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自海边返程,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如猛兽般肆意呼啸,却无法吹散他满心的凝重。脚下的砂石路在狂风中愈发显得崎岖难行,他的步伐急促而有力,每一步都仿若踏在命运的节点之上,坚实而决绝,溅起的尘土被海风瞬间裹挟,消散于无形。此次与俞通海的会面,看似在平和的交谈与礼节性的寒暄中进行,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的交汇,都暗藏玄机。林墨深知,这短暂的宁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虚假表象,真正的狂风骤雨正裹挟着未知的危险,以雷霆万钧之势,即将席卷这片多灾多难的台岛,而台岛所面临的严峻考验,才刚刚拉开帷幕。
远处,百科学院那巍峨的建筑在昏黄的天色下愈发显得庄严肃穆,仿若一座沉默的巨人,见证着风云变幻。林墨望着那熟悉的轮廓,心底涌起一股使命感,脚下的步伐不自觉地加快。议事厅内,烛火在微风的轻拂下摇曳不定,光影斑驳地洒在地面与墙壁上。一众谋士早已身着长袍,神色凝重地等候多时。厅内弥漫着压抑的气息,仿若暴风雨前夕那沉甸甸、密不透风的乌云,从四面八方重重地压来,沉沉地落在每个人的心头,让人胸腔憋闷,几乎喘不过气,预示着一场关乎台岛生死存亡的激烈讨论即将在此展开 。
林墨身披玄色披风,披风边缘绣着象征着台岛防御力量的银色鹫羽图案,随着他的大步迈进,披风烈烈作响。他踏入厅内,坚实的军靴踏在冰冷的石板地面上,发出清脆且有力的脚步声,在这空旷的大厅内不断回响,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众人的心弦之上。他身姿挺拔,犹如一杆标枪,径直朝着大厅中央那巨大的沙盘走去。
这沙盘堪称鬼斧神工之作,台岛的山川地貌以惊人的精准度微缩其中,高山峻岭以细腻的砂石堆砌,蜿蜒河流用蓝色琉璃巧妙模拟,波光粼粼之感栩栩如生。各处防御工事更是以精巧的模型呈现,碉堡、战壕、了望塔一应俱全,每一处细节都倾注了工匠们无数心血。林墨站在沙盘前,双手背后,他的目光仿若两把利刃,如炬般炽热且锐利,逐一扫过那些模型。他时而微微俯身,仔细端详着某一处关键防御点,时而直起身来,目光远眺整个台岛的布局,仿佛要将每一处细节都深深刻入脑海,化作应对危机的底气。此刻,他的眼神中透着两种截然不同却又无比和谐的光芒,坚定如磐的是守护台岛、扞卫一方安宁的决心,深邃如海的则是对即将到来的严峻挑战的忧虑,那未知的风雨似乎已在天边汇聚,隐隐有席卷而来之势。
“诸位,今日与俞通海的会面,想必大家也有所耳闻。” 林墨开口,声音低沉醇厚,却极具穿透力,好似能穿透这厅内的每一寸空气,打破了原本的寂静,让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大明水师虽暂时被震慑住,可诸位想想,以朱元璋那多疑且强势的性子,怎会咽下这口气、善罢甘休?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争分夺秒,做好万全准备,迎接那随时可能汹涌而来的风暴。”
谋士李明身着一袭洗得有些发白的青衫,面容清瘦却透着几分坚毅,双颊因常年劳思略显凹陷。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身姿笔挺如松,仿佛周身散发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场。李明缓缓伸出手,那只手骨节分明,由于长期翻阅兵书和绘制战图,掌心布满了薄茧。他指着沙盘上蜿蜒曲折的沿海防线,目光如炬,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这片模拟的战场,说道:“大人,依在下愚见,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固沿海炮台。如今西洋火炮威力日盛,我们新购置的新型火炮,威力远超旧制。可将其合理分布于各炮台,精心测算角度与方位,形成交叉火力网。如此一来,不论敌舰从何方向进犯,皆会陷入我方火力笼罩,让来犯之敌无处遁形。” 说着,他俯下身,修长的手指拿起几个代表火炮的小巧模型,在沙盘上认真地比划起来。他时而微微皱眉,调整模型位置,时而又轻声呢喃,口中念念有词,模拟着火炮的射程与火力覆盖范围,力求做到分毫不差的精准布局。
另一位谋士张华,身形微微发福,身着锦袍,腰间束着一条精致的玉带,脸庞圆润,却因长期思索军务而时常皱着眉头,此刻正站在一旁,神色凝重。张华清了清嗓子,语气笃定且沉稳地补充道:“大人,不仅如此,我等还需加强对沿海渔民的组织和训练。这沿海之地,渔民们世世代代在此讨生活,对周边海域的每一处暗礁、每一片浅滩,都了若指掌。他们常年与风浪搏斗,水性极佳,体魄强健。若能将其武装起来,配备合适的武器,加以系统训练,定将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海上劲旅。可设立沿海民兵制度,划定各渔村负责的海域范围,定期召集渔民进行军事训练,教授他们海战之术、如何配合正规军作战。战时,他们可凭借对海域的熟悉,或在近海协助正规军侦察敌情,或配合水师截断敌舰退路,必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张华一边说着,一边微微眯起眼睛,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沿海民兵配合正规军作战的壮阔场景。那些平日里质朴憨厚的渔民,手持兵器,驾着轻巧灵活的渔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穿梭自如,与身着铠甲的正规军将士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外敌,其势锐不可当。
林墨微微点头,对他们的观点表示认可。他的目光在厅内众人身上扫视一圈,鼓励大家继续建言献策。这时,年轻的谋士王宇站了出来。王宇面庞略显稚嫩,却难掩眼中的聪慧与果敢。他抱拳行礼,大声提出:“大人,我们还需考虑情报工作。应当派遣更多密探前往大陆,密切关注大明朝堂的动向以及水师的备战情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王宇深知情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精准的情报能让台岛在即将到来的对抗中抢占先机。
众人闻言,纷纷陷入思考,随后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台岛的防御与应对策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谋士提议加强岛内物资储备,确保战时物资供应充足;有的建议优化岛内的交通路线,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调兵遣将;还有的提出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势力的联系,寻求可能的支持与合作。
林墨认真倾听着每一个建议,时而微微颔首,时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他在厅内踱步,不时停下脚步,看向沙盘,将众人的建议与台岛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思考着最佳的应对方案。经过一番深入且热烈的讨论,一套全面而细致的防御与应对计划逐渐在众人的智慧碰撞中成型。
与此同时,台岛的百姓们也敏锐地感受到了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集市上,往日的悠闲惬意已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行色匆匆。街道上,人们脚步急促,脸上带着些许焦虑。粮食铺前,顾客们排起了长队,争相购买米面粮油等物资;布庄内,老板忙得不可开交,一匹匹布匹被顾客抢购。大家心里都清楚,一旦战争爆发,这些生活必需品将变得尤为重要,于是纷纷提前储备,为可能到来的变故做好准备。
在一处渔村,阿福和阿伯正坐在自家门口修补渔网。海风轻轻拂过,带着咸湿的气息。阿福手中的动作不停,可眼神中却满是忧虑,他一边熟练地穿梭着手中的网线,一边忧心忡忡地说:“阿伯,你说这仗会不会真打起来啊?我听说大明水师回去后,肯定会准备卷土重来。” 阿伯停下手中的活儿,抬起头,目光望向远方的大海,叹了口气说:“咱也不知道啊,不过林大人肯定有办法。咱们老百姓能做的,就是把日子过好,听官府的安排。” 阿伯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却也有着对林墨的信任,他相信林墨定能带领台岛度过难关。
村里的公告栏前,围满了人。一张招募沿海民兵的告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许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看着告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深知,一旦战争爆发,保卫台岛就是保卫自己的家园,守护自己的亲人和生活。一位名叫小虎的年轻渔民,握紧了拳头,说道:“我要报名参加民兵,要是大明水师敢再来,我就跟他们拼了!” 他的话语充满了斗志,引得周围的年轻人纷纷响应,大家踊跃报名,希望能为保卫台岛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在百科学院的实验室里,灯火通明,科研人员们正在夜以继日地工作。实验室中摆满了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瓶瓶罐罐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各类图纸散落桌上。他们致力于改进武器装备,研发新的防御技术。一位科研人员正在调试一台新型的通讯设备,这台设备外观小巧,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科研人员全神贯注,额头布满汗珠,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设备的参数,希望能通过它实现更高效的信息传递,以便在战时更好地指挥作战。旁边的实验台上,摆放着新型火药的样品,另一位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爆炸威力测试,为提升火炮的杀伤力做着努力。
林墨从议事厅出来,看着百科学院内忙碌的景象,又望向远处的村落与集市。他的心中既有沉甸甸的压力,又充满了希望。压力来自于即将到来的战争威胁,而希望则源于台岛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他深知,台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只要全体军民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抵御风雨,度过难关。在这风雨欲来的时刻,台岛正全力以赴地准备着,以坚定的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