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怀揣着复杂至极的心情,踏上了通往邺城的道路。
回想起过去的一年时光,荀彧不禁感慨万千。当初那个被他并不看好的袁绍,竟然以惊人之势迅速崛起,一路高歌猛进,一举攻占了北方四州,摇身一变成为了威震天下的北方霸主。这一巨变实在是超乎了荀彧的想象,令他始料未及。
反观自己所投奔的曹操,虽然其事业也算是稍有起色,好不容易才成为了兖州之主,但没过多久,曹操为了报杀父之仇,不顾一切地贸然出兵,结果却落得个老家失守、被困东平的下场。这样的局面,与如日中天的袁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此刻,荀彧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自我怀疑:难道真的是自己看人的眼光不如大哥荀谌吗?当年毅然决然地舍弃袁绍转而投靠曹操,莫非真是一个大错特错的决定?然而,事已至此,再多的懊悔和思量也已于事无补。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那就只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辅佐曹操,期待有朝一日能够扭转乾坤。
邺城将军府内,袁绍端坐在正厅之上,以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来对待荀彧这位来自曹操阵营的使者,既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倨傲姿态以立威,也并未表现出过分的客套和殷勤。
荀彧恭恭敬敬地将曹操求援之事详细禀报给袁绍,言辞恳切且条理清晰。袁绍静静地聆听着,偶尔微微点头表示理解。待荀彧讲述完毕之后,他沉默片刻,似乎在心中权衡利弊。过了一会儿,袁绍终于缓缓开口说道:“文若放心,孟德乃是我的挚友,如今他身陷困境,我自然不能坐视不管。我会立刻下令让属下运送五千石军粮前往东平支援你们,随后便着手集结大军前去剿灭那吕布贼子!”
听到袁绍如此干脆利落地答应相助,原本应该感到欣喜的荀彧却并未流露出过多的欢喜之情。相反,他的内心深处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怅然若失之感。回想当初,自己曾自视颇高,对袁绍心存轻视;而如今看来,袁绍或许同样未曾真正看重过自己。想到此处,荀彧不禁暗自苦笑,这般结局倒也算是各得其所、互不纠缠,从此之后彼此相安无事,各自走属于自己的道路吧。
既然已经得到了袁绍明确的答复,完成使命的荀彧便不再多做停留。他向着袁绍拱手一礼,然后转身离去,踏上了返回东平向曹操复命的路途。一路上,荀彧思绪万千,但最终都被他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
听闻荀彧详细地汇报完情况之后,曹操不禁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一方面,他心中暗自欢喜,因为袁绍竟然如此爽快地答应给自己送来大批粮草,并派遣军队前来支援。有了这些援助,自己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便可迎刃而解。然而,另一方面,曹操却又忧心忡忡,生怕这只是刚逃出狼窝,紧接着便要掉入虎穴。毕竟,一旦袁绍帮忙成功击败吕布,那么这兖州之地是否还能够重新回到自己手中呢?这个问题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曹操心头,让他始终无法完全放下心来。
就在荀彧离开不久,袁绍立刻果断地下达了一连串紧密有序的命令。首先,他宣称之前陶谦与那贼子公孙瓒相互勾结,妄图兴兵侵犯自己的冀州领土;不仅如此,陶谦更是胆大包天,竟敢暗中谋害自己敬爱的曹嵩伯父,其罪行可谓天理难容、罄竹难书!于是,袁绍严令陈琳迅速起草一篇讨伐陶谦的檄文,务必将陶谦之恶名传遍天下,让世人皆知其罪孽深重。
与此同时,袁绍调遣赵云率领所属兵团挥师南下,直扑徐州而去。此次出征的目的对外宣称非常明确,仅仅是为了追究陶谦一个人的罪责,对于无辜的徐州军民,则必定会给予宽厚待遇。此外,袁绍本人亲自出马,会同郭嘉一同统率着王越统领的三千锦衣卫、麴义麾下的八千先登营以及典韦指挥的一万陌鬼军,再加上颜良所带领的兵团,浩浩荡荡地向兖州进发,目标直指吕布。
张辽心中满是纠结与矛盾,他实在不愿与曾经的主公以及袍泽刀刃相见。于是,他鼓起勇气,跪倒在袁绍面前,言辞恳切地请求不要随大军出征。袁绍看着眼前这位忠肝义胆的将领,心中自是明白他的难处和心思。略一思索后,袁绍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张辽的心情,并决定让他继续留在魏郡,负责训练麾下的精锐骑兵。
不仅如此,袁绍深知张辽对昔日袍泽并州铁骑的深厚感情,为了安抚他,更是郑重地向他许下承诺:“文远放心吧。本将军定会竭尽全力,留存并州将士的性命。”听到这番话,张辽感激涕零,连连叩头谢恩。
与此同时,鉴于兖州之战的艰难程度远超徐州之战,袁绍下令向赵云兵团借调关羽、陈到以及他们所率领的一万骑兵。以免对战时并州铁骑想来便来想去便去。
而另一边,当吕布得知袁绍大军即将兵临城下时,不禁怒极反笑。他心中暗骂道:“好个袁绍!竟如此阴险狡诈!先是引诱我去谋取兖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将兖州收入囊中,屁股都尚未坐热乎,给袁绍的感谢信都还未来得及发出,他就迫不及待地率大军前来攻打。显然是把我当作棋子利用罢了!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我已不再是四处逃亡的丧家之犬,而是堂堂正正的兖州之主!此次定要让那袁绍有来无回,然后顺势一举夺下他的四州之地!哼,到那时,这广袤的大汉天下,还有谁敢与我吕布争锋?”想到此处,吕布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浑身散发出无与伦比的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