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看出陛下有点暗中嘚瑟,自然顺毛的捋。
纷纷替瑾王还有陛下和皇后娘娘高兴。
这可是帝后独一无二的嫡孙女。
尽管还不清楚瑾王怎么就天降一个闺女,但至少证明瑾王不是“无用”。
这可是不得了的大消息。
绥王对那小侄女的印象有点模糊。
看见父皇因着多了个嫡孙女高兴,内心有些感叹。
这意外之喜能让父皇被二皇兄气极的心得以缓解,也算来得适时。
二大师果然不凡,做事都恰到好处。
皇后娘娘要驾临武安伯府,礼部第一时间做起准备。
还没接到调动任命的武安伯,接到了为皇后出行准备仪仗的任务。
知道皇后娘娘出宫是去自己家, 武安伯愣了好一会才按礼部要求张罗起来。
皇后出宫,浩浩荡荡。
有着不加掩饰的昭告之意。
收到皇后娘娘要驾临的消息,郭氏连忙吩咐府中上下做好迎候准备。
受伤的俩姐妹都换了身衣裳以示庄重。
只有瑾王妃和郑离惊挺淡定。
“这睡了差不多两个时辰,该醒来了吧。”守在女儿床前的王妃,是一步不离。
郑离惊安慰她:“会醒的,娘娘不用担心。”
昏迷醒转后的补眠,是因血气不足神元疲乏。
肚子一饿,感官会变清晰,也就会适时醒来。
瑾王妃摸着女儿的手,眼里溢满着母爱之慈。
这些天她亲自给女儿擦身换衣,熟悉自己生出来却分离了十年有余的孩子。
女儿还没认识她这个娘呢!
“小姐,皇后娘娘的仪仗准备到主街了。”冬葵匆匆进来禀报。
“好,知道了。”
郑离惊站起身:“王妃娘娘,我去恭迎皇后娘娘。”
瑾王妃点头:“嗯,你去吧,这里有我。”
母后为了亲孙女摆驾出宫,她自然感动。
但她不用跟武安伯府的人出去老远迎候。
加上要照看孩子,她在这个院子等着就行。
皇后娘娘刚赏赐武安伯府不久,又亲临武安伯府,街坊百姓都跑来看热闹。
知道瑾王妃住进武安伯府的人不多。
瑾王时常出入武安伯府知道的人倒是不少。
现如今连皇后娘娘都驾临武安伯府,武安伯府引起了更多人的热议。
有着二大师的武安伯府,如今是越来越受天家人重视。
郭氏率领府中上下,出到府门外六十丈处恭迎皇后娘娘。
受伤的郑唯秀和郑唯荷由婢女紧紧扶着。
郑离惊让大哥护着嫂子,她和大姐扶着母亲,又把弟弟叫到身边跟着。
郑家族人排在他们后面,均规规矩矩的有序迎候。
等了不到两刻钟,就听到仪仗的宫乐由远而至。
举着两列回避肃静漆牌的内官出现在视线中。
还有卫兵列队把百姓隔离在路两旁,让道路通畅。
摆足架势出宫的皇后娘娘,坐在銮驾上到了街口。
路两旁的百姓都跪了下来,山呼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皇后一年到头很少出宫,也就跟着皇帝出去春猎或秋猎才会出来。
又或者大晋的军队打了大胜仗,会与皇帝出宫登城门迎接凯旋大军,慰劳将士。
只她独自出宫的场面是少之又少。
百姓们的敬仰爱戴,銮驾上的皇后娘娘都瞧见了。
让内官示意百姓们平身。
不用长跪。
但皇后娘娘越体恤百姓,换来百姓更为热烈的高呼千岁。
这是一国之母的尊荣。
郑离惊看在眼里,不禁为跟随在銮驾边的瑾王可惜。
帝后英明,均受百姓爱戴,大位却传不到他这位嫡子身上。
又遭遇诸多心结磨难,着实时运差了些。
在众人恭迎皇后娘娘驾临时,守在床前看着女儿的瑾王妃,几乎是眼睛都不眨的盯着。
生怕错漏过什么。
待瞧见女儿的眼睑终于有了动静,她顿时心跳加速。
激动的颤声询问:“醒了吗?”
伺候在侧的云烟听见娘娘说话,连忙凑过来察看。
“娘娘,看样子小姐是要醒了呢!”
小主子的眼睛闭着在动,说明不再是沉睡状态。
听到陌生的声音在说话,饿得难受的善若缓缓睁开眼,转眸看着四周,有些恍惚。
床是自己的床,屋子是自己的屋子。
但眼前这两人是谁?
看到小主子一脸疑惑的不出声,云烟连忙说道:“小姐,这是王妃娘娘,她是......”
惊喜激动的瑾王妃下意识的制止她往下说。
“孩子,不用怕,你师姐去接皇后娘娘了,等会就会回来。”
虽然她恨不得孩子早点知道她是谁,但还是不要急。
让孩子吃点东西要紧。
她小心翼翼的往善若身下多垫了个软枕,吩咐云烟:“快把燕窝粥拿来。”
云烟连忙端来温着的燕窝粥递给王妃。
善若听到王妃娘娘,又听到说师姐去接皇后娘娘,一时不明状况的惊住。
再看到王妃要亲自喂食自己,她惶恐了:“娘娘不可......”
她何德何能要王妃娘娘喂自己吃东西。
她想爬起来自己吃,却浑身无力。
“孩子......”瑾王妃连忙按住她,眼泪忍不住的夺眶而出。
“孩子,让我喂你,这是我该做的事。”
嗯?
王妃给她喂食,是王妃该做的事?
善若更糊涂了。
看到王妃娘娘还哽咽流泪,她更是惶恐。
但身体的虚弱,让她无法爬起来自己照顾自己。
迫不得已,只能张口含住王妃娘娘哭着喂给她吃的燕窝粥。
有些艰难的咽下去后,她道了声:“谢谢娘娘!”
这声谢谢,让瑾王妃颤抖了双手。
心酸苦涩,泪如泉涌。
直到喂食了半碗燕窝粥,听到女儿怯怯的再次道谢。
她再也忍不住的哭出了声音:“孩子,念念,我是你的亲生母亲,你不用对我说谢谢。”
“是娘不好,让你受了如此多的苦,是娘对不起你啊!......”
善若看着王妃娘娘震惊了脸。
难以置信自己听到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