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在海岛上的日子过得充实而忙碌,他一心扑在提升海岛实力和筹备复仇计划上,却未曾料到,一双双眼睛早已在暗中紧紧盯着他。原来,朱元璋虽远在朝堂,却始终关注着林墨的一举一动,深知他的才能,既欣赏又忌惮,便暗中派了锦衣卫伪装成海盗混入海岛。
起初,林墨全身心投入到海岛的建设与壮大之中,每日都在兵器工坊与训练场地间忙碌穿梭,丝毫没有察觉到潜藏在暗处的危机。他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意志,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兵器改良和人员训练。在兵器改良上,他仔细研究各类金属的特性,不断尝试新的锻造工艺,力求打造出更加锋利、坚固且轻便的武器;在人员训练方面,他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天赋特长,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从体能训练到战术技巧,无一不精心指导。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直到那道突如其来的诏令降临,林墨才真切地意识到,人心是如此的经不起考验。诏令中严苛的要求和不合理的安排,让林墨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而此时,身边一些曾经对他忠心耿耿的下属,在诏令带来的巨大压力下,态度开始发生微妙的转变。有的眼神中透露出犹豫和动摇,有的甚至在私下里悄悄议论,试图寻找新的出路。林墨看着这些变化,心中满是苦涩与失望,他从未想过,在权力和利益面前,曾经的信任竟如此不堪一击 。
林墨深知,仅凭一己之力远远不够,他现在急需可信任的伙伴。李牛性格直爽,平日里做事踏实肯干,对海岛上的事务也尽心尽力;李强则心思细腻,在训练海盗时总能想出独特的方法提升大家的战斗力。这二人在海岛上都颇具威望,也时常表达对林墨的敬佩与支持。林墨在心中反复权衡,他明白这是一场冒险的试探,可当下别无他法,只能小心翼翼地试探李牛,不动声色地试探李强,满心期许他们是值得托付信任的人,能够在未来的路上与自己并肩作战。
幸运的是二李还是义字当先的忠义之士,林墨觉得他们二人可以托付。他需要人配合,若贸然行事,不仅会打草惊蛇,还可能引发朱元璋的雷霆之怒。于是,他决定冒险一试,买通这名锦衣卫。
夜幕如墨,浓稠地包裹着整个海岛,唯有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林墨趁着夜色的掩护,脚步轻盈却又带着几分急切,悄然朝着与那名锦衣卫约定的偏僻角落走去。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吹拂着他的衣衫,猎猎作响。
来到那处荒僻之地,林墨远远便瞧见一个身影在阴影中伫立,身形挺拔,正式之前一起训练的“锦衣卫”。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下内心的紧张与激动,稳步上前,开门见山地说:“我知道你是锦衣卫,今日找你来,并非要与你为难,而是想与你做一笔交易。”
锦衣卫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原本平静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惶与戒备,手更是下意识地迅速摸向腰间那柄锋利的绣春刀,指尖微微颤抖,似乎只要林墨再有任何异动,他便会毫不犹豫地拔刀相向。林墨察觉到对方的紧张与敌意,赶忙满脸堆笑,双手在空中用力地摆动着,动作幅度极大,仿佛这样就能驱散锦衣卫心中的疑虑:“莫要紧张,千万别紧张呐!我对您绝无半点恶意,您看我空着手,怎会有伤害您的心思呢?” 他微微停顿,深吸一口气,语气放得更加温和恳切:“我只是想麻烦您帮我向陛下传达一个至关重要的消息!”锦衣卫警惕地看着林墨:“你想干什么?”林墨缓缓说道:“我想让陛下以为我已死,从此不再对我和这海岛有所顾虑。”
锦衣卫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此事一旦败露,自己必将性命不保。但林墨的为人,林墨平时对待他们的态度。“林大人,我想知道您为什么不想回京,回京后您依然是官复原职啊?”锦衣卫道。
林墨神色凝重,眼中满是恳切,向前一步,双手抱拳,微微躬身,说道:“兄弟,我知道在你眼里,我这般行事或许有些不智,甚至不可理喻。可我心中有执念,有必须要去做的事情,这关乎我的身家性命,更关乎我一生的抱负。如今我处境艰难,唯有兄弟你能拉我一把,只求兄弟放我一马,今日的这份恩情,我林墨铭记于心。日后若我能飞黄腾达,闯出一片天地,您便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定当涌泉相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那锦衣卫听闻林墨所言,脸上先是闪过一丝惊愕,旋即神色一正,抱拳说道:“林大人严重了,小的虽不知林大人为何不回京,可平日里林大人对我,那是亲如兄弟,关怀备至。有一回我在训练时不慎受伤,林大人亲自为我寻医问药,还守在床边叮嘱我安心养伤,这份恩情我一直铭记在心。如今大人有难,小人没有理由不帮,哪怕这事儿是死罪,我也愿意为大人抗着。” 说罢,他目光坚定地看着林墨,透着一股决然。顿了顿,他又接着道:“不过还望林大人有个详细的计划,毕竟锦衣卫并非只有我一人,若是稍有差池,被其他人察觉,那可就全完了。” 林墨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随即将早已在心中谋划好的详细计划,一五一十地说与他听。二人坐在昏暗的房间内,小声交谈着,不时用手指在桌上比划,神情专注。商议完毕后,他们知道,现在能做的,唯有静待时机,等待那个可以让计划顺利实施的契机出现 。
经过数日的精心筹备,一场看似天衣无缝的 “瞒天过海” 之计正式拉开帷幕。林墨与那名被买通的锦衣卫约定,一同乘船返回京城,对外宣称是林墨自愿回京向朱元璋请罪。出发当日,海风轻拂,海面上波光粼粼,一艘看似普通的商船缓缓驶离海岛。
船行至茫茫大海中央,夜色如墨般笼罩着四周。突然,船身猛地晃动了一下,紧接着,船舱内冒出滚滚浓烟,火光迅速蔓延开来。“着火啦!着火啦!” 船员们惊慌失措地呼喊着,整个船只陷入一片混乱。
然而,这一切都在林墨的精心谋划之中。早在他决定实施这场瞒天过海之计的前夕,便开始四处寻觅合适人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结识了一位身形与自己极为相似,且水性极好的兄弟。这位兄弟不仅外貌轮廓与林墨如出一辙,举手投足间竟也有几分相像,更令人称奇的是,他还精通易容之术,堪称是上天赐予林墨的助力。在林墨诚恳的邀请与详细的计划讲述下,兄弟欣然应允。此后,在秘密的据点里,他花费数日时间进行细致的伪装准备。先是仔细研究林墨的日常穿着习惯,找来与林墨一模一样的衣物,每一个褶皱、每一处磨损都力求还原。接着,凭借高超的易容术,精心雕琢面部妆容,让五官细节、肤色质感与林墨毫无二致。甚至连平时林墨思考时微微皱眉的神情,走路时独特的步伐节奏,他都反复模仿练习,直至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模仿得惟妙惟肖,让人几乎难以分辨真假。
当大火熊熊燃烧之时,这位兄弟趁着众人慌乱之际,悄悄潜入船底。他凭借着出色的水性,在汹涌的海水中如鱼得水,迅速游离了那艘即将被大火吞噬的船只。而在岸上,林墨正焦急的等待,看到兄弟成功回来,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这场精心策划的 “船难”,成功地骗过了所有人。不久之后,“林墨在回京途中船只起火,不幸葬身火海” 的消息,便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朝廷。
不久后,“林墨已死” 的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至朱元璋的朝堂之上。彼时,朱元璋正端坐在那雕龙画凤的龙椅之上,手中把玩着一方温润的玉镇纸,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索着朝堂中那些错综复杂的局势。当贴身太监小心翼翼地凑到他耳边,轻声将这一消息道出时,朱元璋的动作猛地一滞,握着镇纸的手也微微收紧,整个人先是一愣,仿若思绪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狠狠拉扯了一下。
片刻的沉默后,朱元璋缓缓抬起头,目光望向殿外那片湛蓝却又略显空旷的天空,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可惜了,如此人才,竟英年早逝。” 他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林墨那年轻却充满朝气与智慧的面庞,当初初见林墨时,他便被其身上独特的气质和出众的才能所吸引,本想着将其纳入麾下,为朝廷所用,却未曾料到会走到如今这一步。
他心中虽有一丝惋惜,毕竟朝堂之上,能有林墨这般惊才绝艳之人相助,定能在诸多事务上事半功倍。可与此同时,他也暗暗松了口气,少了林墨这个潜在的威胁,朝堂似乎又安稳了几分。这些日子以来,林墨在海岛的一举一动都被他看在眼里,那不断壮大的实力和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如今这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紧绷的神经也终于能稍稍放松些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