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叶初棠一行已经在天山郡的地界。
距离下一个县,得有两日路程。
若暴风雪来得太快,他们很可能会被堵在半道上。
祁书砚将夏姝的话告诉给了祁宴舟。
祁宴舟看了看头顶的太阳,又看了看天际处的灰暗天色,一手掌控着缰绳,一手推开车门。
为了防止透风,马车用的不是门帘,而是糊着纸的网格木门。
既防了风,又不会让马车内太过昏暗。
“阿棠,暴风雪马上就要来了,快则一日,慢则三日。若风雪来袭,你能让‘鬼盗’带你去天山郡吗?”
叶初棠从车门探出头来,看向天际。
此地离天山郡还有一千多里地,以如今的速度,七八日便能抵达。
若大雪封路,那就得在就近的县镇滞留半年。
“尽量走吧,实在走不了再说。”
祁宴舟见叶初棠刚露头一会,小脸就被寒风吹红了,连忙让她进车厢。
“阿棠,夏姑娘说,今年的暴风雪会比往年要大得多。”
言外之意,他们得在就近的县镇落脚。
“不用担心我,按照你们之前制定好的应对措施去做,就行了。”
“好,我尽量赶在暴风雪来之前,在县城落脚。”
镇子面积太小,各种设施和条件都不完善。
可以落脚,但不便于生产。
说完,祁宴舟明显加快了马车的速度。
幸好艾米拉给孩子赐了福,叶初棠这一路都不见丝毫难受。
所以他才敢冒险,加快速度。
马车跑起来后,颠簸感明显增强。
但他现在需要和暴风雪抢时间,顾不得这么多了。
祁书砚见祁宴舟猛抽了一下马屁股,让马车跑起来。
他也有样学样,追了上去。
“阿舟,马车这么快,弟妹受得了吗?”
别说是孕妇了,就连普通人,都会觉得很颠。
祁宴舟俊脸紧绷,摇头,“阿棠受得住,若她难受,会和我说。”
“那我们晚上就不休息了,快点赶路,争取在武川县落脚。”
“好,就这么决定。”
没一会,祁卿玉的两个孩子都被颠哭了。
然后吐得稀里哗啦。
好在祁静瑶早有准备,没有弄脏马车。
不然就没法休息,也没法睡了。
她并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忍着胃里的难受,问驾车的韩冲。
“韩大人,出什么事了?”
韩冲头也没回地说道:“暴风雪要来了,需要赶路,你们忍忍,等真受不住了,就和我说。”
“好,我知道了,辛苦。”
祁卿玉在祁静瑶准备关门时,问道:“韩大人,我弟妹怀着孕,如此赶路,她受得了吗?”
这个问题,韩冲不知道答案。
但他清楚一点,祁宴舟会竭尽所能,将叶初棠照顾好。
“祁公子和祁夫人都不会拿孩子开冒险,想来应该是受得住的。”
这话让两个女人稍稍安了心。
祁卿玉看向祁静瑶。
“阿瑶,我不太放心弟妹,要不你去照顾她?”
祁静瑶没意见,毕竟她的命是叶初棠救的。
“好,我和韩大人说一声。”
韩冲耳力过人,已经将两人的对话听在了耳里。
他说道:“现在不便停车,等稍后休息的时候,再问祁夫人的意见吧。”
祁卿玉应道:“好。”
被众人所担心的叶初棠,此刻躺在空间的席梦思床上,吃着水果哼着歌。
虽然她不能长时间地待在空间内,但一天能待三次,每次半小时。
身体有点难受的时候,便躲进来偷懒。
从塔城出发后,她每天都是如此。
除了吃喝和躺尸,她还用灵泉水种了不少作物,收集了很多优化过的种子。
虽然这种子和现代农业站卖的种子一样,最佳效果只有一季。
但收获的种子再种,效果怎么都比普通种子要好一些。
在空间舒舒服服地待了半个小时后,继续受马车的颠簸之苦。
叶初棠摸了摸肚子,在心里感慨道:“幸好有巫族赐福,不然还真不能这么折腾。”
大约是孩子感受到了她的心中所想,回应似的踢了两脚。
她嘴角上扬,轻拍肚皮。
“别着急,再有两个月,你们就能出来了。”
如今,叶初棠已经怀孕八个月。
双胎一般会提早生产,但孩子们被赐福,应该会待到足月。
马车一路疾行,天黑之后才停下来。
祁卿玉的两个孩子已经哭累,睡着了。
马车里的四个女人,除了叶初棠之外,三人都是一脸菜色。
祁静瑶脚步不稳地走向叶初棠。
“二嫂,你还好吗?之后由我来照顾你吧?”
自从她舍命救了祁卿玉,便重回了祁家。
她现在的身份是祁家庶女。
叶初棠知道祁静瑶是好心,但她拒绝。
“我挺好的,这点颠簸不算什么,你专心照顾两个小外甥吧。”
若和祁静瑶一辆马车,她就不能进空间享受了。
祁卿玉并不知道叶初棠的打算,连忙劝道。
“弟妹,我能照顾好两个孩子,让阿瑶照顾你吧,你现在身子重,得格外小心。”
“长姐,我在马车上都是躺着休息,不需要照顾。倒是两个小外甥,被颠得难受,更需要照顾。”
叶初棠都这么说了,祁卿玉也就没再坚持。
“行,你若需要人照顾,一定要开口。”
“我会的,先吃饭吧。”
最近用餐,都是叶初棠以“鬼盗”的名义,从空间拿出热的饭菜来吃。
而且都是大鱼大肉,以便吃了能御寒。
吃完饭,大家继续上路。
谁也不知道暴风雪具体什么时辰来,尽量多赶路。
叶初棠嫌马车内不够柔软,便在空间裁剪了一块大小合适的乳胶垫,放置在车厢的最下面。
躺在上面,就像躺在柔软的云端,颠簸感明显减轻了很多。
***
暴风雪是次日午时来的。
赶了一天一夜路的护国军和祁家两兄弟,都累得不行。
目之所及皆是白茫茫的一片。
风雪吹得人睁不开眼,马儿也不愿意再跑。
而这里离武川县还有半日的路程。
叶初棠推开马车的窗户,说道:“阿舟,风雪太密了,什么也看不清,先找个避风的地方停下来。”
祁宴舟早就拿到了南骁绘制的详细地形图。
他知道附近哪里适合安营扎寨。
“好,前面不远处有以一片风化的石林,我们能在里面暂避,等风雪小一些,再去武川县。”
说完,他跳下马车,拉着马往前走。
祁书砚和护国军跟上。
大家顶着风雪约莫走了两刻钟,抵达祁宴舟所说的石林。
石林的面积不大,勉强能容纳五十几人。
又冷又利的过堂风吹得马儿嘶鸣不止。
护国军立刻搭建帐篷。
叶初棠从温暖的马车上下来,看着迎面砸来的大片雪花,问夏姝。
“夏姑娘,以你的经验,这雪得下多久?”
“这场暴风雪来势汹汹,怕是得下上三日。”
三日过后,所有路都被大雪封死了。
别说去天山郡,就是去武川县,也是极难的。
夏姝接住一片雪花,用手捻了捻。
没什么水分。
这场雪并不能缓解旱情。
天气回暖之时,这雪化不了多少水,就会被蒸干。
看来,明年的旱情还会持续。
叶初棠没想到这雪会下这么久。
她说道:“别扎营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去武川县。”
虽说她的空间里什么都有,吃喝不愁。
但她不想在这荒郊野岭生孩子。
祁宴舟的肩头已经落了厚厚的一层雪,鼻尖被冻得通红。
“阿棠,风雪太大了,看不清路,马匹都是能跑,但马车没法走,很容易发生侧翻。”
“留下马车,骑马走。”
“可你如今的身子,不能骑马。”
叶初棠抱着温暖的汤婆子,说道:“不用管我,保护好两个孩子即可。”
若是快马加鞭,半个多时辰便能到武川县。
而半个多时辰的大雪,还不足以封路。
祁宴舟听出了叶初棠的话外之音。
“鬼盗”能带她去武川县。
他侧挪一步,小声问道:“你能直接去天山郡吗?”
叶初棠肯定地点头。
“能,我们先到武川县,再做打算。”
祁宴舟没意见,“好。”
他对正在忙活的护国军说道:“收拾好东西,快马加鞭去武川县。”
然后,他将坐马车的几人分配了一下。
祁书砚带上夏姝,祁宴舟带上祁卿玉,韩冲带上祁静瑶。
两个孩子交给韩冲的心腹。
叶初棠从空间拿出草料和热水喂马,给它们补充体力。
她又给需要驮两人的马匹喂了一些灵泉水。
随后,她进马车收拾了一下行李,还将乳胶垫收进空间。
忙完这些,她和祁宴舟打了声招呼,消失在暴风雪里。
祁宴舟熟知路线,又有罗盘辨认方向,冒着风雪前往武川县。
叶初棠的空间瞬移,只合适小面积短距离。
不然闪进闪出,既费时间,又麻烦。
她用了花费功德值更少的遁地术,抵达武川县。
西北地广人稀,县城的面积并不大。
加上突发暴风雪,街上几乎没有行人。
叶初棠去了武川县最好的客栈,将所有空房间都包了下来。
她只付了一日的房钱,想等祁宴舟他们来了之后,再决定住多久。
客栈烧了炭炉,热气被厚重的帘子挡在屋内,温暖如春。
“掌柜的,我要沐浴,送点热水上来。”
掌柜应了一声后,提醒道:“这位夫人,因干旱已久,水价上涨,沐浴一次需五十文,您还要水吗?”
以前,住店沐浴,只需给个服务费,五文足矣。
如今涨了十倍!
“要,从住店的费用里扣除即可,明日一起结算。”
“好的夫人。”
叶初棠住的是客栈最好的房间,里面烧的是上好额炭,没什么味道。
但和银丝炭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她叫来小二,换上了从空间拿出来的银丝炭。
银丝炭是贡炭,小二没见过。
但炭的好坏他还是能看出来的。
“夫人不是本地人吗?没想到您出门,竟然还自己带着炭。”
叶初棠随口说道:“我有身孕,自然得精细一些。”
“这倒是,如今暴雪来临,很快就会封城,夫人看样子即将临盆,若是需要找稳婆,就去南街巷尾那家。”
“好,我知道了,多谢。”
叶初棠刚沐浴完,祁宴舟一行就顶着风雪来了客栈。
客栈的房间不够住,韩冲带着二十个护国军另选了一家住下。
祁宴舟拿出一锭十两的银子,放在柜台上。
“好酒好菜,尽管上。”
武川县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虽然冬日的物价会上涨,但也不贵。
三十多人吃,也吃不了十两银子。
掌柜收下银子,脸上笑开了花。
“各位客官快坐,饭菜稍后就送来。”
西北这边,冬日爱吃牛羊肉,喝牛杂羊杂汤,能御寒。
关键是没什么腥味,叶初棠吃了不少。
吃完饭,护国军去休息。
祁家人聚集在叶初棠的房间,商量接下来的安排。
祁宴舟看向叶初棠,“阿棠,这场雪太大了,就算三日后停了,路也不会通,我们怕是要留在武川县过年了。”
叶初棠听到这话后,看向祁书砚。
“大哥,你已经收复了天山郡的官员和驻军是吗?”
祁书砚点头,“弟妹是想待雪停之后,借他们的手,挖通去天山郡的道路,对吗?”
“对,我就是这么想的。”
“这的确是个办法,但劳师动众,这份人情太大了,不好还。”
祁宴舟在知道叶初棠的想法后,就清楚了她的打算。
“阿棠,你是想用那些之前就运往西北的棉服和粮食,来换驻军出手?”
叶初棠肯定地点头。
“今年的冬日肯定比往年要难熬得多,棉服和粮食对驻军而言,是救命良药。”
别说让他们铲雪,就是让他们谋反,他们也会愿意。
祁宴舟觉得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他看向祁书砚,“大哥,等雪小一些,你就给驻军将领书信一封,用两百石粮食作为酬劳,让士兵帮忙铲雪开路。”
叶初棠想到了从乡下庄子上拿走的两百石小麦。
“两百石麦子,加一百石大米。”
这些粮食对六万驻军来说不算多,但也不少,能吃上一两个月。
铲雪不过是力气活,他们肯定会愿意接这个任务。
祁书砚看着财大气粗的两夫妻,笑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封信我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