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哥,燕赵三十六骑带着五百义士来投!”
楚霜儿说出这话的时候,赵安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特意询问道:“你说的是三年前,以三十六骑大破数千鞑子,名震天下的那些人?”
楚霜儿高兴得花枝招展,一再确认道:“没错,没错,就是他们,为首的正是白袍将军马元超!”
“!!!”
赵安倒吸一口气,只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活捉屯邪王又三箭齐发后,他料到会有不少义士来投。
可能还会有跋山涉水,不远千里而来的。
没想到第一个叩门的竟是马元超和他的三十六骑!
三年前鞑子大举进犯北境时,他横空出世,带着区区三十六人大破鞑子,名声大臊,世人尊称为“燕赵三十六骑”!
然而,战后他们犹如昙花一现,拒绝了朝廷的封赏,销声匿迹了。
有人说他们遭奸人所害。
也有人说他们见大靖君臣一味求和,武备废而不修,大失所望,归隐山林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他们感到惋惜,断定他们若遇明君,必灭鞑子。
从那以后,他们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
不管是江南的茶楼酒肆,还是西北的驿站墩台,都知道他们。
他们大破鞑子之事被传得神乎其神。
赵安和鞑子已经大战数次了,觉得以三十六骑打败数千鞑子,可能只是寄托了百姓们美好的希冀,彰显了他们对大靖将庸兵弱的不满。
但打败数百鞑子完全是有可能的。
听闻马元超喜穿白袍,善使银枪,一套枪法使得出神入化。
这样的猛将,再借助天时地利,肯定够鞑子喝一壶的。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随着麾下兵马越来越多,赵安对猛将的渴求也是愈发迫切。
更何况刁莽和库格三英已经让他吃到了甜头。
他们是真的好用啊!
现在突然听闻传说中的猛将前来投靠,那简直可以剔除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他乡遇故知一起并列为他的人生三大喜了!
他太高兴了,上马就走!
“赵大哥,同知,同知……”
楚霜儿都不知道提醒了多少遍,他才反应过来,勒马返回,冲着王渊道:“同知大人,我这是急着去见他们,失了礼数,你要不要一起?”
王渊强行挤出一抹笑容道:“我还有事,如果真是他们,你要好生款待!”
说完,他扭头就走。
唯恐慢一点,他会忍不住和赵安翻脸。
这家伙真是彻底起势了!
连燕赵三十六骑都来投靠了……
那是多少富有野心之人梦寐以求的啊!
他感觉自己现在满腹的酸水,吐都吐不完。
可以预见,这也会加剧一众卫帅的不安。
从这方面来看,兴许是件好事。
就是率先叩门的这么大来历,必会吸引更多义士投靠。
千万不能让赵安一家独大了。
不然整个西北的局势会脱离他的掌控,到时候可就没法交差了。
“走走走,快回去!”
赵安快马加鞭赶到铁门堡北门,看到三十六个骑兵一字排开,个个虎眸豹眼,威武不凡。
他们跨下的战马也是体壮膘肥,都是难得一见的好马。
最右面的白袍将军身高九尺,一身正气,身型和刁莽比起来截然不同。
他看起来很瘦长,却似乎隐藏着蓬勃的力量。
一杆银枪只是随意提着,竟隐隐有杀气外溢。
不用问,他便是那马元超。
在他们身后,多是两人同乘一马,共有两百多匹马,五百青壮。
他们皆是体格健硕,精气神十足,可以说身体素质非常好。
这无疑是赵安梦寐以求的兵源啊!
他策马向前道:“马将军,诸位义士,我便是赵安,欢迎你们来到铁门堡!”
马元超当即率众下马,单腿跪地道:“我等见过神威大将军,还请大将军带着我们一起打鞑子!”
“快快请起。”
赵安也是翻身下马,走到马元超面前将他扶起道:“久闻大名啊!你们的故事我可是耳熟能详。”
“愧不敢当!”
马元超苦笑道:“其实当年我们只是破了五百鞑子,不知怎的就被传成了那般。若论神勇,大将军当为第一,你可是打到了蒙图山,活捉了屯邪王啊!”
“实不相瞒,早在你大败娜其娅之后,我就在联络燕赵义士,准备投靠了。后来又得一富商相助,获得两百多匹好马,最终得以成行。”
以三十六骑破五百鞑子铁骑,那也是相当厉害了。
赵安忍不住拍了拍他的手背道:“你们如此信任,我赵安必不会负你们!看你们这样子,你们是没经过各卫所,直接踩着鞑子的边境而来?”
马元超点头道:“若经卫所,必生事端,我们倒是不怕,唯恐坏了您的大事。这西北二十卫也是暗流涌动,牵一发而动全身!”
“好胆识!”
赵安盛赞道:“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果然不假!”
在华夏历史中,燕赵大地上出现过许多豪杰侠士。
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一身是胆,长坂坡单骑救主的常山赵子龙;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燕人张飞。
还有闻鸡起舞的祖逖;明末民间第一英雄,抗清名臣阎应元;舍身报国的狼牙山五壮士……
虽然这里的燕赵大地有别于华夏历史中的区域,可能更为辽阔,人口也更多。
但赵安从燕赵三十六骑中看到了这些人的影子,也就不由自主地说出了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说的这句话。
“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
这些燕赵的青壮没有听过,皆是热血沸腾,再次行礼道:“士为知己者死,我等愿为大将军效死!”
马元超亦是惊叹道:“大将军果然文韬武略,字字珠玑!这句话若是传到燕赵大地,前来投靠您的豪杰游侠只会更多!”
“那我得谢谢韩愈,他总结得真到位……”
赵安嘀咕了一句后,大声道:“问义不惧死,慷慨赴国难。这是一代代燕赵大地的儿郎共同谱写的序章,咱们肯定要继往开来,为天下百姓打出一个盛世来!”
众人义愤填膺道:“灭鞑子,救黎庶,今后全都仰仗神威大将军了!”
赵安笑道:“也需你们勠力同心。”
事实证明,志同道合的人多会相见恨晚。
他们的到来无疑让他如虎添翼。
贾问心和钟玉听说后,也是立马赶来了。
她们和楚霜儿一起道:“库格三英见过白袍将军,我们想要与你切磋一番,不知如何?”
“巾帼不让须眉。”
马元超大笑道:“我知道你们,也正有此意,请吧!”
果然,这些个将军一碰面,最喜欢切磋。
也算是验成色。
赵安也没说什么,走到一旁观战。
贾问心刚要出战,马元超翻身上马道:“三位还是一起吧。”
钟玉抹了下琼鼻道:“也罢,你只有胜得过我们三姐妹,才能当得起那般盛名!两位姐姐,你们主攻,我来偷袭!”
“好!”
贾问心和楚霜儿挥舞着腰刀率先杀向马元超。
两人一左一右,轮番劈砍,攻势如潮。
钟玉则是见缝插针,频频偷袭。
而且每次偷袭都是杀招,让人防不胜防。
然而,马元超一人一枪,枪出如龙,连拨带挑,总是能够化解她们的攻势。
双方打了二三十个回合后,他卖了一个破绽,趁着钟玉偷袭之际,直接来了个迅如闪电又威力极大的回马枪。
钟玉出局。
他又怒吼一声,鼓荡银枪,如滔滔大江般刺向楚霜儿。
很快,楚霜儿也出局了。
“好枪法!”
贾问心称赞了一句后,祭出双刀,发了疯一样砍向他。
马元超用银枪一再格挡后,斜挂马侧,绕着她来回奔跑,随后瞅准机会,纵身一翻,枪借身势,以挟山超海之势砸向她。
贾问心惊呼一声,勒马急闪,险些被砸得人仰马翻。
他则是稳稳地挂在了马背的另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