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毫不拖泥带水的回宫了,反倒是让朱高煦有些意外。
老头子究竟是几个意思?
这算是支持自己?
“高煦啊,你爹似乎也有意对外动兵?”
朱元璋的声音响了起来。
这里的对外动兵,指的自然是对漠北以外的地方,毕竟对漠北动兵,已经是大明的必修课,几年一小打,十来年一大打都是正常的!
“您也看出来了?”
朱高煦不置可否地反问道。
历史上朱棣除了五征漠北之外,对外‘动兵’最多的,应该就属郑和下西洋了!
要知道郑和那几次下西洋,可不是什么‘友好访问’,让大明对你友好的前提,是你必须要对大明俯首称臣,承认大明天朝上国的地位,要来朝贡才行!
像是那些胆敢冒犯大明的小国,国家被灭,国王连同一家老小被郑和绑回来让朱棣发落的也不是没有!
再比如设立辽东地区的奴儿干都司,永乐四年还灭了安南,设立了交趾布政司等等!
还不征之国呢!
其他的不说,安南就在朱元璋列的十五个不征之国当中,他永乐大帝还不是说灭就灭了?
所以听到朱棣用什么不征之国来搪塞自己的话,朱高煦压根嗤之以鼻,在他这里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还没发生的事情,他没必要跟朱元璋多说什么,也不好解释。
“你们父子俩全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性格,尤其是你爹这个逆子,居然还要下什么西洋!”
“兴建宝船,操练水师,这么都是烧钱的玩意!”
朱元璋气哼哼地说道。
然而现在的他也只能生生闷气,压根什么都做不了,更阻止不了。
除非朱高煦能够听他的,但这个孙子很有自己的主意,压根就不会被他给左右!
其实朱元璋生气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自己定下的规矩破了,朱棣还是靠造反夺得的皇位,得位不正啊!
至于其他的,因为有朱高煦这小子的存在,朱元璋反而不会担心。
他相信以朱高煦的本事,大明不管是遇到任何问题,也都能够迎刃而解。
这小子虽然看似对皇位没什么兴趣,但是对于大明的发展和强盛,还是很上心的!
毕竟其他人或许不清楚,朱元璋身为帝魂,这段时间跟着朱高煦,已经发现了他不少的小秘密了!
就比如这小子前些年就在暗中培养商队和一些民间组织,甚至在南洋都已经有这小子布置的后手。
也就是说,为了隐藏自己,朱高煦虽然没有在大明这边搞什么大动作,但是在周边小国,那可是动作不断,显然都是为了以后做准备的!
“皇爷爷,时代变了,用不了多久您就会发现,其实我爹是对的!”
“只不过他看待问题的目光还有时代的局限性,能力有限,能取得的成就也有限!”
朱高煦闻言,却是一脸中肯地评价道。
朱元璋:“……”
这是当儿子的对老子的评价?
如果朱棣没走,听到朱高煦这么评价他,不知道是应该高兴呢,还是应该生气呢?
你这么牛逼,看问题这么透彻,那你上啊!
“罢了,咱就看你们父子俩能折腾到什么程度!”
朱元璋有些心累,他现在什么都做不了,也就只能当一个旁观者。
其实他算是幸运的,谁能想到人死了之后,还能以亡灵甚至帝魂的形式继续存在呢?
当然,前提是现有朱高煦这么个逆天的玩意存在,普通人可没有这么变态的能力!
能够在死后,还能够再看大明,看大明未来的发展,对于朱元璋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恩赐。
更别说朱高煦还把马秀英和朱标他们的亡灵,也都找回来了。
自己今后还能有伴,也不会寂寞了!
从这点上而言,朱元璋那是打心里感激这位孙子,也庆幸自己有一个如此逆天的孙子!
只不过有些话,并不是朱元璋这种性格能够随便说出口的,他不善于表达感谢,但是对待朱高煦的态度,那绝对是独一份!
……
翌日一大早。
朱高煦就带着韦氏和嫡长子朱瞻壑进宫了。
至于侧妃郭氏和其他还在吃奶的儿子,也没必要带着折腾。
礼数到了就行了。
坤宁宫内,朱高煦一家子在和徐妙云话别。
“老二,到了封地之后一定要好好的,千万别乱来,别让娘跟你爹操心知道么?”
身为母亲,徐妙云自然是放心不下这个儿子。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不管朱高煦现在多大了,有多大的能力,在她眼里依旧还只是自己的儿子而已!
“放心吧娘,儿子心里有数!”
“儿子也争取,有机会就回京来看您!”
陪着徐妙云用完了早膳,朱高煦知道时间差不多,也是时候动身了。
“一路小心!”
“记得常给娘写信!”
徐妙云最后叮嘱道。
实际上徐妙云很快就能和朱棣随时通过直播间看到朱高煦在封地内的情况,要说她真的有多担心也不至于,但是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
早朝还在继续当中。
朱高煦这边在和徐妙云告别完了之后,就带着妻儿直接回到了王府。
大门口,数百人的车队已经整装待发,还要先去城外,和已经驻扎在那边的三卫兵马汇合之后,再一起渡江北上。
“出发吧!”
朱高煦一声令下,队伍缓缓启动,踏上了就藩的路程。
不过队伍刚刚出了金川门,朱高煦就将坐下的马儿勒停了下来。
“你们先去和三卫队伍汇合,本王一会就过来!”
朱高煦让队伍继续前进,而自己则留在了城门口。
“出来吧,别躲了!”
等队伍走远之后,朱高煦这才淡淡地开口了。
就见城门一侧,一道熟悉的身影从角落里走了出来,不是朱高燧那货又是谁?
“二……二哥!”
朱高燧望着朱高煦的目光有些心虚,脸色尴尬地喊了一声。
“既然来给我送行,躲着算怎么回事?”
朱高煦似笑非笑地盯着朱高燧问道。
“你没生咱的气吧?”
“昨天咱也是喝多了,才说的那些话,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朱高燧苦笑着说道。
“行了,都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二哥永远是你二哥,不过我走了之后,你可得悠着点,最好给自己想一条后路,能就藩就尽早就藩吧!”
朱高煦拍了拍朱高燧的肩膀,算是临别之前最后给他的忠告。
pS:新书求好评,求催更、追更,求打赏,读者大佬们的支持,是作者爆更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