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虽坐拥五万大军,却尽皆分布在城外,尤以回曲最多,而城中甚少。
回曲有渭河环绕,流经整座城池,若大势已去,可从这条水道,逃出生天。
回曲的兵马,平日里作为侧翼,拱卫临潭;万一临潭失守,只要逃到会曲,便可凭借留存大军,东山再起。
而且那掌军大将褚登善,英武果敢,是薛矩心腹爱将,向来受他信重,必然万无一失。
这一番谋划,不可谓不周密。
可惜,谁曾想到,高楷竟然神不知鬼不觉,来至城外,更接连攻下内外二城,让他陷入被动,几乎满盘皆输。
薛矩攥紧手掌,面沉如水:“天意既不在我,我亦无可奈何。”
“只是这高楷,杀我二子,侵我洮州,欲亡我性命,夺我基业,着实欺人太甚。”
“今日我便是身死,也绝不让你好过。”
想到这,他满脸狠厉,看着城下敌军,一声令下:“全军听令,拒城坚守,胆敢有投降者,定斩不饶!”
“是!”众将士心中一凛,不敢露出丝毫异色,以免刀斧临头。
城下,高楷远望一眼,勾了勾嘴角。
只见这大将军薛矩,垂垂老矣,头顶丝丝青气稀薄如雾,点点红光似风中残烛,仿佛随时会熄灭。
更有一道道黑气环绕,不断侵蚀着周身气运,让他肉眼可见地衰败下去。
薛矩年少时魁梧雄壮,精于骑射,骁勇善战,又生性豪爽,家资巨万,喜好结交豪杰,仗义疏财,这才打下洮州,立下基业。
其后更是趁势兴起,接连攻取叠、岷二州,自立为大将军,连战连捷,无一败绩。
可惜,英雄迟暮,天不假年,他已年过五十,数十年征战沙场,沉积的暗伤终于爆发,令他缠绵病榻,再无法亲征。
唯有派出二子征伐,却败在高楷手下,接连身死。
据闻,曾有江湖术士为薛矩相面,言语其有紫气,贵不可言,为王者之命。
不过,命格气运在于集众,自从薛家二子接连兵败身死,气运大跌,薛矩也遭受牵连,紫气衰微,如今亲临城头,不过是回光返照。
诚可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想到这,高楷沉声下令:“全军出击,今日务必攻下此城。”
“是!”众将士轰然应诺。
高楷身先士卒,率领亲兵攻向牙城。
他手持长刀,策马上前,一挥手将两个薛军守卒劈成两半,又一侧身,避开城头射下的箭矢。
反手一击,划过突袭者的脖颈,鲜血飞溅,他淡扫一眼,沉声道:“撞城门!”
八个孔武有力的精兵,推着攻城锤,中间一根巨木裹挟万钧之力,狠狠撞向牙城城门。
“吱嘎”一道令人牙酸的声音,刺人耳膜,城门洞开一道缝隙。
“再撞!”
八个精兵稍作休整,鼓起全身劲力,再次冲击城门。
仗着士气正盛,马不停蹄接连碰撞,终于,“轰隆”一声,厚重坚实的城门应声大开。
“门开了!”
众人纷纷大喜,手持刀盾冲入牙城。
外门既已摧毁,眼看着潮水一般涌来的敌军,薛军兵卒士气大跌,除去寥寥几人负隅顽抗,大多跪地投降,不愿再战。
高楷策马进城,环顾四周,道:“三军听令,不得扰民,不得屠戮降卒。”
“敢有烧杀抢掠,肆意杀降者,立斩无赦!”
“遵令!”一众将士皆肃然应下,不敢违抗军令。
此令一下,城中军民皆是大喜,虽未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却也暗自称颂,民心初定。
至于那些顽抗者,见他不杀降卒,纷纷丢下刀枪,跪地乞降。
如此,高楷率领大军,顺利攻取兵甲库,直往内门而去。
城头,薛矩眼见此景,不禁目眦欲裂:“天欲亡我!”
他心存死志,冷喝道:“敢有劝降者,一律杀无赦。”
一众亲兵皆不敢言语,随他登上内门,令弓箭手万箭齐发,阻止高军攻城。
这内门重达千斤,比外门坚固百倍。
一时撞击不下。
高楷眉头一皱,下令众将攀登城墙。
奈何,薛矩已然将生死置之度外,不顾一切催动守卒,投下滚油热汤。
他手执双刀,立在中门,虽则年老,却激发出全身勇力,数个登上城头的兵卒,被他一刀枭首。
高楷微微蹙眉:“这薛矩萌生死志,困兽犹斗,不是一时可攻下的。”
“僵持下去,只会徒增伤亡,还得另想办法。”
梁三郎建言道:“郎君,这内门如此坚固,怕是久攻不下。”
“不如纵火焚烧,总有烧毁的时候。”
眼下,火攻是消耗最少的手段。
高楷看一眼天色,见大雨初歇,乌云虽在,一时半刻倒也不会再降,便颔首同意。
早有兵卒取来干柴,在内门下纵火,泼洒滚油,一时间火焰熊熊。
那薛矩见此,自不会眼睁睁看他施为,便泼下大水,熄灭火焰。
高楷连忙令众人高举盾牌,连成一片,挡住水流箭矢。
只是,连日大雨,携带的干柴不足,不过烧了半个时辰,便用完了。
高楷远望天色,大雨顷刻将至,这时再去筹集干柴,已然来不及。
正无法可想,忽闻城中一阵喧哗。
他转眼望去,却见众多百姓抱着薪柴前来相助,个个踊跃,似乎深恨薛矩,不禁面露诧异。
狄长孙叹道:“薛家父子起兵之时,尚且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抚恤孤寡,善待贫弱。”
“然而,自立大将军以来,便失去本心,一味享乐,每逢攻破城池,皆以杀人为乐,如此嗜杀成性之人,自然引得众人厌恨,人心向背。”
高楷听闻,沉默片刻,感叹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狄长孙钦佩道:“正是主上约束三军,不杀降卒,与民秋毫无犯,这才引来百姓抱薪相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主上仁德,自然有万民景从。”
高楷笑了笑:“为民谋福祉,方才为仁德明主。”
“传令下去,继续焚烧,一旦内门坏去,即刻进城。”
“遵令!”众将士轰然应诺。
得了百姓薪火相助,这熊熊烈火,再次燃起。内门虽坚,却经不住火炼,到了午后时分,轰然一声爆鸣,顷刻间四分五裂碎成一地渣滓。
“内门破了!”
众人皆是欢呼雀跃,士气越发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