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传舍处短暂盘桓片刻后,魏哲便去了太史慈家拜见其母管氏。

管氏与魏哲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半年前黄巾乱起时便是被其所救。

当时太史慈因为担心母亲安危其实并未有投军的打算。

还是管氏劝他说“吾受魏君大恩,汝为吾子,焉能不报?”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恩怨分明的妇人。

不过管氏有时候却太过恩怨分明了,也太好强了些。

在得知魏哲即将去带方县赴任,却准备让太史慈留下陪她过正旦时,管氏的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

管氏也不劝魏哲,只是转头面色肃然的瞪着太史慈道:“魏君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你岂能袖手旁观?”

太史慈闻言顿时苦着脸长跪在母亲身前,不敢分辩。

看着陷入“忠孝难两全”窘境的太史慈,魏哲都觉得有些可怜,毕竟他这个年纪倘若在后世还在上大学呢。

“老夫人,此事是我的主意,子义也是一片孝心。”只见魏哲主动开口解围道:“况且正旦乃是大日子,子义离家半载,也确实该好好尽孝一番。”

与后世不同,当下并无“除夕”的说法,只称“正旦”或“正日”。

实际上在先秦时期春节等节日都尚未定型,还处于萌芽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由于天下各国的历法实在太乱了,有的用夏历,有的用周历,时令混乱不堪,于是始皇帝索性下令全国统一实行建亥为正,即夏历的十月作为正月。

也就是说在秦朝十月一日才是“正旦”,可以除旧迎新了。

秦朝灭亡后,前汉初期沿用秦朝历法也是在十月一日过年节。

直到汉武帝太初年间方才重新制定了《太初历》,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这才一直延续下来。

自前汉至今,每当正月初一朝堂都会举行庆祝仪式,天子会在此日接受百官和四方蛮夷使节的朝贺,在大宴上载歌载舞之后还会祭陵,以及举行“大傩”驱逐疫疠之鬼。

至于民间在“正旦”这天也会举行各类庆祝活动,比如立桃人、挂苇茭、画虎于门,以驱邪避凶。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这天一家老小需要一起祭祀祖先,祭祀结束后还会举行丰盛的家宴,随后便是走亲访友,恭贺新年了。

可以说在当下“正旦”甚至要比后世的“除夕”还要受重视。

因为如今可没有后世那么多节假日,物以稀为贵嘛!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魏哲话音一落管氏也不由得沉默了。

然而正当魏哲松了口气,以为成功说服她时,却见管氏忽然果决道:“魏君此言有理,那吾便随慈儿一道去吧!”

此言一出别说太史慈了,就连魏哲都想给管氏跪下了。

虽然管氏如今才四十多岁,还不算太老,但终究不能和年轻人比呀!

倘若她要有个三长两短,那魏哲可就真没办法和太史慈交代了。

然而不论太史慈和魏哲如何苦口婆心,管氏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

见此情形,魏哲只好无奈作罢。

“看来到了带方县后第一时间就得把火炕盘起来了!”

离开太史慈家后,魏哲忍不住如此想着。

……

……

且不说太史慈在家如何长吁短叹。

魏哲这边在安顿好随从宾客之后,便开始找起了渡船。

毕竟他们这么一行连人带马着实不少,一般小船还真运不了。

也幸好东莱郡造船业还算发达,各类海舟都有。

其实早在前汉武帝时期,为了攻打卫氏朝鲜,朝廷便派遣楼船将军杨仆领五千水军从东莱郡直趋卫氏朝鲜首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并且成功登陆。

多年发展下来,东莱郡以泛海操舟为业的人早就不计其数。

若非如此,东莱的海上贸易也不会如此兴盛了。

仗着地处海上要道,东莱商贾可以说是上承接辽东皮毛、药材,下转运江东特产、南州异物。南北物产齐聚于此,而后方才输于青徐各郡。

至于青徐之地的豪商巨贾拿到货之后卖往何地,他们就不管了。

只能说东莱郡不愧是齐国故地,颇有管仲遗风。

次日,三山岛。

魏哲之所以在此,皆因这三山岛是离黄县最近的一处不冻港。

千年后的烟台港如今则在东莱郡东牟县境内,离魏哲还远着呢。

不过这三山岛说是海中岛屿,其实离黄县就十几里水路而已,轻舟可至。

魏哲也是来到此世之后才知道有这么一个海岛。

至于为什么在后世名声不显,全因三山岛离大陆太近了,后经岁月流逝竟然直接与陆地相连,成为了半岛。

对了,先秦时期海上“三神山”的传说便是因此岛而来,据传始皇帝与汉武帝都曾为求不死药来过此地。

当然,魏哲此刻自然没心

情想这些。

只见一个锦袍鹤氅,头戴进贤冠的富态老者笑着指向一艘海舟颇为得意道:“魏君,你观此舟如何,可还使得?”

魏哲抬眼望去,只见此船宽有两丈余,长约十丈,首尾上翘,方头平底。上立四帆、舱有两层,望之颇为臃肿笨拙。细问之后方知底层还有九处分舱,相互隔绝,各有镇舱之物。

见他这么一说,魏哲当即不由颔首赞道:“好一艘巨船,管翁好手段!”

听其夸赞,那富态老者显然也颇为自得,不过还是摆了摆手道:“不敢当巨船之称,听闻会稽有七帆海船,两万斛巨舟,能蹈汪洋而不覆。与之相比此船不过小舟尔。”

魏哲闻言轻轻一笑也没接话,只是反问道:“不知此舟载重多少?”

“寻常麦粟可装六千斛,若是载人可乘五百余。”那富态老者闻言毫不犹豫便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复:“魏君宾客虽多,但连人带马两艘已然足矣!”

闻听此言,魏哲不由在心里暗自点头。

没办法,时间太赶,这已经是他能找到吨位最大的一艘船了。

甚至这位船东管翁还是太史慈母亲管氏介绍的,否则他还不知有此船。

也不知道这位管翁是不是看在管氏的面子,给的价格倒是颇为优惠。

于是不过三言两语,双方便达成了交易。

买卖谈成了,自然少不得推杯换盏一番。

不得不说,在某些方面古今习俗那是惊人的一致。

不过当下东莞的特产还是莞席呢,自然没有什么莞式按摩可以体验了。

幸好管翁在三山岛有处别院,颇为雅致,便让仆役收拾了一番款待魏哲。

推杯换盏之际,魏哲总算弄清了这位管翁为何示好。

说来也简单,其实皆因他这个官身。

从魏哲二十多岁的年纪就已执掌一方大县来看,其必然有过人之处。

仅凭这一点,便足以让管翁在价格上稍作让步,结个善缘。

而管翁也差不多搞清了魏哲这带方令是怎么来的。

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随便找个太守府基本都能弄清封赏圣旨的内容。

于是两人略微交底之后,这气氛就更融洽了。

……

“魏君,你是平乱功臣,依你来看这黄巾贼日后还会再来吗?”

做生意嘛,自然是最讨厌这种不稳定的经商环境。

所以管翁此言

也是想请教一下魏哲这类资深人士的意见。

然而在饮了一口黍酒后魏哲却忍不住有感而发道:

“生民安则黄巾平,但如今这世道……唉~理世不得真贤,犹治病无真药。当用人参反施甘草,如此焉能治病?”

“嗯?此言何解?”

见他这么一说,魏哲索性也就直言了,反正如今骂朝堂、骂天子的官员不在少数,甚至有些越骂越受世人尊敬。

于是只见魏哲将杯中黍酒一饮而尽后便指点江山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光武之时去战攻未久。朝廷留意于武备,财用优饶。主者躬亲,故官兵常牢劲精利。然世随时变,如今贪禄之吏竞约其财用,狡猾之工复盗窃之。以至劣铁为甲,刀矛悉钝。是故边民敢斗健士,皆自作私兵,不肯用官器。”

说到这里,只见魏哲越发气愤的拍案怒斥道:

“凡汉所以能制胡者,多赖铠弩之利也。今甲胄不坚,弩则不劲,永失所恃矣。便是三军皆有孟贲之勇,亦难免常败之忧!”

不错,这次平乱魏哲确实见识到大汉的武库储备有多么庞大。

可是魏哲也没少遇到各种劣质兵器,尤其是地方郡武库,几乎少有优品。

所以一个王朝的崩塌看似是一个点的问题,可实则却是全面性的崩溃。

再说了,键政嘛,这玩意儿是个男人都擅长。

于是越说越上头的魏哲一边举杯畅饮,一边慷慨激昂道:

“况且当今天下之疾,已然病入膏肓矣!”

“须知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祸乱必生。何哉?纲纪如人,制度日削,则病体愈重!一旦恩赏不节,赋敛无度,人情惨怨,天祸暴起,诸病便如排山倒海而至!”

正当魏哲侃侃而谈之际,一位身着淡蓝绸袍,外披大氅的苍髯老者则缓步行至别院前,似乎准备推门而入。

不过院中传来的声音却让他停住了脚步,驻足聆听起来。

魏哲对此自然不知,依旧醉眼朦胧道:

“《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此言诚为天下至理!有所穷塞,则思变通之道。既能变通,则成长久之业。”

“是故救生民之病,便是去政事之弊,革纪纲之坏哉!”

“利而不兴则国虚;病而不救则民怨;弊而不去则小人得志;”

“腐肉不去,则病体难愈!”

“不过如今民困于外

??夷狄骄盛,寇盗横炽,已然成积重难返之势……”

见魏哲越说越露骨,一旁的钟扈看不下去了,只能连忙上前道:“郎君,醉酒伤身,今日还有他事,切莫耽搁了!”

被他这么一提醒魏哲也反应过来,当即装醉道:“此皆醉后胡言尔,管翁切莫在意!”

说罢,他便借醉酒不支,带着钟扈直接开了。

至于门外的那名老者,却是待其走后方才从另一处院门进来。

那管翁本还在想着魏哲方才的言论,一见这身形瘦削的苍髯老者当即诧异道:“兄长,你怎么来了?”

“闲来无事,出门走走。”

那苍髯老者说罢便好奇的指了指魏哲的去向,问道:“此为何人?”

“哈哈~兄长也听见他那番高论了?”

苍髯老者闻言微微颔首,而后不禁抚须感慨道:“此人诚为王佐之才也!”

见老者对魏哲的评价如此之高,倒是让管翁有些惊讶了。

于是他也没有再继续卖关子,直接介绍道:

“此人姓魏、名哲、字公威,乃辽东人士。”

“辽东人士?”苍髯老者闻言顿时忍不住愁眉自语道:“辽东之地好似并无魏姓士族呀?”

与此同时,管翁想起了这次交易的由来,当即又补充道:

“对了,此人貌似是因今岁投军平乱,朝堂论功行赏方得为带方令。”

“他此行上任携有精骑五百余,个个形容彪悍,据说都是平乱虎士,此次前来也是为了雇佣船只运送人马至辽东。”

见他这么一说,那苍髯老者眼神的惊讶之色顿时越发浓郁了。

他本以为魏哲只是王佐之才,却不想此人竟然还是沙场猛将。

念及此处,也不知道这苍髯老者想到了什么,竟然直接踱步沉思起来……

-----------------

感谢【书友】的打赏。

感谢各位大佬的月票!多谢!

…………

pS:说实在的,以前都是看历史小说,第一次自己写,真的很忐忑。不瞒各位,草稿箱里面的资料都快六十万字了,都是些史料、论文,还去杭州各大图书馆找来了一堆历史工具书,啃的欲仙欲死,当年毕业论文都没这么用功。

但是资料查的越多就越不敢写,一下笔就感觉太过苍白,无法描绘出那个世道。

所以

真的很感谢几位的支持,原来我写的东西还是有人愿意看的!谢谢了!

我不会太监的,就算为了这些资料也会写下去的,不然太浪费了!o(╥﹏╥)o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霸天武魂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