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幸澜正在跟老赵说店铺的装修的事情。
“娘,店铺找好啦?”
“买下一间了,原来也是卖胭脂水粉的,倒是省了大肆装修,只要细节处收拾一下,就能开业。”
回答了女儿,周幸澜又接着转头给老赵讲完装修的事。
苏玥安静地在旁边听着。
周女士这是把装修店铺的事情全盘交由老赵去忙了。
交代完店铺的事之后,让老赵去准备开饭。
“娘,我爹还没回。”
“他好不容易出去一趟是不打算这么早回的,我收到他留言了,在街上又遇到以前的同窗,说是晚饭后再回。不用理他,我们去吃,试试郑福的手艺。”
苏泽和苏泉也几乎同时到的饭厅。
桌上饭菜已经摆好,郑福和卢氏在旁边候着,看得出他们有些紧张,毕竟,这是他们做的第一顿饭。
蒸肉羹,炖鸡肉,炖鱼,肉沫煮胡瓜,煮葵菜,老鸭汤,苏玥数了,五菜一汤。
周幸澜坐下后,发现桌上就儿子女儿和侄子,下人是不一起吃的,但她可从没有把纪六当成下人。
“老赵,把纪六叫过来吃饭。”
“是。”
老赵离开很快又回来,“夫人,纪六说他在厨房那边吃,他还说主就是主仆就是仆,不可坏了规矩。”
从湾塘县来临江城的的两天,路上都是一起吃的,苏家一家子都没有把纪六当成家里的仆人。
纪六拿规矩说事,周幸澜想了想,算了,随他吧,或许他跟自己一家子坐一起吃饭可能也不习惯,会拘谨。
“你们吃的是什么菜?”
“回夫人,是肉沫煮胡瓜,煮葵菜,还有米粥。”
端上来的肉沫煮胡瓜,那真就是一点点肉剁吧剁吧下去跟瓜一起煮,那都不算肉。
“以后,你们的一日三餐也尽量丰富些,早上肉包子馒头米粥青菜搭配好些,午餐和晚餐两荤两素吧,至于主食是干饭还是稀饭,你们爱吃什么商量,轮流来也行,每逢节日适当添加菜式。”
周幸澜是这样想的,人家那么便宜卖身到自己家为奴为婢,生杀大权都交给自家了,吃还不让人吃饱么?
反正他们吃的米又不是自家在现代囤的,她交代过老赵,她拿出来的米面只供家里人吃,他们吃的是集市买的粮。
“是,多谢夫人!”
就是肉沫煮胡瓜,煮葵菜,还有米粥,对于老赵和其他人来说,已经是很好的吃食了。
两荤两素,还有干饭稀饭随便选,他们做下人的都不敢想,可现在,主人说他们也可以这样吃!
老赵,还有在旁边等着主人对他们的菜品点评的郑福夫妇,都跪下谢夫人。
特别是郑福夫妻,谢得真心实意的,他们别人家当个下人,知道吃的是什么东西。
“你们起来吧,别动不动就跪。”周幸澜动筷子,示意三个孩子,“吃吧。”
苏泉跟着大伯这几天已经学乖,长辈不动筷他不敢开吃,大伯娘一说能吃了,他才像个小饿狼似的。
苏泽敲了一下苏泉,“停下,看着你大哥我是怎么吃饭的,学着!”
“呃……”苏泉捂住嘴,小心地瞧了眼大伯娘,才回应大哥,“好的大哥,我学。”
“我只教你一遍啊,下次吃饭没记住我就打你,夹菜夹自己面前的,不许翻菜碟,不说跨过别人的筷子去夹菜,饭和菜要一口一口吃,不许叭叭叭的扒饭,不许吧唧嘴,嘴里有饭菜没吞下去时不许说话……”
本来周幸澜想说教一下这个侄子的,现在好了,不用她开口。
苏泉在他爹娘面前那是混子似的,再者,几年之前饭都吃不饱了,苏顺利和曾氏也不会在这上面多注意,话说他们自己可能都有些坏习惯。
不过还好,苏泉这小子不难教,看苏泽说一遍,他就改不少了。
周幸澜分别试了蒸肉羹,炖鸡肉,炖鱼,肉沫煮胡瓜,煮葵菜还有老鸭汤,在没有科技狠活的加持下,味道仍然不错。
桌上的五个菜一个汤,无疑是没有炒菜的。
全都试吃过,周幸澜放下筷子,对一直忐忑站在旁边的郑福说道,“菜的味道很好,汤的火候也很足。”
“多谢夫人的肯定,我一定会好好做菜的。”
“嗯,我这里有一个祖传的做菜方式,下次得空了再教与你。”
“好的,小的一定认真学。”
郑福夫妻没有走,直到饭桌上最后一人放下碗筷,卢氏很适时地端上她做的两道点心,是最常见的绿豆糕和核桃酥。
大人小孩几个都每样也尝了一小块,都点头说好吃。
郑福和卢氏这下算放心了。
饭后,有麦冬和竹叶收拾,周女士算是彻底解放家务活。
苏泽苏玥也不用像在峡谷时那样帮忙洗碗,爽歪。
特别是苏泽,把自己关房间了,让苏泉别去吵他,就偷偷翻窗离开自己的小院,然后翻墙出去,找秦笙鬼混去了。
苏玥的时间倒是规律,练舞的习惯保留了下来,练了小半个时辰出来,大丫噌噌噌的给她拎了两大桶热水进洗漱房。
谁说大丫憨傻?人力气多大多会干活呀。
洗漱完,傍晚被大丫帮忙洗干净的豆豆也进了房间卧在木地板上。
苏玥很自然的拿出手机玩单机游戏,平板听音乐。
除了父母哥哥,就只有和几只老虎在一起时才能这么肆无忌惮,完全放心,老虎不会说话嘛,就不怕秘密会暴露,可以随时拿空间里的东西出来玩。
玩累了,就在豆豆的肚皮上睡着,直到豆豆把她拍醒,才把手机平板这些东西收空间里,然后爬上床接着睡。
第二天吃早饭,只有苏玥,老苏,周女士,苏泉。
“阿泉,你哥呢?”
“我不知道,我喊他起床了,他不起。”
实际不是大哥不起床,是大哥的房锁着他进不去,也听不见大哥答应。
“那不管他,你哥的书房里也有些书,笔墨你随便用,玩累了就读书练字,大伯过些天给你找个书院去读书。”
“大伯我读书不急的,你温习要紧。”
苏泉读不读书不要紧,他只要能来府城玩就行。
叮嘱了侄子,苏平安又问了问周幸澜店铺的事。
“你买了店铺,货源也跟不上啊,我提议啊,你不如多买几个人,死契的那种,然后在店铺后院,没有后院的可以把店铺后面的房子一起买下,当小作坊,当原材料和成品仓库,还有员工宿舍,然后你再培养几个干生产的?”
“嗯,也是个办法,等这个店铺开起来,村里那边有闲人的话,再让曾氏多教些人,县里的铺子销不了那么多,可以运到府城。”
府城大,用得起香皂的人家更多,府城下还有好几个大县,还能招经销商,嗯,周女士是有这个计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