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何雨柱、何大清、蔡全无以及何雨水这一家人匆匆忙忙地吃完了早饭。随后,何大清和蔡全无一前一后走进了厨房,准备开始煮那些刚买回来的下水。而何雨柱呢,则手脚麻利地将新购置的几个大大的木盆一一摆放好,放在了院子当中显眼的位置。接着,他往这些木盆里倒入了热气腾腾的热水,并仔仔细细地清洗了一番。等到一切收拾妥当后,他便从锅中捞出了心肝肠肚之类的下水食材,小心翼翼地放置到盆子里,让它们自然晾干。紧接着,他又不知从哪里变出了另一个盆子,这个盆子可不小,足足能装下五十斤的甜面酱!然后,他端着这个装满甜面酱的盆子返回了厨房。
此时的厨房里,何大清已经开始动手熬制那香气四溢的酱料了。何雨柱见状,赶忙与蔡全无一同走向地窖,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从里面搬出了剩余的九百多斤猪肉、九个腔子,还有那一千多斤的牛肉和羊肉。他们先是将羊肉均匀地分成了四片,接着又把猪肉按照部位的不同,分别切成了大约一斤重一块的样子,至于牛肉,则被分成了每块约十斤重的大小不一的块状。做完这些之后,何雨柱又马不停蹄地把那些猪头和猪蹄子从大锅里捞了出来,放在一旁晾着。然后,他又将大锅内原本的卤汤全部打捞干净,重新倒入清水。做好这一切准备工作后,他就出门去拆解那些猪头和猪蹄子上面的骨头了。没过多久,何大清也走出了厨房,只见他手上拿着刷子,正熟练地给刚刚处理好的食材涂抹着调制好的酱料。就在这时,锅里的水烧开了,何雨柱听到动静赶紧跑回来,将那一千多斤的猪牛羊等肉类一股脑儿地放入锅中。等到锅再次沸腾时,水面上渐渐浮现出一层厚厚的浮沫。于是,他拿起大勺,动作娴熟地将这些浮沫一点点地撇去。接下来,就是要把那些煮好的下水有条不紊地整理归置起来啦。
这天上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何家的小院里。何雨柱伸着懒腰走出房门,看到父亲何大清正在院子里忙碌着。他走上前去,开口问道:“爸,咱中午吃啥呀?”何大清停下手中的活儿,思索片刻后回答道:“要不吃面条吧,简单省事还顶饱。”何雨柱听后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行啊,那我这就去准备和面。”
说着,何雨柱转身走进厨房,挽起袖子,熟练地舀出面粉倒入面盆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开始揉面。不一会儿功夫,面团就在他那双有力的双手下变得光滑柔韧。和好面后,何雨柱将其放在一旁醒发,接着又走到案板前,找出一块约一斤重的新鲜猪肉。只见他手起刀落,快速地将猪肉剁成细碎的肉酱。
随后,何雨柱点燃炉灶,往大锅中添入足够多的水。待水烧开后,他小心地把肉酱放入锅中煮熟。待到肉酱差不多熟了的时候,他拿起一个大笊篱,迅速地将肉酱从锅中捞出,倒进事先准备好的大盆里。紧接着,他又往锅中倒入一大盆香浓的卤汤,并把刚捞出来的肉酱重新放回锅中。就这样,卤肉汤在锅里咕嘟咕嘟地翻滚着,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十一点钟。此时,锅里的肉酱已经炖煮得十分入味,色泽红亮、香味四溢。何雨柱小心翼翼地把肉酱逐个捞出来,分别盛放在不同的小盆里,然后再均匀地涂抹上一层厚厚的酱汁。做完这些之后,他发现还有一些剩余未煮的肉块,于是便将它们统统放进大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继续煮制起来。
趁着这会儿工夫,何雨柱开始动手炒制炸酱。他先在热锅中倒入少许食用油,等油烧热后,将葱姜蒜末等调料放入锅中煸炒出香味儿。接着,他把刚刚做好的肉酱倒入锅中,大火翻炒均匀。随着铲子不断翻动,炸酱的味道越来越浓郁,让人闻着直咽口水。
炒好炸酱后,何雨柱将其盛出锅备用。他又找来一口更大的锅,往里添加了大半锅清水,准备下面条。与此同时,他回到案板前,取出擀面杖,开始用力擀压起刚才醒发好的面团来。只听见擀面杖与案板碰撞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不一会儿,一张薄厚均匀的面皮就展现在眼前。
这时,另一口锅里的水也沸腾了起来。何雨柱赶忙将擀好的面皮切成细细的面条,然后轻轻地放入锅中。面条在沸水中上下翻腾,仿佛一条条欢快的鱼儿。何雨柱站在灶前,手持长筷不时地搅拌着,防止面条粘连在一起。
大约十几分钟后,面条终于煮好了。何雨柱用漏勺将面条捞出,沥干水分后盛入一个个大盆里。接着,他又往每个盆里加入两勺热气腾腾的面汤,让面条充分吸收汤汁的鲜美滋味。最后,他把香喷喷的炸酱和鲜嫩可口的脑花一同端到正房餐桌上,并顺手切了些胡萝卜丝当作菜码摆在一旁。
一切准备就绪后,何雨柱高声呼唤家人前来用餐。何大清、蔡全无以及妹妹何雨水听到声音纷纷来到桌前坐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面条,一边闲聊着家长里短,气氛温馨而融洽。
吃完饭收拾完碗筷后,何雨柱返回厨房。他首先来到大铁锅前,用勺子仔细地撇去表面漂浮的浮沫,然后将煮好的肉块一一捞出来,换上新的卤汤再次将肉块放入锅中。接着,他在炉灶里加了几根木柴,让火势更旺一些,以便更好地炖煮卤肉。处理好这些事情后,何雨柱又前往耳房,找出那本珍藏已久的《鲁班经》,准备好好研究一番。来看
何雨柱坐在昏暗的灯光下,聚精会神地看着手中的书籍,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直到墙上挂钟的指针指向凌晨两点,他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本。伸了个懒腰后,他起身走到炉灶边,熟练地将锅中煮得熟透的肉块捞了出来。接着,他端起一旁何大清早已熬制好的浓稠肉酱,均匀地涂抹在每一块肉上。随后,他仔细地把肘子用干净的笼布包裹好。
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何雨柱朝着里屋喊了一嗓子:“爸、蔡叔,快来厨房帮忙啦!”不一会儿,何大清和蔡全无便匆匆赶到了厨房。三人齐心协力,将那一个个装满了足足有三百多斤重的大肉盆小心翼翼地搬出了厨房,放在院子里通风处晾着。
忙完这些,何雨柱感到有些疲惫,于是回到自己的耳房躺下休息。然而仅仅睡了一个小时左右,三点的时候他就猛地睁开眼睛起床了。他迅速洗漱完毕,然后来到院子里推出那辆老旧但结实的三轮车。紧接着,他再次走进厨房,呼喊着何大清和蔡全无一起出来。他们先是合力抬起三大盆已经腌制入味的酱肉放到三轮车上的案板上,接着又抬起另外三盆下水摆好。
一切就绪后,何雨柱拿起锋利的菜刀,将几张厚实的纸张铺在秤盘上,又从抽屉里取出几个鼓鼓囊囊的布袋,里面装满了零钱。做完这些,他用力推动三轮车出了院门。这时,一直在屋里张望的何雨水瞧见三轮车缓缓驶出,连忙快步跟上去,与蔡全无一起紧紧地扶住车后的挡板。就这样,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上路了。
没过多久,他们就抵达了前门大街的布庄门口。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一张破旧的木桌搬到路边,迅速地支起了售卖的摊子。何雨柱清了清嗓子,扯着嗓门大声吆喝道:“新鲜美味的下水嘞,三十五个铜子一斤!香气扑鼻的酱头肉哟,五十五个铜子一斤啦!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啊!”
酱猪肉八十五个铜子一斤,酱牛羊肉则要九十五个铜子一斤。不少顾客前来购买时,纷纷询问何大清为何今日价格突然上涨。只见何大清无奈地摇了摇头,解释道:“没办法呀!这城被围啦,啥东西都运不进来。这不,就连下水今天都涨了足足五十个铜子呢!猪牛羊这些肉,每斤也涨了五个铜子。我总不能做赔本买卖吧?所以只好跟着一起涨价喽!”众人听他这么一说,恍然大悟,虽然心中有些不情愿,但还是赶忙抢购起来。结果,今天还没到六点呢,所有的货品竟然就已经销售一空了。
何大清仔细地点了点手中的五十个铜子,然后拿起一条特意留下来的猪尾巴,走到布庄老板面前轻轻放下,并说道:“老板,明天我可不出来摆摊啦,得先歇息一天,看看这涨价的势头到底怎么样再说。”那布庄老板连忙回应道:“大清啊,要不你再过几天再来呗,我给你在门口留着摊位呢!”何大清笑着跟布庄老板客气了好一会儿,这才转身走了出去。
此时,外面的何雨柱早已等候多时。父子俩一同买了一刀草纸,将其放置在三轮车上后,何大清便骑上自行车,而何雨柱则用力蹬起三轮车来,载着妹妹何雨水以及蔡全无缓缓往家走去。回到家中,他们将三轮车推进了中院。这时,住在隔壁的易中海眼尖,看到何大清回来了,急忙拎着一个口袋快步迎上前去,递给了何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