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杀事件过去后,归京营地仿若被一层阴霾笼罩,压抑的氛围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营地内,士兵们神色凝重,巡逻的脚步愈发匆忙,眼神中满是警惕。杨玉环坐在营帐内,阳光透过缝隙洒在她苍白的脸上,却驱不散她眼底的忧虑。她的手臂缠着厚厚的白布,伤口处传来的疼痛,时刻提醒着她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危机。但此刻,比起伤口的疼痛,她更在意的是这起暗杀背后隐藏的真相。她深知,若不揪出幕后黑手,归京之路甚至回到长安后的日子,都将危机四伏。
“绿儿,去把昨晚参与打斗的侍卫和那几个受伤的刺客都找来,我要亲自询问。” 杨玉环的声音略显虚弱,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娘娘,您的伤还没好,要不先休息一下,这些事交给陛下和大臣们去查吧。” 绿儿满脸担忧,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您要是再累着了,伤口恶化可怎么好。”
杨玉环轻轻摇头,伸手温柔地拍了拍绿儿的手,“此事关乎你我性命,关乎陛下和大唐的安危,我怎能置身事外?我一定要亲手找出真相,才能安心。”
绿儿无奈,只能应下,转身匆匆出了营帐。不多时,侍卫和受伤的刺客被带到了营帐。杨玉环看着眼前的几人,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些:“诸位,昨夜的事大家都清楚,我也不多说废话。我只问你们,是谁指使你们来行刺的?”
侍卫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年轻侍卫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恭敬说道:“娘娘,我们赶到时,刺客已经和您交上手了,实在不知他们的来路。但我们拼死护驾,哪怕拼了性命,也定不会让刺客得逞!”
杨玉环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目光转向受伤的刺客。这些刺客此刻被绳索紧紧捆绑,狼狈地跪在地上,虽满身伤痕,眼神中却仍透着一丝倔强。
“你们最好老实交代,幕后主使到底是谁。若如实招来,或许还能从轻发落;要是执迷不悟,可别怪我不客气。” 杨玉环冷冷说道,眼神如寒星般锐利,紧紧盯着刺客们。
为首的刺客冷哼一声,别过头去,“要杀要剐随你,想让我们出卖主子,绝不可能!”
杨玉环并不气馁,她在营帐中缓缓踱步,脚步声在寂静的营帐内格外清晰。突然,她停下脚步,猛地转身,盯着刺客的眼睛:“你们以为你们的主子会念着你们的忠心?错了!一旦事情败露,你们就是弃子。你们想想,跟着这样的主子,有什么好下场?你们家中的父母妻儿,又该如何?”
这话似乎戳中了刺客们的心事,他们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动摇。为首的刺客见状,恶狠狠地瞪了一眼那几个眼神有变化的同伴,低声喝道:“别听她胡说!”
杨玉环见状,继续趁热打铁:“我给你们一个机会,只要说出真相,我保你们家人平安,还会给他们富足的生活。可要是你们一味顽抗,你们的家人,恐怕也会受到牵连。”
终于,一个年轻的刺客忍不住了,他抬起头,声音颤抖:“娘娘,我说…… 我们是受……” 话还没说完,为首的刺客突然暴起,挣脱了绳索,朝着那年轻刺客扑去,想要堵住他的嘴。
“拦住他!” 杨玉环大喊一声,声音在营帐内回荡。侍卫们反应迅速,立刻冲上去,几人合力将为首的刺客再次制服,将他死死按在地上。
“咳咳……” 年轻刺客被吓得不轻,脸色煞白,喘着粗气说道,“我们是受人雇佣,只知道接头的是个神秘人,他给了我们一大笔钱,让我们在归京途中找机会杀了娘娘,其他的,我们真的不知道啊!”
杨玉环皱起眉头,继续追问:“那神秘人长什么样?你们在哪里接头?”
年轻刺客仔细回忆着,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那神秘人蒙着脸,看不清长相,身材中等,声音沙哑,听不出年纪。我们在一个废弃的破庙里接头,他只说事成之后还有重赏,还说要是办砸了,我们都得死。”
杨玉环陷入沉思,线索实在太少了。这时,她突然想到了什么,对绿儿说:“绿儿,你去把昨晚的打斗现场再仔细勘察一遍,一寸地方都别放过,看看还有没有遗漏的线索。”
绿儿领命而去。过了许久,绿儿气喘吁吁地回来,手里拿着一块破旧的布片:“娘娘,这是我在现场角落里发现的,上面绣着奇怪的花纹,像是被扯下来的,不知道有没有用。”
杨玉环接过布片,仔细端详着上面的花纹,心中隐隐觉得有些熟悉。她思索片刻,突然眼睛一亮:“这花纹,好像是…… 某个宫妃服饰上的!”
她立刻让人取来宫中各位妃子的画像,将布片上的花纹与画像上妃子们服饰的花纹一一比对。她的手指轻轻滑过一幅幅画像,眼神专注而坚定。终于,她发现这个花纹与一位妃子的服饰极为相似。
“难道是她?” 杨玉环心中一惊,这位妃子在宫中一直与她不和,嫉妒她深受李隆基的宠爱,之前就曾多次暗中使绊子,在言语上冷嘲热讽,还曾在一些宫宴上故意设计让她出丑。
“绿儿,此事千万不可声张。” 杨玉环对绿儿叮嘱道,神色凝重,“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你去暗中调查一下,看看这位妃子最近有没有和什么可疑的人接触,尤其是在我们离开长安之后,她的一举一动都要留意。”
绿儿重重地点点头:“娘娘放心,我一定小心行事,不会露出半点马脚。”
接下来的日子里,绿儿四处打听消息,她扮成普通的农家女,混入营地附近的村落,与村民们闲聊,从他们口中套取信息;又悄悄跟着那位被怀疑的妃子派出去的仆人,看他们去了何处。而杨玉环则继续从其他方面寻找线索。她反复查看刺客的供词,逐字逐句分析他们的行动路线,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甚至连刺客们的语气、表情都在她的思考范围内。
终于,绿儿带回了重要的消息:“娘娘,我打听到,那位妃子在我们离开长安后,曾多次秘密会见一个神秘人,而且她最近还在大量筹集钱财,出手十分阔绰,似乎在筹备什么大事。听说她还派人去联络了一些江湖上的亡命之徒。”
杨玉环心中的怀疑愈发笃定,但她知道,仅凭这些还不足以定那位妃子的罪。她决定主动出击,引蛇出洞。
“绿儿,你去散布消息,就说我因为受伤,身体虚弱,心情低落,想要在附近的一座寺庙里祈福,希望能早日康复。就说我已经和陛下说好了,会带少量侍卫前去,不会大张旗鼓。” 杨玉环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绿儿有些疑惑,但还是照做了。很快,消息就传了出去。杨玉环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个计划能够成功,让幕后黑手自己露出马脚。
而此时,那位被怀疑的妃子,在得知杨玉环要去寺庙祈福的消息后,心中暗喜,以为又一次除掉杨玉环的机会来了。她立刻联系了那个神秘人,在一间昏暗的密室里,两人低声密谋。
“这次一定要成功,绝不能再失手。” 妃子咬牙切齿地说道,“事成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神秘人点头哈腰:“娘娘放心,这次我们安排了更多人手,绝对不会让她活着离开寺庙。”
杨玉环得知消息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终于上钩了。这次,我看你还怎么逃!” 她暗中安排了大量的侍卫,在寺庙周围布下天罗地网,每一处隐蔽的角落都安排了人手,就等着刺客们自投罗网。
夜幕降临,寺庙里一片寂静。月光洒在寺庙的屋顶上,给这座古老的建筑蒙上了一层银纱。杨玉环坐在佛堂中,看似虔诚地祈福,实则警惕地留意着周围的动静。她的手轻轻搭在身旁的剑柄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突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她知道,刺客来了。
“动手!” 随着一声令下,埋伏在四周的侍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了出来,将刺客们团团围住。月光下,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刺客们再次被擒获。
这一次,杨玉环没有给他们喘息的机会,直接问道:“说,是不是那位妃子指使你们来的?”
刺客们见大势已去,面如死灰,只得如实交代:“是…… 是她,她给了我们双倍的价钱,让我们务必在寺庙里杀了娘娘。还说只要能成功,会帮我们洗脱罪名,给我们荣华富贵。”
证据确凿,杨玉环终于找到了幕后黑手。她带着刺客和证据,来到了李隆基的营帐。
“陛下,这就是暗杀我的幕后主使。” 杨玉环将证据呈到李隆基面前,眼中满是愤怒与委屈。
李隆基看着眼前的证据,脸色铁青,怒目圆睁:“竟然是她!朕如此信任她,她却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简直罪不可恕!”
“陛下,此事绝不能轻饶。” 杨玉环说道,“若不彻底铲除这些隐患,我们归京之路,还有大唐的未来,都将充满危机。”
李隆基重重地点点头:“爱妃放心,朕定不会放过她,定会给你一个交代,给大唐一个交代!”
随着真相大白,这场暗杀事件的幕后黑手即将受到应有的惩罚,而杨玉环也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归京之路扫除了一大障碍。但她知道,前方的路依旧充满挑战,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与李隆基携手,共同守护大唐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