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三天,萧承与杨工每天都凑在一起交流。他都有点怕这个杨工晕倒过去,实在是他除了吃饭就是跟他来交流,当然杨工也乐在其中。
萧承同时也让杨工带着他去认识参观一些这个时代的一些机械,有时候他还忍不住上结果就是杨工又继续来找他交流。
就这样三天很快就要到了,他一看日历,天哪都快到了腊月二十八,他是要回去了,不知道沈雨棠那里怎么样了。
另一头沈雨棠在家里,倒是也没闲着,写了文章,对联她也写好了,每天就是一人一狗,王婶偶尔也来,看到萧承不在了,还是问了下。
沈雨棠只是说道:“他去办一些事,暂时要保密。”
王婶这人还是很懂分寸,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反而说道:“雨棠,你一个人在家里要是无聊就去我们那里,我们随时欢迎。”
“谢谢,婶子我知道了。”沈雨棠还是很感激的。
这时候王婶也跟沈雨棠讲了下这大队里的趣事,不过是周边大队的,“有的大队有人把粮食卖了,结果现在后悔死了。”
沈雨棠听了也笑了,“还是我们大队的人好,都没有卖粮食,这样也能够平平安安过个年。”
谁知道王婶这时候小声说道:“我们大队也有,只是比较隐秘,所以雨棠,你们可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去卖粮,要是缺粮食就跟婶子说。”
虽然王婶也觉得他们不缺粮食,但是万一呢,她还是给出了承诺。
沈雨棠自然是知道王婶的为人,她也很感激。“婶子,你放心我们有粮食,我们就两个人绰绰有余。”
沈雨棠把萧承留下来的粮食都放好了,而且还有黄耳来守护在家里,根本就不用担心。
王婶又说了几句,就准备回去了,不过还真别说,她有点舍不得离开这里,这里真的是很暖和,萧知青果然是个勤快的,弄了那么多的柴火跟木炭,好暖和,就连炕也是烧得暖暖的。
不过还是得回家,王婶给沈雨棠拿了一些自己家种的菜,然后就走了。
沈雨棠看着拒绝不了的菜,也就收下来了,她也给王婶拿了一把板栗,“婶子,这就是尝个鲜,你可不能不收下。”
王婶也就收下来了,她估计这板栗应该是秋天的时候,萧知青去山里捡的,也没有多想。
送走了王婶后,沈雨棠有点想萧承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她在家里倒是没有什么危险,就是昨天黄耳大晚上叫了一声,沈雨棠醒了,结果是发现山上跑下来了一只小豹子,沈雨棠看着很眼熟,好像是之前他们之前救得那只小豹子。
上次还给他们送了人参,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下来,结果发现这只小豹子又给他们送了一些东西,沈雨棠看了看还是人参,这让沈雨棠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看了看这只小豹子好像没有恶意,她把萧承给她留下的一点灵泉水兑了一些水给这只豹子喝,豹子喝完了就走了,这让沈雨棠觉得好笑,等萧承回来了,她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告诉萧承。
而那一头的萧承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他这几天没见沈雨棠的确有些想,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种感觉他真的体会到了。
杨工很是不舍,紧紧拉住萧承的手,眼睛微红,“萧承,这几天与你交流,我都觉得我年轻了许多,又回到了之前冲劲十足的时候,就是很遗憾你不能多留几天,也是这都快过年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次一起共事。”
杨工说着声音都有些哽咽了,他如今也知道不能留住萧承,但是是真的舍不得。
萧承扶了扶杨工安慰道:“杨工,以后肯定还有机会交流,您放心。”如今蒋处长知道了自己的能力,若是真的遇到了问题,肯定也会来找他的。
杨工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不过还是遗憾没能留下萧承。
这时蒋处长也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个公文包。“萧同志,这次多亏了你的帮忙,告诉你个好消息,那些设备都量产了,很多的卡车都顺利地去运送物资了。”
萧承听了十分高兴,“真的吗,那就可以把物资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杨工听了也很自豪,毕竟这个他也付出了很多,看到自己负责的产品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没有谁比他更高兴的了。
蒋处长又把手中的这个公文包递给萧承,“萧知青,嘉奖我已经去申请了,快的话等十天就能给你送过去,这个是这次给你的报酬,你不要拒绝。”
萧承赶忙推辞,“蒋处长,这怎么好意思呢。”他自然是不愿意收。
蒋处长一脸严肃,“萧同志,你这次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若不是你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研究出来,如果你不愿意收下,我下次哪里好意思再请你来帮忙!”他把东西直接塞到萧承的怀里。
杨工也来劝道:“是呀,萧承你赶紧收起来,马上就过年了,就当是过年的年礼,赶紧带着回家。”
萧承见推脱不掉,只好收下。“多谢蒋处长,多谢杨工。”后面又说了几句,萧承就要离开这里了。
这次回去,萧承也记得路,他就自己回去。
杨工跟蒋处长看到萧承离去的背影,杨工叹了一口气:“真的是个优秀的人才,可惜了。”
蒋处长也是无奈,庆幸的是关系还处理得可以,以后还有机会让人来帮忙。
随后萧承踏上归程,心中满满都是对沈雨棠的思念。自行车都给他骑得出火花了,那叫一个快,恨不得立刻回到家里。
这一天傍晚沈雨棠在家中正逗着黄耳玩,晚饭已经做好了。
突然听到外面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她眼睛一亮,心里已经有了猜测,估计是萧承回来了,脚比心都跑得快,她跑到门口,
果不其然,就看见萧承推着自行车,站在门口。两个人就这样对视着,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