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刘禅对蒋琬一众文官如此不满,倒是正中杨仪下怀。
杨仪表情凝重,认真说道:“陛下,如今蒋琬等人的行为,已然逾越雷池!”
“竟以这般逼宫的手段,妄图胁迫陛下就范,全然不顾君臣纲常,这简直是在对陛下挑衅!”
“他们如此行事,将陛下置于何地?将我蜀汉的朝堂秩序置于何地?”
此时此刻,杨仪自然知道刘禅在想什么。
他所说的,也都是刘禅爱听的话。
这便是为官之道。
刘禅长叹一声,心中却有些感慨:“爱卿之言,朕自然知晓,可如今他们跪在宫门外,引得百姓围观。”
“朕若处置稍有不当,恐生民乱啊!”
若是蒋琬他们只跪在自己的殿门前,皇宫大门紧闭,百姓不知此事,刘禅如何处置他们都可以。
但蒋琬等人故意选择在皇宫门前,就是为了让全城的百姓看到!
这才是让刘禅头疼的一点。
“杨爱卿,你的清白朕当然知晓,只是他们这样逼宫,唉……”
闻听此言,杨仪神色凝重,拱手道:
“陛下,微臣在此可向陛下保证,微臣自始至终,一心只为辅佐陛下,从未有过丝毫僭越之心!”
“微臣推行新政,也是为了让我蜀汉能够富强,早日实现兴复汉室的大业!”
听到此处,刘禅看了看杨仪,重重点头。
他自然相信杨仪。
哪怕朝中流言蜚语众多,刘禅只看如今自己过上的日子,以及朝堂现状。
便知谁是忠臣,谁是佞臣。
见状,杨仪则继续说道:
“陛下,反观那蒋琬,平日里看似老实忠厚,实则野心勃勃。”
“此次他煽动众多文官逼宫,便是铁证!”
与之相比,他杨仪何时做过类似逼宫刘禅的举动?
自丞相殡天以来,朝中大事抉择,不都是经杨仪之手吗?
任何事情,杨仪不都处理得干脆利落,不留后患?
如今朝堂之上,人心浮动。
就连刘禅也不知要如何应对。
说到此处,杨仪顿了顿,表情愈发严肃。
“陛下有所不知,蒋琬的恶行还不止于此。”
“他不光鼓动民意,意图以众压君,更是在暗中抹黑陛下!”
“这蒋琬竟四处散播谣言,说陛下是昏君,不辨忠奸,任由微臣把持朝政,致使朝堂混乱。”
“其用心之险恶,简直令人发指!”
听闻此言,刘禅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怒目圆睁。
“什么?”
“蒋琬这逆臣,怎敢如此!”
“朕平日对他不薄,他竟这般污蔑朕,简直是罪该万死!”
杨仪见刘禅已然怒火中烧,便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陛下,蒋琬如今以众多大臣为筹码,在宫门前长跪逼宫,这与造反何异?”
“他们这般行径,已然是将陛下的忍耐当作软弱,将朝廷的威严弃如敝履!”
听闻此言,刘禅眼中的怒火更甚。
杨仪所言有理!
蒋琬等文官之行,若今日不加以严惩,日后朝堂之上,怕是人人都能效仿。
他的政令又将如何推行?
蜀汉的江山社稷又将置于何种境地?
刘禅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不一会儿,他停下脚步,望向杨仪。
“杨爱卿,你向来足智多谋,如今这局面,你可有良策?”
“朕不愿再姑息这帮逆臣了!”
杨仪微微欠身,轻笑道:“陛下,微臣早有安排。”
“只要陛下决心惩处蒋琬,微臣有一百种办法让他伏法!如今万事俱备,只等陛下一道诏令。”
刘禅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朕心意已决,杨爱卿你且说,要朕下怎样的诏令?”
刘禅当务之急,便是要解决这些文官的麻烦。
他对那些文官没有任何办法。
只要杨仪提出的解决之策不那么过分,他都能答应!
“陛下稍安勿躁。”杨仪轻笑一声,继续说道。
“我还有些东西想让陛下过目,是臣命令军机处搜集来蒋琬等文官的罪证,他们的一言一行,皆在其中记录。”
说到这,杨仪朝门外喊了声。
“陆槿!”
话音刚落。
陆槿从书房外快步走进,手中捧着一个木匣,恭恭敬敬地呈到杨仪面前。
杨仪接过木匣,转身打开,取出里面的文书。
一一摆在御案之上。
随后,杨仪做了个请的手势。
“陛下请过目。”
刘禅随意拿起一份文书。
【巴郡太守王肃,勾结门阀商贾,在征调民夫修筑水利工程时,虚报人数,中饱私囊。】
刘禅眉头紧皱,看着文书上的记载,心中的怒火更盛。
刘禅又抓起另一份文书,仔细端详起来。
【益州别驾张松,集会之时,私下妄议朝政,言陛下昏庸,抨击新政!】
此时,杨仪拿起一份文书,神色凝重道:“陛下,重中之重便是这份,关于蒋琬的罪证!”
“蒋琬私下与数位门阀核心人物密会,言语间对陛下极为不敬。”
“他大放厥词,称陛下昏庸无能,被微臣蒙蔽,新政推行后朝堂乌烟瘴气,全因陛下不辨忠奸。”
“还说陛下只知贪图享乐,不理朝政,长此以往,蜀汉必将毁于陛下之手!”
刘禅听闻,脸上一阵白一阵红。
怒目圆睁,胸膛剧烈起伏。
“蒋琬……这逆贼!朕如此信任他,他竟这般诋毁朕,实在罪该万死!”
杨仪重重点头,附和道:“这般诋毁陛下的言论,其心可诛!”
“他身为朝廷重臣,却不思辅佐陛下,还妄图在门阀间煽动对陛下的不满,动摇陛下根基!”
蒋琬等那些文官背后,皆是门阀大族在撑腰。
蒋琬等人之所以敢如此大胆逼宫,也是仗着背后门阀的支持。
刘禅看着满桌的罪证,心中的愤怒达到了顶点,说话时咬牙切齿。
“杨爱卿,你说,朕该如何处置他们?”
他们的所作所为,刘禅已经无法忍受。
杨仪拱手道:“陛下,依微臣之见,蒋琬等人的行为已构成叛国之罪!”
“他们勾结门阀,妄图颠覆朝堂,破坏蜀汉的稳定。”
“陛下可即刻下旨,以叛国罪处置蒋琬等一众文臣,将他们一网打尽,以正国法,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