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主你一言我一语,皆气极反笑。
他们横行江东多年,何时受过如此威胁?
纵然形势不利,也断断不肯屈从这等赤裸裸的勒索。
杨仪静静听完,神色不动,仿佛对他们的恫吓恼怒充耳不闻。
他仅仅将之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两条路,你们自选。”
言毕冲外面喊道,“来人,送客!”
厅外立刻走进两排披甲侍卫,目不斜视地肃立等待。
陆铭等四人见状,知道今日再说无益,脸上又挂不住,愤然甩袖而出。
朱显走在最后,临出门时猛然转身盯着杨仪:
“杨大人,我们敬你是朝廷命官,你怎敢如此欺辱?咱们走着瞧!”
撂下狠话,拂衣而去。
待四人走后,姜维与一众幕僚自偏厅出,此前他们奉命在旁静听,此时个个义愤填膺。
姜维按捺不住道:“主公,这四家实在可恶,不如即刻——”
杨仪抬手止住:
“不急。且容他们三日。”
说着露出一抹不屑的笑。
“我倒要看看,他们是乖乖送钱,还是倒粮入江!”
众人闻言,纷纷领会地笑了。
杨仪这一手软硬兼施,已将四家逼至骑虎之势。
三日后,无论他们如何抉择,都已落入杨仪掌控。
既然主公有意多留几日,自有深意,他们也不再多言。
是夜,建业四大家族府中,各自愤恨难平。
陆家,陆铭气急败坏地摔碎满地瓷器,怒吼声响彻厅堂:
“岂有此理!杨贼欺我太甚!当真要逼我鱼死网破吗?”
朱家,朱显面色青白不定,对心腹悄声吩咐:
“备几辆马车,将府里库存金银珠宝悄悄转移出去……对,去城外别庄藏好!未雨绸缪!”
许家,许平伏案发呆,半晌长叹一声:
“罢了,罢了……天要亡我等,难以回天啊!”
王家,王泰捶胸顿足,恨恨道:
“三日?我看根本不消三日,那杨狗贼迟早今夜就会翻脸!”
他吼道:
“传我命令,召集家丁子弟,布防宅邸!必要时血战到底!”
四家各怀心思,却都明白局势凶险。
可即便如此,谁也没真打算按杨仪说的,把粮白白送去官仓。
他们固执地认为,杨仪不过虚张声势,断不敢真的赶尽杀绝。
毕竟,江东的粮草还在他们仓库里,其他世家存粮有限,杨仪不可能不忌惮。
如果他们强硬到底,也许杨仪还会再让步。
然而,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呢?
与此同时,远在北方的曹魏国都洛阳,东吴败亡的前任帝王孙权对此刻江东的风云变幻却一无所知,仍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自孙权率宗族及亲信弃城北逃投降曹魏后,魏帝曹叡并未以礼相待,而是把孙权幽禁在洛阳一处别苑,名为安置,实同软禁。
孙权昔日一国之君,眼下却寄人篱下,只能苟且求存。
他每日无所事事,唯一期盼便是听取江东传来的消息。
曹叡出于拉拢之意,勉强允许他关注故土动向。
这也成了孙权于郁郁中聊以慰藉的唯一方式。
这一日,孙权正在院中来回踱步。
他须发皆白,面容枯槁,但眉宇间仍不时闪过几分往昔的英气。
几名原东吴旧臣此刻伴他左右,这些人也是随主北上、现今被扣留的文武。
他们同样日夜惦记江东的局势,正等候属下打听来的消息。
忽有一名曹魏侍从快步进院,拱手道:
“江东的新消息到了。”
孙权连忙迎上去,语带急切:
“快念!”
那侍从展开一封密报,清了清嗓子,大声道:
“建业城久旱,粮荒四起,民不聊生。蜀军入驻后,连日来粮草匮乏,沿途士卒多有饥疲,民心不附。”
“然江东豪族惧蜀不恭,拒不借粮,杨仪一筹莫展……”
孙权越听眼睛越亮,原本郁郁的脸庞竟露出一丝久违的笑意:
他抚掌大笑:
“杨仪那厮空有野心,没有福缘!我江东粮仓遍地,他区区蜀军补给不上,早晚饿得崩溃!”
旁边旧臣笑道:
“陛下所言极是。杨仪虽暂据江东,可他全无驾驭当地之能。”
“世家豪族宁死不屈,他纵是武力再强,又能如何?弹尽粮绝,只能弃地逃窜!”
另一臣下步骘也朗声道:
“属下早说过,蜀军长途跋涉,粮草难继。再加上江东士庶不服,他们霸不久矣!”
众人纷纷赞同,仿佛已经看到杨仪灰头土脸撤出江东的景象。
孙权仰天长叹:
“可惜孤一时失策,让那贼子占了先机,不然何至于此!”
他眸中透出怨毒之色。
“不过天道轮回报应不爽。他杨仪夺我江东,却无福坐享,如今焦头烂额,正合我意!”
“陛下莫急。依我看,用不了多久,江东士民就会揭竿而起,将蜀军赶出去。届时,我们重返江东指日可待!”
孙权连连点头,神色振奋:
“杨仪无德无能,绝难长久。看曹叡那边,他也乐见其成。”
说着他望了眼远处高耸的洛阳城墙,眼中掠过一丝寒芒。
此刻的孙权心中,对曹魏亦无好感。
他很清楚,曹叡留着自己,不过是暂时安抚江东人心。
如果杨仪搞不定江东,曹魏便可趁势派自己这个“魏国吴王”南下收拾旧山河。
若杨仪真坐稳江东,曹魏反倒要面对腹背受敌的强敌。
所以对曹叡来说,当然希望江东越乱越好。
而孙权此刻也正咬牙期盼着江东局势恶化。
他手握消息简报,畅想着江东各地饥民暴动、蜀军溃散的场景,心情竟难得地好转起来。
“来,开一坛好酒,孤要与众卿小酌!”
孙权大笑着吩咐。
他已久无此兴致,今日终于觉得出了口恶气,要好好庆贺一番。
一众旧臣也面露喜色,簇拥孙权入席斟酒。
曹魏洛阳南城的一座精舍内,一场密谋亦在进行。
这里是曹魏间军司的驻地之一,平日专司情报暗杀之事。
当夜,堂内灯火通明,一名三十左右、姿色艳丽却眉带英气的女子领命而立,静听上官吩咐。
这女子正是间军司秘密培养的顶尖女暗谍——邹莹。
堂上主座上,间军司都督李慕看着邹莹,语重心长道:
“此番任务非同小可,事关曹魏江山社稷。邹莹,你务必全力以赴!”
邹莹躬身道:
“属下必不辱命。”
李慕缓缓点头,压低声音:
“目标人物想必已清楚,蜀汉杨仪。”
“此人狡诈多疑,惯于权谋,为诸葛遗臣,非易与之辈。但再聪明的男人,也逃不过一个‘情’字。”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邹莹,“此次计策,便是献美人。
你改名换姓,潜往江东,设法接近杨仪,迷惑于他,伺机取得机密或刺杀!”
邹莹颔首:
“属下领命。请大人示下我的身份细节。”
李慕微笑:
“我们已为你准备好一套身份。自今日起,你不再是邹莹,而是出身洛阳世家的才女赵婉婷。”
“婉婷……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