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鬼子小队长下令撤退,鬼子和伪军开始迅速向山外退走,这该死的林子他们是一刻都不想多待了!刘星就掉在他们后面只要有机会就会开枪干掉一个鬼子兵。起初他们撤退的时候还带着伤兵和尸体,后面随着伤亡越来越多鬼子就把尸体放弃了只带着伤兵和中队长的尸体,当然抬伤兵的苦差事自然是伪军在干。鬼子这一路撤的非常艰辛刘星这一路上忽左忽右的不停打冷枪,而且只打鬼子兵伪军一个都没死最后鬼子实在受不了了让伪军在外面围了个圈把他们护在中间情况才好了一点。之所以没动伪军一方面是鬼子兵还有很多动伪军不划算,还有就是刘星发现这些伪军并不像那些个铁杆汉奸一样一心给鬼子卖命,从他们放水的行为就可以看出来这就是一群混饭吃的混子而已所以刘星不介意给这些这些混子一条活路。
鬼子经过一路的袭击终于在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成功的走出了山林,进入的时候有100多名鬼子兵出来的时候只有不到20个了就连带队的中队长都挂了,而反观伪军这边确实神奇的一个伤亡也没有……这些剩下的鬼子出了山林后连回头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一出林子就马不停蹄的跑回了县城,相信刘星给他们上的这一课他们一定会铭记一辈子以后绝对不敢再轻易的进入山林了!
刘星一路用冷枪欢送着这些鬼子出了林子后就开始返身收拾沿途鬼子留下的战利品,这回刘星收获了一大堆枪支弹药。由于鬼子不敢在林子里和刘星纠缠在他的冷枪威胁下鬼子为了逃命丢弃了他们战友的尸体和除他们本事的装备外所有多余的东西,最后鬼子出林子的时候只带走了他们本身的武器和几个伤兵还有那个中队长的尸体,长官的尸体他们是不敢抛弃的否则他们回去无法交代所有人都会受罚,至于伪军没有吧他们自己的装备扔掉就不错了更别说帮鬼子带阵亡士兵的东西了,他们能把伤兵帮着鬼子抬出来他们就觉得够对得起小鬼子了别指望他们能多干。
刘星一路拾取了所有鬼子遗留的装备后一路进入山林深处然后找了个平坦的地方搭起帐篷休息,这两天一夜可把他给累坏了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美美睡了一觉的刘星早早起来吃过早饭后开始盘点这次的收获,子弹好几千发手榴弹好几十枚三八式步枪70多支还有两挺后世大大有名的歪把子轻机枪,刘星现在手上就摆弄着一挺歪把子。
这歪把子刘星还真有些看不上,歪把子是国人对它的俗称。该枪于1922年(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定型并装备部队 。
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弹斗供弹方式。其独特的弹斗设计在当时较为少见,弹斗位于枪身左侧上方,可容纳6个5发装的弹夹,理论上能实现连续供弹。不过这一设计存在诸多弊端,比如对灰尘极为敏感,在恶劣环境下容易因灰尘进入导致故障频发;而且结构复杂,维护保养难度大。
该枪瞄准基线设计在枪身左侧,这是因为弹斗占据了枪身正上方空间,为保证射手能正常瞄准,只能将瞄准具布置在左侧,从侧面瞄准射击,“歪把子”这一俗称也由此而来。这种偏置的瞄准方式很不利于射手精准射击,增加了射手的操作难度和射击误差。
在侵华战争期间,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被日军广泛使用。但随着战争推进,它在实战中的缺陷越发明显。相比同时期其他国家先进的轻机枪,“歪把子”在可靠性、射击精度和火力持续性上都存在不足。后来,日军也逐渐用性能更为优良的九六式轻机枪等取代了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尽管如此,“歪把子”轻机枪作为日本侵华历史的一部分,在中国战场上留下了罪恶的印记,同时它的出现与淘汰,也反映了当时武器发展的进程和战争对武器性能的实际需求 。
刘星摆弄了一会又回想完了歪把子的资料就把这挺歪把子扔回了空间,这破枪他是不准备用的操作麻烦不说故障率还高,不过刘星看不上不代表别人也看不上,对于缺枪少弹的八路军来说这就是好武器,刘星准备留着等以后遇上了那边的队伍就把这些武器装备都送给他们就算是他支援抗战了。
除了武器装备最让刘星开心的还是军功点,一回他也算是一波肥加上他之前的现在刘星有军功点930点,在弄死7个鬼子兵他就可以强化身体了!刘星盘点完了收获心情大好美滋滋的收拾好东西开始继续上路。下午的时候刘星正在山林里前进突然听到前面有动静,于是拿出步枪悄悄的上前查看,结果过去后发现是一只傻狍子,这年月可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也没有偷猎这一说刘星自然不会放过这只傻狍子,一枪将这只傻狍子放倒刘星决定今天就到这了他要好好打打牙祭。放血、剥皮、去内脏刘星花了将近2个小时才将这只傻狍子处理好,然后他又收集了很多柴火点起了篝火将傻狍子架在火上烤,狍子肉在火上烤的滋滋冒油刘星一边吞着口水一边撒着调料,晚上刘星美滋滋的吃了一顿烤狍子肉,吃饱喝足刘星将剩下的狍子肉放进空间后躺在床上翻了会小说后才入睡。
刘星在山林里走了三天才出来,这三天他还在林子里打了不少野鸡、野兔啥的可是过足了吃野味的瘾。走上大路后刘星不再耽搁骑上自行车加速赶路,两天后的下午刘星在一处入城检查站接受了检查后进入了椿城,刘星之前袭击的那个县城就归这管,刘星为什么要进椿城?因为这里有个市政府刘星的车不是快没油了吗?他想在椿城搞点汽油,当然不是用钱买他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进油库里面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