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正常,叶铭今天的所有言行,得罪的人太多,甚至连他都接受不了,叶铭不死,天下大乱。
两害相权取其轻,杀叶铭,已经是他唯一的选择。
难不成陪叶铭一起疯?
那绝不可能,满朝文武不会答应,天下大势,也不会允许他答应。
真答应了,那他可能会和百年前的武宗皇帝一般,溶于水。
别人不知道真相,他作为九五之尊,自然知晓,武宗之所以是武宗,正是因为他了不得!
他为什么在史书之中是昏君?就是因为他做了让文官集团无法接受的事情?
甚至他之所以会死,都是因为文官集团无法接受,不将他搞死,文官集团的日子不会好过。
他此刻和叶铭站在一起,那他的命运,也会和武宗一样。
【崇祯元年五月,你听到消息,陛下以袁崇焕为蓟辽督师,全权负责辽东事,按照袁崇焕的计划,开始了有序向北推进,最先光复的,是被叶铭糟蹋到极惨的广宁地区,大小凌河周围,构建了极多的堡垒,松山千户所、大凌河千户所、广宁中屯衙、大安堡、大茂堡等等。】
【维持关宁锦防线,每年就需要花费六百万两白银,如今要维持广宁地区的防备,加上修建堡垒、长城,每年耗费的银两,已经达到了一千万两!】
朱由检看得触目惊心,一千万两!
大明一年的税收,也不过两千多万,这一个地方,就耗费了足足一半!
大明真的能够承受如此多的银两负担吗?
【皇太极对于大明的推进,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他们只是在守在三岔河,静静地看着明军经营着广宁地区,看着你们屯兵、屯田,只是偶尔进行骚扰,你们不胜其扰,毕竟论战力,你们不如建奴,你们只能龟缩于堡垒之中,静静地看着建奴肆掠。】
朱由检看到这,忍不住叹息。
所以,每年花费上千万两白银,得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果吗?
真的……值得吗?为了所谓的不失土?
【不过辽东聚集的兵马极多,皇太极也有些投鼠忌器,所以广宁地区的防御属性,在无数白银的堆叠下,变得越来越强,迁移人口,屯兵屯田的策略,让广宁地区变得愈发稳固,再加上这些年朝廷善待蒙古,广宁地区看起来,已经是坚不可摧。】
【崇祯三年,广宁地区,已经是铁桶一片,无论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亦或者是你,都认为此地已经是固若金汤。】
【你也觉得,好像当年叶铭说的那些,是错的,按照袁督师的方法,好像也不错,虽然耗费了极多的钱银,但取得的战果,好像还不错?】
【崇祯四年,局面发生了变化,由于加征数额巨大,再加上底层胥吏克扣盘剥,百姓生活难以为继,从崇祯元年开始,西北年年大旱,难以为继的百姓再也无法生活,离开家乡,一路流窜乞活,流窜着,就变成了造反,如今西北诸省,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朝廷对辽东的策略,发生了变化,由于西北诸省的乱局,导致朝廷必须要花费极多的精力平定,钱银之事,变得更加捉襟见肘,而且原本属于几省的辽饷份额无法收齐,辽东因此缺银,长此以往,军心必定动荡。】
朱由检看到这,整个人都有些惶恐不安了。
为什么短短几年,局面会变成这样?
前几次模拟,他也听到了一个名字,高迎祥,此人自称闯王,也是给大明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他突然想起,不久之前,陕西巡抚上呈奏本,说陕西大旱,尤其是陕北地区,青苗几乎死绝,百姓难以存活,请求陛下体恤,减免辽饷。
未来西北之乱局,好像此时此刻,就已经有征兆了,只是他一开始并没有注意罢了。
【你看到大明此刻的乱局,心中担忧,想起曾经的那位在你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叶铭,你不禁在想,如果当时陛下听了叶铭的话语,放弃辽东,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只是很快,你就摇了摇头,此刻说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崇祯五年六月,弹劾袁崇焕的奏本,已经慢慢变多,其中数兵科给事中李万基之言,最为激烈,他言从古至今征战,未有陈兵十五万,数年而不进者!也从来没有为防范敌人,虚设十五万兵马坐食自困者!朝廷每年靡费千万两,只得守成之众,而非进取之兵,殊为可笑。】
【你心中叹息,如此压力之下,辽东局势,怕是难以维持了,果然,没过多久,蓟辽督师袁崇焕找到你,让你做好进攻三义关的准备,你明白,朝廷已经无法维持辽东的局面,西北辽东两线作战,继续拖下去,大明必然会被拖垮,所以朝廷希望辽东之兵,锐意进取,伺机与建奴决战,尽早分出胜负。】
【你心中泛起担忧,在这样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备战,实在是极为危险,而朝廷直接派出钦差督战,你无可奈何,也只能顺从。】
朱由检也必须是叹息,的确是危险,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如今局势,已经顾不得其他了,布置在辽东的将士,必须要主动出击,寻找战机了,因为朝廷已经无法担负辽东和西北两线作战的巨大消耗了。
必须解决建奴,再让辽东的精锐入关平乱,大明才有一线生机。
而且,不能直接撤走,否则数年时间,花费数千万两白银经营地关宁锦防线,经营出来的固若金汤的广宁地区,就会为建奴做嫁衣。
【崇祯六年,袁崇焕带领十万大军,兵分三路,你带领其中一路三万兵马,向西而去,你们急于寻找建奴主力决战,可建奴故意遛你们,在偌大的草原上不见踪迹,只是不停派出小股军队袭扰,你们不堪其扰,士气大跌。】
朱由检脑海中,想起叶铭不久之前说的话,一旦主动找建奴决战,必定会失去天时地利人和,一旦你真正和建奴的大部队相遇,那就是建奴确信已经可以吃掉你。
如今看来,一语成谶。
叶铭的对建奴的了解,其他人根本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