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推着自行车回到中院,这时院里人还挺多。
这时正是七月底,正是最热的时候,大家吃过饭都在院里乘凉。
没见着雨水,她多半又跑后院找许凤玲玩去了。
“柱子回来啦,今天怎么回来得晚了些?”
易中海最先注意到回来的何雨柱。
“一大爷,今儿我川菜出师了,我师父在店里给我办了一个出师宴,耽误了些时间。”
何雨柱也只说了他川菜出师了,毕竟他今年才17岁,一个菜系出师已经很让人惊讶了。
他如果说自己两个菜系都出师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吹牛逼呢,他也懒得解释。
“好样的,柱子,走,去我屋里喝两杯,刚好你东旭哥今天也有喜事,咱们一起庆祝一下。”
易中海听到这个消息也很高兴。
虽然他现在还在何雨柱和贾东旭两人之间纠结,不知道该选谁当养老人,但是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很高兴。
本来之前易中海心里的养老天平都偏向了何雨柱,可是在贾东旭结婚之后,心态又有些动摇起来。
自从秦淮茹嫁进院子之后,贾家的活计全归了秦淮茹,每天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这些全是她做。
贾张氏每天就是坐在窗边纳鞋底,其他一概不管。
从秦淮茹嫁进来到现在大半年了,一直任劳任怨,面对贾张氏的挑刺,也从不抱怨,对院里人也是客客气气的。
院里人对秦淮茹的印象都比较好,都羡慕贾家娶了一个好媳妇。
这些都被易中海看在眼里,他是真的羡慕贾张氏。
秦淮茹这样的人,在他心里才是最好的养老人选,任劳任怨,孝敬婆婆。
反观贾东旭人老实归老实,就是太没主见了,什么都听贾张氏的,而且做事比较毛躁,学东西也比较慢。
易中海也不知道到底是这个徒弟太笨,还是自己不会教徒弟。
所以他对于养老人选才一直摇摆不定。
今天下班回来,易中海听到秦淮茹怀孕的消息,也替徒弟高兴。
吃过饭在院里纳凉,就一直在叮嘱贾东旭,有孩子了就得更加努力,这样才能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今年贾东旭刚结束三年学徒工的生涯,虽然现在还没有开始实施工级制度,但发工资还是按照完成工件的程度来发的。
像是易中海,虽然他的工资还没有达到后来的每月99的地步,但是以他的技术相差也不远。
贾东旭虽然已经转正,但是技术还是不怎么样,每个月也就领个二十多块的工资。
以贾东旭的工资,贾家三口人倒是够用,但是明年就得添丁,所以易中海也是为徒弟暗自着急。
在何雨柱回来之前,他就在院里一直叮嘱贾东旭。
何雨柱听到易中海的邀请也没拒绝,本来这些菜就是他带回来给易中海和他妹妹明天吃的。
他们今晚下酒吃了,明天一大妈会另外准备的。
而且天气热了,也保存不了多久,最近他拿回来的菜都是装盆里,再放水缸里冰着,不然第二天就不能吃了。
三人来到易中海家,何雨柱去拿来碗筷,易中海也从柜子里拿出一瓶酒。
等到倒上酒后,易中海举起酒杯。
“来,咱们这第一杯,庆祝柱子出师。”
何雨柱和贾东旭也跟着举杯喝下。
“这第二杯,庆祝东旭当爹了。”
说到这个,易中海语气里说不出的羡慕。
不知道贾东旭有没有听出来易中海的羡慕,反正何雨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陪着喝了一个。
喝完这杯酒之后,易中海也察觉到自己刚才有些失态了,连忙转移话题。
“柱子,你这出师之后是不是就能上灶掌勺了?”
“一大爷,我从小跟着我爹学的是鲁菜和谭家菜,所以我后面准备继续学习鲁菜。”
反正院里也没人认识丰泽园的人,随他怎么说。
主要是何雨柱觉得自己太年轻,太高调了不好。
这人性吧,大多都是笑你无,恨你有,所以何雨柱还是继续当他的学徒好些,免得院里人眼红。
“柱子,那你这工资?”贾东旭在一旁搭腔问道。
“肯定还是18块的学徒工资啊。”何雨柱答道。
他一直没给院里人说过他工资涨了,院里人都一直以为他拿的是学徒工资。
“哎呀,柱子,你都出师了,还拿学徒工资,可是有些亏了。”
贾东旭嘴上惋惜着,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
他是院里这一辈年龄最大的,自从接替他爹进厂之后,贾张氏成天在院里炫耀自己儿子是工人,有出息。
久而久之,贾东旭也觉得自己是年轻一辈里面最有能耐的人,自然不想被别人超越。
“嗨!我想着还年轻,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我这工资暂时也够我和妹妹用的,不急。”何雨柱满不在意的说道。
不说他现在工资又涨了,哪怕只拿学徒工资每月18块,他都能过得潇洒无比。
加上何大清每月寄的十块钱,每月28块,就他和雨水两人花,根本花不完。
而且这大半年家里的吃穿用度,基本上都被易中海包了。
刚开始何雨柱觉得雨水在他家吃饭,还时不时的拿着粮食过去。
后来被易中海说了几次,说他这么客气是把自己当外人,后来何雨柱就再没拿过粮食过去。
何雨柱所需要付出的,仅仅只是他时不时从丰泽园打包回去的饭盒。
偶尔放假的时候做顿好的,把聋老太太吃高兴了,还一个劲往他兜里塞钱,生怕她这个大孙子没钱用了。
所以从何大清走了之后,何雨柱就没过过一天苦日子。
衣服不是雨水洗就是一大妈帮着洗,家里也是她们一起收拾。
雨水经过何雨柱大半年的教导,也是越发的勤快,很多时候都不用他说,就自己主动去做了。
当然,他对雨水也不差,吃穿用度上从不短缺,被他养得比何大清在的时候还健康。
“柱子这想法是对的,年轻时候就该多学点东西,手艺学到了是一辈子的事,钱上面不急,真有个什么事一大爷还能不管你了?”
易中海觉得何雨柱是真的成熟了,现在把基础打好了,以后还能挣不到钱?
“东旭,别看柱子比你小,你真该多学学他,心态要放稳,不能急于求成。”
借着何雨柱的事,易中海转头又开始说教贾东旭。
这个徒弟听话倒是听话,就是没什么主见,而且做事毛毛躁躁,不够稳重。
贾东旭听到师傅发话,也是急忙点头应是,心里却是不以为然。
他认为好处得早点拿到手才是,觉得何雨柱真不愧被他爹叫成傻柱,能多拿点工资干嘛不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