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上次受伤处于半昏迷状态,是被朱高炽背着到朱吾能那的。
这一次,当他清醒地发现,自己咻的一下,就从现代穿越回了明代时,不由得一阵慌乱和迷茫。
这太神奇了,一下子就跨越了600多年。
看着朱高煦张大嘴巴,惊慌失措的模样。
朱棣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怒喝道:“看看你这副熊样!哪里像王爷,像从没进过城的乡巴佬一样!”
此时,朱瞻基并不在寝宫。
若是他在,听到自己的皇爷爷如此数落朱高煦,心里肯定会吐槽一番。
当初第一次带皇爷爷去朱吾能那,虽然他故作镇定,但脸色也没好看到哪里去,比他二叔也只强上那么一点点而已。
而且我们祖上也是农村出身,曾祖父还要过饭呢,骂二叔乡巴佬都不如,歧视农村人吗?
朱吾能见朱瞻基不在,便向朱棣拱了拱手,说道:“伯父,那我先回去了。”
朱棣未出言挽留,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便带着朱高煦和朱瞻壑走出了朱瞻基的寝宫。
朱棣径直朝乾清宫走去,朱高煦和朱瞻壑见状,和朱棣打了个招呼,就回王府了。
朱棣刚踏入乾清宫,阮安已经满脸堆笑地快步迎了上来,“陛下,您回来了。”
朱棣随即沉声吩咐道:“速速前去传太子来见朕!”
没过多久,朱高炽便迈着急匆匆的步伐赶到了乾清宫,身后还紧跟着朱瞻基。
朱棣见到两人,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道:“小能租了架私人飞机,说是要去北京看阅兵,还要赴珠海看航展,去内蒙古看草原。
私人飞机可花了足足五百万租金,能容纳十人乘坐,这么多钱花了,可不能白白浪费,还能再坐四个人,你想一想,究竟带谁去?”
话音未落,一旁的朱瞻基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之情,迫不及待地高声喊道:“皇爷爷,孙儿想去,孙儿要报名!”
朱高炽摸了摸朱瞻基的脑袋,略作思考后回答道:“父皇,依儿臣之见,不妨带上杨士奇、夏元吉以及朱勇三人同行吧。朱勇主管神机营,若能去航展观摩学习一番,定能更好地了解咱们大明如今的火器水平到底处于何种境地,也好明确日后改进与发展的方向。
而杨士奇、夏元吉,一个内阁大臣,一个户部尚书,都是朝廷重臣,二人皆对父皇您忠心不二。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心中时刻记着大明,牵挂着黎民百姓,更是一心一意办实事之人。
他们如果去现代看过,以后父皇你想改革,也可以容易些,会得到他们的支持。有他们陪伴您左右,想必此次行程定会收获颇丰。”
听完朱高炽所言,朱棣微微皱眉,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过一会,他缓缓开口道:“此次出行,还能再携带四人同行,如此一来,加上阿狸就四个人了。唉,朕还想带你母后一起去呢。”
需知,依照原本的历史轨迹发展,此时的徐皇后早已因病离世。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因朱瞻基意外获得的穿越能力而发生了改变。
朱瞻基结识了朱吾能,利用现代医学成功地将徐皇后从生死边缘挽救回来。
自那以后,朱棣对徐皇后愈发珍视和宠爱有加。
前些日子,徐皇后照料受伤的朱高煦,留在现代医院。
使得朱棣好几天没见到徐皇后,心中不禁对自己这个二儿子,都产生了些许恼怒之意
朱棣稍作思索后,接着说道:“罢了,罢了!阿狸和壑儿都是孩子,他俩合起来顶多算作一个成人。即便再带上你母后,应当也是能够容纳得下的。”
这时,朱高炽连忙应声道:“父皇,您说的有理。
父皇,那租私人飞机的五百万,您可得付给贤弟。”
朱棣面露诧异之色,疑惑地反问道:“小能未曾向朕讨要这笔费用啊?”
“再说了,小能既然称朕为伯父,身为侄儿,孝顺长辈岂不是天经地义之事?况且,朕还赏赐给他这么大的侯府呢!”
朱棣一脸理所当然地说道。
“父皇,您可千万别再念叨啦!小能可是个不折不扣的财迷,如果您当真不肯拿出这 500 万,他想必也会自掏腰包的。
只不过嘛,谁知道他会在背地里怎样咒骂您呢!依儿臣之见,您不妨多赏赐些黄金珠宝首饰之类的东西给小能,也好让他能够有所贴补。”朱高炽赶忙进言道。
朱棣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嗯,此事朕心中有数,自然会妥善处理的。太子,你即刻亲自前往杨士奇与夏元吉的府邸,将旨意传达他们。不过需谨记,对于具体事宜不必多言,只需告知他们需要离京几日即可。至于朱勇那边,朕会派遣小太监前去传旨的。”
“好嘞,那儿臣这便动身前往夏元吉和杨士奇的府上。”朱高炽应诺一声后,转身匆匆离去。
朱高炽离开后,朱棣怀带着朱瞻基去了徐皇后的坤宁宫。
朱棣将坐飞机去北京珠海一事告诉徐皇后。
徐皇后听闻此事,眼中满是兴奋与好奇。
随后,徐皇后吩咐宫女前去传唤太子妃张妍,向她交代了宫中的各项事宜。
徐皇后还承诺,回来会给太子妃带礼物。
翌日
大明皇宫宣政殿
文武百官整齐地站立两侧开早朝,待处理完朝政后,朱棣面色凝重地开口说道:“诸位爱卿,近日皇后身体略有不适,朕需陪伴其左右数日。在此期间,朝中大小事务皆由太子监国处理。望各位爱卿能全力辅佐太子,共保我大明江山社稷之安稳。”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
有些大臣心中虽觉得这理由似乎略显牵强,但想到平日里许多重要的国家大事皇上也放心交予太子打理,如今由太子监国倒也算是合情合理之事。
然而,亦有一些心思缜密、喜欢揣测圣意的大臣暗自思忖起来,认为朱棣此举背后定然隐藏着某种深意。
一时间,各种猜测在这些大臣们的脑海中涌现而出。
毕竟皇上前不久刚被刺杀,被汉王所救,汉王受了重伤,直到现在还没露面。
东宫众多属官皆遭拘捕,太子亲卫队的人也未能幸免,连和太子亲近的神机营中的诸多将士也被牵扯其中,太子本人更是被禁足。
虽然不久后,太子的禁足令被撤销,但这么快,皇上就命太子监国。
如此仓促之举,不禁让人揣测,莫非是皇上对太子心生不满,故而想要借此机会抓住他的把柄和过错?
朱棣对朝堂的诸位大臣们的暗中揣测,全然没有放在心上。
早朝结束后,他留下了杨士奇、夏元吉以及朱勇三人,带着他们急匆匆地向着朱瞻基所在的寝宫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