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女想着明天去秦国公府玩耍的时候,荣禧堂内贾母正在对贾家当家人们交代一些事情。
贾母首先看向了贾政。
“老二,从今日起将赵氏提为平妻。”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母亲!”
王夫人叫喊出声,她的眼中满是不甘心。
虽然平妻地位不如正妻,但平妻的孩子已经可以算是嫡系。
也就是说只要赵姨娘成为平妻,贾环以及贾探春都会变成嫡子跟嫡女。
虽然继承权还是以正妻之子为主,可平妻的孩子也具备了很多嫡子方才有的权利,最为关键的是可以跟王夫人平起平坐,王夫人不能继续让赵姨娘站规矩。
所以王夫人的反应才会这么大,毕竟她从未将赵姨娘放在眼里,可此时一眨眼赵姨娘居然就要跟自己平起平坐了,试问王夫人如何能够接受?
贾母哼了一声,她直接瞪了王夫人一眼。
“哼,今时不同往日,赵姨娘的外甥乃是当朝国公,若是我贾家还将其当做妾室的话,那就是开罪秦国公府。”
“而且你这蠢妇也不想想,若是赵姨娘可以成为老二的平妻,那秦国公也就是名正言顺的贾家亲戚,今后整个神京城的人家都要高看我贾家一眼。”
听着贾母的话贾赦等人连连点头,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提赵姨娘为平妻明显是好处多多。
全场唯一不高兴的估计就是王夫人了,就算是贾政也是心情不错。
他倒是没有多余的算计,单纯就是他也比较喜欢赵姨娘,如今赵姨娘可以成为自己的平妻,贾政自然是开心的。
“母亲,您之前说联姻的事情?”
贾赦突然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
贾母哼了一声。
“你是想让迎春丫头嫁给秦国公吧?但那是不可能的,迎春丫头只是庶女,配不上秦国公。”
贾赦讪笑一声,可心中还是有些许不满。
因为他猜出了贾母的想法,将贾探春的母亲提为平妻,这样的话贾探春就可以得到贾家嫡女的身份,如此一来的话就可以配得上秦国公了。
所以贾赦心中才十分悲愤,因为自己的母亲一直都偏心二房。
当天晚上贾政就来到了赵姨娘的院子内,而后将平妻的事情告诉了赵姨娘。
“啊,我平妻?”
赵姨娘先是呆滞,而后便是喜极而泣。
“呜呜呜,平妻,我成为平妻了!”
看着赵姨娘这喜极而泣的样子贾政只能安慰。
只有赵姨娘才知道自己这些年有多如履薄冰。
别人都说她粗鄙,愚昧,争强好胜以及搬弄是非。
但实际上仔细想想就知道不太可能。
要知道赵姨娘的身份可是贾母身边丫鬟,相当于是上一个鸳鸯。
就是因为赵姨娘被贾母所喜欢,所以贾母才会将其给喜欢的小儿子贾政做小企鹅。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有可取之处,贾母怎么可能会让其成为贾政的妾室,并且贾母身边调教的丫鬟就没有差的。
因此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赵姨娘现如今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伪装。
如果可以的话,她何尝不想像当初那般温婉贤淑,只是那样的话必然会被王夫人忌惮,有着王家做靠山的王夫人要弄死她以及自己的孩子实在太简单了。
所以赵姨娘的本性绝对不是原着中展现的那般。
此时喜极而泣的赵姨娘便是欢喜,自己从今往后不需要再伪装自己。
并且自己的儿女也变成了嫡子嫡女,以后可以找一个好的亲家。
有着赵镇这个秦国公在,想必这一点应当是不难的。
等到赵姨娘情绪缓和了一些之后,贾政这才对着赵姨娘说道。
“母亲的意思是想先将探春提为嫡女,而后看下是否能够商议与秦国公的婚事。”
听着贾政的话赵姨娘愣神,她说实话真的没想过赵镇与探春的婚事。
虽然她一直对赵镇这个外甥很好,毕竟自己的嫂子一直都没法生育,赵镇就是赵家今后的希望。
可好归好,以前的赵镇毕竟只是贾家的家生子,而贾探春再怎么不受宠的庶女也是荣国府的千金小姐。
低嫁一个官宦人家还是没问题的,所以赵姨娘是真的没想过这婚事。
可如今听到贾政的话语说实话赵姨娘心动了。
现在自己那外甥可是非同凡响了,当朝秦国公,她可是贾家从小培养的丫鬟,太清楚一个国公的含金量了。
如果自己的女儿可以成为国公夫人的话,别说是这贾家了,就算是整个大周都没有敢小觑自己的人。
而且为人母自然要为自己的孩子考虑,首先贾探春如果嫁给赵镇,有赵国基夫妇的关系在贾探春也不会受到委屈。
其次就是贾环有一个身为国公的姐夫,那将来必然是前途广大。
“可镇儿一直都是有想法的孩子,这件事可不可以还要看他的意思。”
赵姨娘如此说道。
虽然都说这婚姻大事媒妁之命,可赵姨娘不认为赵国基夫妇就可以管得住赵镇。
“也是,那你可以问一下秦国公的口风,若是不成的话也不要影响两家的关系。”
贾政如此说道。
赵姨娘点头,不过心中已经生出了想法。
.......
皇宫之中,这神京城高官勋贵人家基本上都有绣衣卫的探子。
所以贾家今天发生的事情第一时间就摆上了皇帝的桌案。
乾元帝看着手中的情报,脸上满是吃味。
“秦国公倒是忠孝,父母身为奴仆却依然可下跪叩拜。”
一旁的戴权心中暗笑,他哪里不知道这是陛下在吃醋呢。
虽然目前还未获得完整的证据,但是关于赵镇的身份,其实乾元帝已经心中肯定了。
其他的都可以作假,但是那与乾元帝年少时期七成相似的面孔实在是太显眼了。
也就是乾元帝从小就是毫无存在感的幌子,否则的话恐怕就赵镇这容貌,经常在神京城达官显贵中走动的话,必然会被人认出来。
就在此时一个黑衣人走了进来,并未经过通报显然是绣衣卫的暗子。
为了调查赵镇的身份,乾元帝直接派遣出了自己苦心栽培的绣衣卫精锐。
毕竟当今乾元帝并无后代,赵镇的身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