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只是想每天都能见面就行。
但这段时间,这个想法,似乎越来越难以实现了。
姜以清她是如风一般的女人,她必定是要出去闯,出去疯狂的。
这点,楚稚瑜从来都看的很清,也从来都不想去阻拦。
他就想着,她去哪儿,他也随风刮到哪儿就行了。
可现实就是,他的现在,以及他之前设定的未来,好像都不允许他随着她飘。
现在是困于即将到来的高考,不能跟随她一起到鹏城去。
可高考考完之后呢?
如果他不能考到她所在的城市的话,他们两人,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像现在一样,不能天天见面了吧。
光是想一想这个场景,楚稚瑜都感觉心口堵得慌。
要不还是放弃高考算了。
他就像之前一样,每天跟着她,做个家庭主夫好像也不错?
楚稚瑜脑子不免萌生出这种念头。
但他刚有想法,头脑中就浮现出另一张人脸来。
那个大学毕业,跟姜以清有共同话语,且是一厂之长的张军则。
上次见面,楚稚瑜对那人觊觎姜以清感到不爽,但并没有认为自己一定就比对方差。
因为他很明白,只要他想,大学生的身份他也能拿到。
就算他不能像张军则一样,毕业就自己建厂。
但他楚稚瑜,也一定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闯出另一番成就来。
可如果他放弃高考的话,…姜以清她那么厉害。
是否,终究会有一天,厌弃仅仅只是高中毕业身份的他呢。
楚稚瑜陷入了自我否定当中。
……………………
弓长径带着测量好的数据回鱼富村后,姜以清并没有回去。
她和楚援朝俩人,直接开启了疯狂的跑业务模式。
总之就是,以花园小区为中心原点,向周边其他小区的售楼部迸发,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多谈下几家售楼部来。
至于资金流水被前期样品家具拖住的事情,楚援朝也想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来。
那就是,以他家韵木语家具厂厂长的名义,向鹏城本地的银行寻求贷款。
其实,如果没有姜以清投资的话,楚援朝如果想要开办家具厂,原本就需要走贷款这一步路的。
只是因为姜以清的手里,恰好有这么一笔钱,且她恰好也愿意拿出来做投资,因此,楚援朝暂且免于背债这一步的。
但,姜以清已经拿出她辛苦赚来的钱,替楚援朝建起家具厂初期模型了。
他又怎好意思,继续靠着儿媳妇四处打拼,供养他呢。
所以,昨晚思量一整晚之后,楚援朝最终决定背起自己的责任,做出了向鹏城银行抵押贷款的决定。
这事儿,中午两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楚援朝已经跟姜以清提了出来。
考虑到接下来家具厂盘子铺设的问题,姜以清思量一番之后,同意了楚援朝的提议。
其实,之前一段时间,姜以清的思想也走入了死胡同。
她跟楚援朝一样,提及做生意,只想赚钱,都尽可能的不想身背债务。
所以姜以清能想到的路子,就是用其他手段快速赚钱,然后继续支持家具厂起量的。
但做生意的,哪能什么都依靠自己的力量呢。
明明鹏城就有很多招商引资的优良政策。
他们放着不用,反而一直为难自己,这不是傻子行为吗。
如果今后她恰巧就不能像之前一样,利用地域之间倒货卖货,快速积累资金的话。
那家具厂最终的结果,还是会因为资金流不够充足,导致前期铺设畏手畏脚,给后来者让出大盘利益。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向银行借款,直接一步到位,把盘子做大呢。
因此,从今天开始,楚援朝就要着手准备贷款事项了。
不过,姜以清的想法是,做两手准备。
楚援朝这边主动向银行贷款,继续走“家具厂——售楼部”这条路线,争取把盘子扩到他们厂子能吃下的最大程度。
姜以清则按照原计划,带着家里的小子们,来个长路线的倒卖贩子计划。
总之现在就是,两手都要抓。
做好这个决定之后,公媳二人,就开始兵分两路,加快建立与各售楼部的合作了。
…………………………
一下午的时间,姜以清与楚援朝,各自跑下两家售楼部来。
因此等他们返回鱼富村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进村的时候,看的路边有个手电筒一直朝他们晃。
就在姜以清想着,这是哪家的倒霉孩子,大晚上跑村口来闲逛时,就听到了田婶子的声音。
“是清清和楚厂长回来了吗?”
姜以清闻言,赶忙靠边停下三蹦子,“田婶子,您怎么这个点了,还来村口?”
田婶子一看真是姜以清回来,顿时松一口气。
“诶,我是看你们一直都没回来,所以就过来瞧一瞧。”
姜以清从车斗子里跳下来陪田婶子一起走着,楚援朝则先把三蹦子送回厂里去。
“婶子,您找我们是有什么事儿吗?”
田婶子一手举着手电筒,另一手拉着姜以清往村大队走。
“不是我有事,是你男人有事。”
“他今天往村大队打了两个电话,我听着那声音不太对劲儿,所以就想着等你回来,赶紧给他回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