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的时间,她大概摸清了,这个组织应该是有七到八个人。
除了那天她在他们住处看到的金花和袁山以外,还有两个瑞典人,一个英国人,一个加拿大人,一个柬埔寨人。这些人都和她打过照面,袁山不常在食堂出现,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住处待着。
但她总觉得除了这几个人以外,他们的住处似乎还隐藏着一个从未出现的人。也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就是一种感觉。
那天假装晕倒时,她总觉得那栋房子里还有一个她没有见到的人的存在。
会不会这个人就是这一切的操盘手呢?
金花是和白曦最先熟络的。
因为性格开朗,又见过一次面,金花第一次看到白曦出现在对面村小,感到十分稀奇,主动和白曦打了招呼。
知道白曦是半等妹妹的消息,半散心,金花举双手赞成。
当时她和王琴校长说了一样的话,“这里的孩子们都非常淳朴,你留在这里一定会被他们治愈。”
校长和金花所言非虚,崖山村的条件不富裕,孩子们的父母又不在身边,多是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照顾的。
一年的时间里,可能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孩子们才能见上父母一面。
和城里的孩子相比,他们没有漂亮的新衣服,甚至一个个的因为整天在地上顽皮打滚,身上都灰扑扑的,脸上也脏兮兮的。
但是他们的心,和水晶一样纯净透明。
校长向他们宣布,这个学期接下来的日子,将会由白曦来担任他们的英语老师。
孩子们很快就和白曦亲热起来。
因为这些孩子们的英语基础普遍不佳,所以白曦一遍又一遍的,不厌其烦的纠正着他们的发音,书写方式。
没有一个孩子对此感到不耐烦。
小陈老师和他们说过,新来的白老师在新加坡上了四年学,那是一个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所以白老师的英文,是非常标准地道的。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能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能够多从白老师那里学点东西。
有时和他们闲聊,说起长大之后要做什么,每个孩子的眼睛都闪闪发亮,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虽然出生于这个贫瘠之地,但每个孩子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白曦从他们身上,仿佛看到了曾今年少的自己。
也是由外婆独自抚养,也曾经拼命努力的学习,希望借此离开夏城。
面对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偶尔看到他们手上的采血痕迹,白曦更坚定了一定要把这件事情调查个水落石出。
以前,在她弱小的时候,有个人一直在她的身边守护她。
现在,她长大了,有能力了,就让她来保护这群孩子们。
经过白曦的统计,并不是每个孩子每隔两周都需要被采一次血的。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固定的一个月到一个一个半月进行一次体检加采血。
只有一些身体不好的,生病的孩子,才需要每隔两周体检一次。
每次统一采样后,孩子们的采血样本会由一辆候在村口的医疗车收集好血样,再统一运走。
这和白曦的猜测大致相符,这也是为什么来崖山的时候,白曦曾仔细观察路边的车辙印,并询问姜红菊的原因。
样本车每次出现,除了来取样,还会运送营养补剂。
看来可以从车辆和补剂样本两处下手,看看能不能抓住什么马脚。
车辆简单。白曦已经记下了车牌号,然后拜托了有关部门的熟人,看能否查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营养补剂方面的计划没有改变,仍旧是白曦混入他们那里,然后偷偷拿一些样本去化验。
机会很快就来了。
那个星期天,有面包车来食堂送面包牛奶。
面包车开进地势崎岖的村子不易,于是把成箱的货物都堆放在村口,白曦看着公益组织那群人搬出两个折叠小推车,到村口去拉货。
哪知本来晴空万里的天,突然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大家害怕食物被淋湿,争分夺秒的搬运,一个个恨不得能长出八只手来。
白曦就是这个时候加入他们,帮着一起搬东西,于是顺理成章的进了食堂。
袁山照例是不在的,只有剩下的几个人。小推车把东西推至吊脚楼下,就需要人力搬运了。
男生们都是一人搬两三箱,白曦和金花,还有个瑞典女生和英国女生,两两结队,一队倒也能够一次性搬个两箱。
把东西搬上楼梯,白曦跟着金花把它们都堆进了储物间。
外面还在下着暴雨,大家的衣服都被暴雨淋湿了,于是柬埔寨人生起了火塘,邀请大家一起烤烤火,把被雨淋湿的衣服烘烘干。
一群人围在火塘边喝茶聊天。
几周的照面,白曦已经在这群人里混了个脸熟,坐在他们中间,倒也并不显得突兀。
大家都听金花说过她来着找妹妹的事情。
对她多多少少抱有一些同情的成分。于是对这件事情全都闭口不谈。
谈的都是孩子们的趣事。以及一些工作上的事,似乎完全不介意被白曦这个外人听到什么机密。
做记者的这几年,白曦一直是个非常好的倾听者,也善于引导话题。
所以潜移默化的,大家聊起了来崖山的初衷。
原来他们这个公益组织并非只有他们这几个人,向他们这样的小团队,有三个,分散在国内不同的山区。他们这个团队一直致力于长期性的研究贫困山区儿童的身体素质与营养补充的正相关性,曾在好几个国家开展过这个项目。
袁山是他们曾经的同事,后来离开了团队回到了自己国家,这次袁山作为中间人,为他们找了一个国内的赞助人,赞助他们在国内进行这项研究。
孩子们的成长阶段,能获得更好更科学的营养补充,他们也能够获得丰富的实验数据,这实在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听着是非常好,但白曦和陈聪一样对这件好事持怀疑的态度。
都说无利不起早,那个赞助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会愿意这样长期的做好事不求回报呢?
这其中是否还有其他阴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