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旅长差不多也明白李云龙的意思了。
他伸手搭在李云龙的肩膀上,盯着李云龙的双眼,说道:“李云龙,你是我的兵,一天是,一辈子都是!一声同志,一辈子都是同志!”
“去吧!比起刘旅长,我们八路的条件的确是差很多。”
“我们也的确是不能像刘旅长一样,转战天南地北,不断的和鬼子作战。”
“你想打鬼子,跟着刘旅长,机会的确会多一些。”
“如果某天,你想回来了,我做你的介绍人!”
李云龙不由的红了眼眶,哽咽的道:“谢谢旅长!”
言罢,他对着旅长敬了一礼,这个军礼,是发自内心的军礼。
刘文锋打断了二人,说道:“好了二位,别煽情了。时间紧迫,咱们该走了。”
……
没有犹豫,刘文锋带着李云龙离开,随即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八路和351旅,分别撤退。
351旅从黄崖底一带撤退之后,直接走长治方向,出了晋省,直奔金陵方向而去。
37年10月29日,351旅离开晋省,进入豫省。
10月30日,平定失守。
10月31日,阳泉失守。
至阳泉失守之后,一直到11月2日,寿阳等地也相继沦陷。
忻口、太原完全处于了日军的大包围之中。
随着寿阳等地相继失守,太原的侧背完全暴露了出来。
没办法,阎百川只能够下令守军从忻口撤退,固守太原。
李云龙评价过阎百川,指挥的是真不怎么样,牛皮倒是吹的震天响。
退守太原之事,阎百川也是说过,要死守太原。
结果到了11月4日,阎百川等人便是开始纷纷撤离太原了。
11月8日清晨,日军凭借优势火力继续攻城。
8日9时,太原东北角和西北角分别被日军攻陷。
东、北两面城墙,被轰开了十余处突破口。
日军从突破口对城内猛冲,守军将士奋勇抵抗。
战至下午4点钟,实在是抵挡不住日军铁蹄,只能退入城中,与之展开巷战。
黄昏之后,日军部队在城中大校场空降,并且四处袭击。
守军官兵虽然奋力血战,却终究是不敌日军,各部队损失惨重,无力再战。
8日21时,守军部队被迫从南门突围,撤出太原,继而太原沦陷。
也就是同一天,1937年11月8日,淞沪战场上的国军也全线撤退。
持续了三个月的淞沪会战,也宣告了结束。
……
彼时,刘文锋所部,已然离开了豫省。
路上某城镇之中,刘文锋通过报纸,得知了太原和淞沪沦陷的消息。
一旁的李云龙好奇的问道:“旅座,报纸上说啥呀?”
刘文锋道:“太原失守了,淞沪也失守了。”
得知消息,李云龙满脸愤慨的道:“果然和旅座预料的一样,太原会战注定失败。”
“八路呢?八路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刘文锋道:“晋省虽然失守,但晋省的战略意义重大,八路并未放弃晋省。”
“而你们八路本来就早有准备,早早的就在建立根据地了。”
“往后你们八路应该就是躲在晋省,暗中发展,积蓄力量了。”
李云龙挠着头道:“嘿嘿,什么叫我们八路呀?咱老李现在是川军团的!”
刘文锋笑了笑,没有多言,随即对着李云龙问道:“老李,你觉得金陵……我们能守住吗?”
李云龙摇头道:“难!”
“国军那些人,和阎百川一个德行!个个都是牛皮吹的震天响,一打起来……呵呵!”
看得出来,李云龙对阎百川和国军将领的指挥很有意见。
刘文锋又问道:“对于这次的晋省之战,你怎么看?”
李云龙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怂!就是他娘的怂!”
“几十万大军,打鬼子一个师团,打了三天,硬是全线转成了防守。”
“明明有着兵力优势,就是不敢进攻,只会防守,说白了,就是缩头乌龟!”
“但凡阎百川有点脾气,只管猛攻,哪怕是付出的代价巨大,几十万大军填上去,填也能把板垣师团填光!”
“说白了,就是阎百川还在保存实力,不敢和小鬼子死磕!”
对于李云龙的这番见解,刘文锋是认同的。
从一开始,阎百川一直在谋划着一场决战,一举吃掉板垣师团。
结果打到最后,他的决战计划都没有实现。
阎百川的排兵布阵的确是没有问题,但他就是不敢赌。
一开始的大通决战,如果布置成功,真有可能吃掉板垣师团。
但阎百川犹豫不决,天镇明明就顶不住,他还不派援兵,只会下命令让李服膺死顶,这不是搞笑吗?
但凡当时他阎百川心狠一点,直接再派两个军顶上去,就在天镇和板垣干,虽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可大通会战布置成功,能吃掉板垣师团,那也是赚的。
就是阎百川处处犹豫不决,缺乏坚定的决心,不敢赌,继而导致了太原会战的失利。
至于还没有展开的金陵保卫战,和太原会战一样,一看就知道是一场必败的战斗。
一味的防守,结果就是被动挨打。
不主动出击,不敢和敌人死磕,失败就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况且淞沪会战打完,国军的精锐基本上全都打光了。
德械师、装甲部队、空军部队,全都打的差不多了。
反观日军方面,还有着大量的装甲部队和飞行队。
在这种情况下,一味的固守,怎么可能守得住?
……
虽然知道金陵必然失守,刘文锋这一个旅,也很难扭转战局。
但刘文锋依旧是毅然决然的,带着351旅所剩的五千人,义无反顾的赶往了金陵。
而这五千人,也不知道有多少可以活着离开金陵。
一路之上,刘文锋皆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原本他一切都计划好了,离开晋省后便直奔金陵。
可当他走在路上的时候,距离金陵越来越近的时候,他却开始踌躇了起来。
正是因为他知道金陵保卫战的结局,知道战局的走向,他才会踌躇。
毕竟是带着自己的兵走向地狱,走向死亡,怎可能走的那么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