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吾能直到此刻方才恍然大悟,难怪当自己意欲斥责那个人时,朱瞻基会冲自己轻轻地摇头,其目的竟然是想要给其二叔朱高煦设个圈套、找点麻烦啊!
这个小家伙,年纪虽小,但心机之深沉、手段之高明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朱吾能不禁暗自思忖:不愧是出身于皇室之人,果真与众不同。
若是换作自己身处这般复杂的环境之中,恐怕连电视剧里的第三集都熬不过去就得领盒饭了。
想到此处,朱吾能摇了摇头,决定不再深思这些权谋之事,倒不如好生地游览一下这座繁华热闹的南京城。
朱吾能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那些有关穿越到大明朝的书,里面的主人公们往往都会在那风景如画的秦淮湖畔,演绎出一段段缠绵悱恻、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
一想到这里,他这个单身狗便心生向往,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往秦淮湖畔亲身感受一番,期望能够在此处留下专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
可想着朱瞻基年仅 8 岁,就算这孩子再怎么聪明伶俐,让他带着自己去逛秦淮湖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这使得朱吾能心中略感失落,原本高涨的兴致瞬间被浇灭了大半。
无奈之下,只好转过头去,对朱瞻基说说:“阿狸,要不我们去你父王开的店铺去看看?”
“行吧!”
朱瞻基点了点头应道,然后便领着朱吾能朝着店铺的方向快步走去。
就在这时,一位身形略显佝偻,穿着打扮如同公公一般的人,急匆匆地向着他们奔跑而来,对着朱瞻基和朱吾能,毕恭毕敬地行了个标准大礼。
“殿下,陛下特意命奴才前来催促您速速回宫。陛下想要见见这位爷,说是有极为重要的事情需要与二位商议。”
公公低着头,语气谦卑地传达着朱棣的旨意。
一听朱棣要召见,朱瞻基不敢有丝毫怠慢,他急忙转头对朱吾能说道:“大哥哥,皇爷爷召唤,想必是有要事要和你相商。下次我再带你好好逛逛。”
当两人回到宫中,直奔养心殿而去的时候,发现朱高炽以及姚广孝早已等候在此处多时了。
朱棣坐在龙椅之上,远远望见朱吾能走了进来,脸上顿时露出一抹和蔼可亲的笑容,亲切地招呼道:“大侄子呀,你可算是来了!朕近日一直在思考一件大事,就是想要效仿你们那里的模式,建立起大学和军校。今日召你前来,便是希望能够听听你对此事的看法,以及能否给出一些宝贵的建议呐。”
朱吾能不敢怠慢,急忙躬身行礼,待心绪稍稍平复后,方才说道:“伯父,您英明神武,高瞻远瞩!这大学旨在培育出各行各业的贤良之才;而那军校,则可为咱大明朝塑造无数赤胆忠心、英勇无畏的将士,以扞卫家国之安宁!”
说罢,他微微抬头,目光缓缓扫过朱棣、朱高炽、姚广孝以及朱瞻基等人。
紧接着,朱吾能深吸一口气,继续言道:“你们四位都去过600年后的现代,在我们那,无论男女,皆享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
就拿我来说吧,三岁读幼儿园,先是小班,接着升中班,然后又历经大班与学前班,如此这般,方完成了学前教育阶段。之后,便是六年小学,三年初中。
接下来又是三年高中苦读,最后还经历了四年大学生活。这不,我才25岁,若将幼儿园也算在内,我竟然已经在学堂里度过将近二十个寒暑春秋!”
稍作停顿,朱吾能见众人听得认真,便越发慷慨激昂起来:“我们那儿,有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依我之见,这军校固然应当建立,大学亦不可或缺。然而在此之前,理应率先在大明的每一乡、每一县建小学才是当务之急啊!只有让孩子们自幼便能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日后方能成为国家之栋梁,为大明朝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首先要做的便是,教众人识文断字,从而帮助他们彻底摆脱文盲的身份,使得读书这件事情不再成为遥不可及、高高在上之事。
而在学校之中,所教授的内容可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认字,还应当包含一些基础性的实用技能与本领。如此一来,学子们不仅能够掌握文字知识,更能具备一技之长,将来踏入社会时便能更好地立足。”
听到这里,朱高炽不禁微微皱起眉头,面露难色地说道:“想要建立众多学校,并推行全面免费的义务教育,对于朝廷的财政而言无疑将是一项极为艰巨的挑战!毕竟,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
朱吾能心里自然清楚此事操作起来困难重重,他想了想,十分郑重地开口提议道:“要不然这样吧,不妨先从小范围内选取几个地方作为试点。倘若试行之后成效显着且切实可行,那再逐步扩大范围并加以推广普及。”
朱吾能又接着补充说:“伯父,我跟大哥定会拼尽全力去赚取钱财。就像我们那边也有不少贫困地区,一些富有又怀有善心之人都会踊跃捐赠资金用以兴办学校,称之为希望小学。依我看,大明朝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呀!只要是谁捐款助学了,伯父您亲自为其题字留念,想必一定会有很多人心甘情愿慷慨解囊捐资办学的。”
朱棣、朱高炽等在场诸人闻听此言,纷纷不住地点头称是,皆认为此计甚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哦,伯父!”
朱吾能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像是想起什么重要事情一般说道:“我都差点忘记跟您讲啦,其实,这打仗也是能够赚到钱财的呢!您看,您现在不正好缺少银子嘛,而那倭国可是有着极为丰富的银矿资源哟!”
朱吾能一边说着,一边想着刚刚过去不久的第 11 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耻可不能忘啊!
“伯父,只要精心策划,一举击败倭国,那些丰富的银矿就将成为大明朝的囊中之物,到时候你们就不用为银子发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