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思立刻给圣地传讯。
收到传讯符箓,常远人都傻了。
圣女殿下不是去大奉王朝提亲的吗?
算算时间,今天刚到,怎么就给大奉改朝换代了?
别说是远在瑶池的常远,即便是陪同杨思思前来大奉一场大战的修士也是懵的。
他们不是来大奉王朝提亲的吗?怎么变成给大奉改朝换代了?
这么大的事情,常远自然要禀报杨真真。
闻言杨真真也是大惊:“简直胡闹!”
一声申斥过后,杨真真又软了语气:“事已至此,除了按思思所言行事也没有别的办法。思思堂堂瑶池圣女,你多带些人手,务必不能叫人小瞧了她,另外也从旁规劝一些,莫要叫她太任性妄为了。”
常远立刻为这份姐妹情深感动了:“遵圣人谕。”
常远走后,杨真真慢慢卸下了面上的惊讶,凝视着别有洞天的钟乳石,抚了抚即将临盆的肚皮。
皇甫太一轻手轻脚地上前,一手扶住她的腰肢,一手放在了她的肚皮上。
杨真真化神巅峰,怀孕不像寻常女子那么辛苦。
便是对上化神修士,依旧有一战之力。
但皇甫太一这个寻常夫妻的举动,让她感觉到了旁人给不了的温情。
“思思为何忽然拿下大奉称帝?当真只因为永义侯府世子早有妻室,她一怒之下血溅三尺,继而因势利导机缘巧合?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皇甫太一出声宽慰:“殿下生而尊贵,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生气了也是寻常的。”
“她向来骄傲,”杨真真顿了顿,“你说她会不会误会了我,以为我要赶她走?”
“圣人不会的。”
“是啊,她出生之时,我已近千岁,看着她长大,便如看自己的孩子,怎么会想要赶她走?”
皇甫太一垂下眼睑:“说到底,都是为了我。碎玉圣地宗门破碎,我无靠山可依,又资质平庸境界低微,无缘飞升上界,圣人为顾我周全,安排阿珏入主至诚一心所,兴许就是这样叫圣女误会了。”
皇甫太一小了杨真真近千岁,性情温和,杨真真自是见不得他如此黯然神伤。
杨真真爱怜地抚摸着皇甫太一的侧脸:“我身怀六甲,已生了两个儿子,这一胎极有可能是女儿。思思偏偏在这个时候婚约废止,登门求亲者又出了那样的叉子,她自己也是要琢磨的,哪里就全是你的错?”
皇甫太一露出很是被宽慰到的表情,神态缓和,又反过来宽慰杨真真:“圣人放心,圣女心中未必真是误会了,兴许就是到了大奉,发现谢韵之早有妻室,愤而大闹罢了。此次圣女向瑶池借兵,我让阿珏同去,圣女若真是因他之事误会,让他去,从中转圜,也好叫圣女宽心。”
杨真真顿时被宽慰到了:“也好,还是你贴心。”
说着,杨真真掐了掐皇甫太一的脸。
皇甫太一生得清俊,一双不笑也带三分笑意的笑眼。
被杨真真一掐,满面通红的样子,更显得面皮玉润,可亲可爱。
别有洞天中温情脉脉,但凡有半点眼色的人都不会来打扰圣人与妾室温存。
可惜,偏就有人不长眼,一名金丹修士行过空中复道,在圣人居所前朗声道:“请皇甫郎君出来领罚。”
自打知晓皇甫太一让杨真真又怀了身孕,李添寿就安排人来掌掴皇甫太一。
掌掴的金丹修士日日都来,杨真真怀胎十月,他也就来了十个月。
十个月的时间已经足以使这名金丹修士从惶恐不安到麻木不仁。
金丹修士褪去了最初的忐忑,连最基本的礼貌都懒得保持,语气里带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敷衍。
货比货得扔掉,人比人得死。
有善解人意温驯贴心的皇甫太一珠玉在前,嫉妒成性蛮横霸道的李添寿顿时显得比素日还要面目可憎。
这一刻,杨真真的怒气被瞬间点燃。
积攒了十个月的怒火如同喷薄的火山一般涌出。
“滚!”
一声清叱,携带着凛冽的罡风,还有圣人的言出法随之力,冲出别有洞天。
圣人威能之下,金丹修士根本来不及反应,人就滚了出去。
滚出圣人居所,滚出行空复道,最后沿着行空复道一路滚出了别有洞天。
杨真真是要为温驯不争的皇甫太一讨回受辱了十个月的公道,若非她还念着李添寿毕竟是结发原配,给他留一点颜面,态度敷衍的金丹修士连命都难以保住。
性命虽然保住了,却保不住修为。
金丹修士损及根骨,境界从金丹跌至练气,是被抬着回李添寿的洞府的。
见了练气修士的惨状,李添寿几乎咬碎一口银牙。
倒不是心痛金丹修士。
李添寿出身玄圃仙门,是个不缺金银玉器的儒教宗门。
财大气粗,自然也不缺高阶修士。
金丹修士是李添寿特意选的境界低于皇甫太一的修士,被一个低境界的修士日日掌掴,才能令皇甫太一感受到最大的屈辱,才能够消解他的心头之恨。
所以金丹修士受伤,李添寿毫不心痛。
伤了一个金丹修士算什么?他手底下有的是元婴大能。
李添寿恨的是杨真真将人赶出来还伤了根骨,不是打金丹修士,是打他的脸。
李添寿的长相也很符合玄圃仙门的风格,一对狭长的丹凤眼,五官小巧精致。
配上不俗的锦绣穿戴,玉叶金柯这个词似乎就是为他生造的。
李添寿越想越觉得一口浊气难以咽下,在胸口烧灼得浑身难受。
“杨真真,既然你做初一,就别怪我做十五!”
杨真真如何后院起火,杨思思并不知晓。
她收到常远回复的,点齐修士后就会立刻启程前来大奉的回讯,便在皇城里安心等待。
这一夜,大奉王朝的皇城灯火通明。
御书房前跪着请命的文武大臣,一天水米未进,自要灯火通明,才能看清谁饿晕了过去。
内阁里攒动的礼官忙着先帝奠仪和新皇登基,忙得脚不沾地,也要灯火通明。
就在这种灯火通明之下,杨思思竟然被刺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