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白曦的,是崖山村的支教老师陈聪。
二人结识于两年前。
当时,白曦刚刚从新加坡拿到学位回来,进入报社。
由师傅带着,接手的第一个报道,就是关于陈聪的。
没有本科资质的学校,违法办学。结果学生们在那里上了四年的学,发现竟然没有办法拿到毕业证书。
陈聪就是这批学生之一,这件事当时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白曦跟着师傅奋力奔走,收集证据,呼吁还这批学生一个公道。最后在舆论压力之下,校方退还了所有学生一年的学费,学生们则是拿了个大专的文凭。
之后学生们有的选择继续求学,有的则选择直接工作。
陈聪家境小康,于是选择了继续求学。今年刚刚本科毕业,没有着急工作,选择先来崖山支教一年。
崖山地处偏僻,上了初中的孩子都得去镇上求学,也就都寄宿在学校里了。
但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太小了,所以村里还是保留了一个小学。
前几年由社会人士爱心捐助,将小学校舍翻新,课桌椅全部换成了崭新的,还增设了不少教具。
甚至还有一间多媒体信息教室,可以让山里的孩子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这样一来,不仅本村的孩子,临近几个步行路程在一小时内的村子里的孩子,现在也是每天来这里上学。
两个月前,这里突然来了一群老外。
他们自称是公益组织,现在正在做的课题是研究贫困地区儿童的身高和营养摄入的相关性。
这个组织说可以为村里的孩子提供免费的早餐和营养补剂,但条件是需要孩子们持续性的接受诸如量身高,称体重之类的简单体检。
可想而知,这对崖山的村民来说,好像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大家当然不会拒绝。
于是这个团队就租了当地村民闲置的吊脚楼。一幢住人,还有一幢则是在村小的旁边,经过简单的装修,用来当作孩子们的爱心食堂。
每天孩子们上学第一件事,就是先去食堂领取牛奶面包以及钙片之类的营养补剂,吃完了再去上学。
这本来是一件双赢的事,陈聪也非常赞成。
直到那天体育课,活动之后孩子们因为太热把外套脱了,撩起了衣袖管,陈聪在不少孩子的手臂上都发现了针孔。
询问之下才得知,每隔两三周,在孩子们吃早餐之前,就会有人先把他们带到食堂的一个小房间,每个孩子都会被抽上一管血。
抽完血后的孩子都会得上一大块甜甜的巧克力。
山村的孩子,平时正常的一日三餐都很贫乏,更不要说是巧克力这样的零食了。
所以孩子们不但不害怕抽血,甚至每次都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陈聪把这件事反映给孩子们的爷爷奶奶,老人们不甚在意。
觉得娃子嘛,皮实,又不是每周要流一缸子血。
把那群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佬得罪了,走人了,那谁来管娃娃的早饭,都得自家出口粮啊。
为了这件事,陈聪和村子里这些家长关系弄得挺僵。
最后连校长都出面劝他,说他是城市来的,不了解这里的情况。
这里的孩子家庭情况都很困难。
读小学,读初中的钱,国家是出了。但是一个孩子就是一张嘴,对于这里的家庭来说,孩子们每天要进嘴的,不是食物,而是真金白银,要从口袋里掏出来的。
所以那群老外说要提供早餐的时候,家长们才这么高兴。
他们省下的,不止是一顿饭,还是以后孩子需要的,上大学的钱,成家立业的钱。
可以说,这件事情,始终只有陈聪一个人在乎。
经过他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们吃的牛奶,面包,都是市面上常见的品牌,应该是这个组织从镇上固定采买的。
但是孩子们每天吃的所谓的各种营养补剂,就值得怀疑了。
他根据孩子们的形容,比对了好些市面上的儿童钙片,就没有找到孩子们描述的样子。
于是想要弄点这些所谓的补剂,送去化验。
看看那层糖衣之下,到底包着的是什么。
但是,一来孩子们必须在老外的监督下,吃完药丸才能出食堂的门,陈聪自己又因为这件事和这群老外闹得很僵,他们对自己有所防范。
二来即使真的偷来了药丸,他也不知道要去哪里,找那种能够分析出药品成分的实验室。
真的有问题,他又该找谁来负责这件事。
所以他第一反应就是找白曦,这个唯一能和这种事搭得上边的人脉。
想到这里,白曦再次打量起了这些山间的吊脚楼,不知道哪一幢是这些老外落脚的地方?
为了防止打草惊蛇,她这次假扮跨国寻亲,就是为了能够浑水摸鱼,混到这些老外待的地方,看看有没有什么蛛丝马迹,再偷点药丸出来,送去实验室化验。
看看是不是真的如陈聪所说的,有猫腻。
正在心里盘算着,姜红菊已经从吊脚楼上下来了,看起来还挺激动。
“小白妹子,稀奇了,我老娘说最近还真的有一群黄头发,蓝眼睛,大鼻子的外国佬住到我们村来了。说不定你妹妹真的在我们这。”
姜红菊话音刚落,白曦就激动得拉起了她的衣袖,“真的吗,红菊姐,我不是在做梦吧,我妹妹真的在这。你快带我去他们那吧!我妹妹肯定在!”
说完作势就要拉着姜红菊出发。
“别急,妹子你别急。你看这天马上就要黑下来了。我们这里和大城市不同,又没路灯。山里都是老树遮挡着,晚上月亮照不进来的。你看,那群老外住在那头。”姜红菊指了指整个村子的最高处。“喏,就是那边。晚上走山路过去太危险了,你今晚就在我家住上一晚,明天我再带你过去。”
说罢,给小黑驴解下辔头,安置在吊脚楼下。
又拿过白曦的登山包扛在肩上,不由分说的就拉着白曦上了楼。
白曦知道,这件事不能急于一时,于是便顺从的随着姜红菊上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