤僻,可能有社交障碍或对女性存在扭曲的仇恨(无性侵动机,但针对特定女性群体)。】
【生活状态:独居或与家人关系疏远(作案后无人察觉异常)。】
【作案动机:非随机杀人,而是有特定触发因素(如曾被穿红衣服的女性伤害过)。】
“对啊!”
狄仁杰眼前一亮,噌的站起身子,惊呼道。
“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些!”
“只想到雨夜能够毁尸灭迹,怎么就没想到凶手就是从事夜间工作的呢!”
“而且这些人对周边环境了如指掌,更便于作案后隐匿行踪!”
“至于这性格孤僻,对女性抱有扭曲的仇恨……”
狄仁杰低声自语,眼中敬佩之情尽现。
“死者虽未遭受性侵,却被残忍杀害,显然凶手的目标并非满足生理欲望,而是宣泄内心深处对特定女性群体的憎恶,这种仇恨,必定源自某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诶!”
想到这儿,狄仁杰微微摇头,自嘲一笑。
“看来还是考虑得不够周全!”
“不过,如此一来,案件便有了方向。”
狄仁杰目光如炬,紧紧的盯着光幕,想看看后续还会有怎样的分析。
光幕继续道。
【陈锋注意到一个细节:第三名受害者的衣物被撕下一角,但并未带走。他推测:凶手可能最初想带走“战利品”,但因某种原因放弃(如突然有人靠近)。】
【这块布料可能是某种“仪式性行为”,而非单纯的暴力发泄。】
【结合心理学理论,陈锋认为凶手可能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对某种颜色或女性形象有执念,甚至可能在生活中曾因类似女性受挫(如被女友抛弃、被母亲虐待等)。】
“偏执型人格障碍?”
狄仁杰微微皱眉。
“这是什么病症?”
“偏执......执念......”
“想必这种人应该是非常孤僻的吧?”
【警方根据侧写缩小排查范围。】
【调取监控:重点排查案发地附近的夜间工作者,尤其是经常在雨天出现的人。】
【走访调查:询问是否有男性对穿红衣服的女性表现出异常关注。】
【犯罪记录筛查:寻找曾有暴力倾向或骚扰女性前科的人。】
【很快,一名32岁的夜班保安进入视线。】
【他曾在案发时间段出现在多个现场附近。】
【同事反映他性格孤僻,曾因“骚扰女同事”被投诉。】
【他的母亲在他幼年时抛弃家庭,而母亲常穿红色衣服。】
【警方搜查其住所时,发现:床下藏有一把与凶器吻合的匕首,衣柜里有一件红色女式外套(与受害者被撕下的布料材质一致),日记本上写满对“穿红衣服女人”的仇恨言论。】
“对上了!”
狄仁杰情不自禁的拍了下巴掌、
“夜间保安,大概和更夫类似,有充足的作案时间!并且能够顺利接近女性而不引起她们的怀疑!”
“再加上母亲爱穿红衣,又抛夫弃子,导致凶手心理扭曲。”
“这样一来,他就有了杀人动机。”
【面对证据,凶手最终崩溃,供认作案动机。】
【“我妈就是穿红衣服跑的……她们都一样,该死。】
【原来,他童年时母亲因外遇离家,留下心理阴影,成年后将对母亲的仇恨投射到穿类似衣服的女性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